賈衛華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高校的學報建設也日益繁榮。在新時期如何尋找到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中學報的新定位,成為擺在我們面前必須破解的課題。本文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定位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中如何辦好學報的新思路。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定位;新思路
0引言
《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指出:“高校的學報要真實地反映本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成果,成為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苯逃俊蛾P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積極做好高校學報的定位,使學報能夠成為高校對外宣傳與展示的窗口,促進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北究圃盒5膶W報是學術研究的前沿陣地,是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高校的學報建設也日益繁榮。在新時期如何找準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中學報的新定位,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建設雖然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定位中仍然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全”而“散”。當前全國各類期刊9867種,其中高校的期刊學報達到1800種,占全國各類期刊總量的18.3%。幾乎各類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學報,而各高校的學報包容萬象、欄目齊全、論文數量繁多,雖然獲得了量上巨大增長,但是質的方面卻沒有同步跟上,學報間的“同質化”競爭嚴重,各學報“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復。就如《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的朱劍所說:“雖然我國高校學報數量不斷增長,但是整體質量卻不斷下降,不但威脅到學報的生存,甚至惡化了學術研究的行業環境。”作為應用型高校的學報本應直接服務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建設,但是當前突出體現為理論研究深度不夠,特色和應用研究不鮮明和融合度不高。雖然學報中的各類資料都有,但是平淡文章多、有份量文章少,整體聲譽不升反降,遠不能夠為學校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甚至有些高校自己的老師都不看自己的學報。學報僅是成為“評職稱”的工具。二是“小”而“弱”。由于競爭激烈,以及資金投入不足的因素,各應用本科高校的學報篇幅規模普遍不大,質量低名氣小。有些學報雖然創辦多年,但是仍然無法辦出特色和水平。一些學報生存情況很不樂觀。由于知名度、質量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Ⅱ向,使得學報的發展出現問題,個別本科院校的學報長期的“積貧積弱”,刊物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和地位,辦刊人員的地位和待遇遠遠低于同類部門的水平。
2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中的學報定位
對于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報來說,要積極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經受考驗,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找準學報的定位,突出特色、把握角色、保持本色。
2.1立足本土資源,定位于地方和行業特色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報必須立足本土資源,定位于地方和行業特色。與專業期刊相比,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報在理論深度、學術水平等方面都設有可比性。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學報必須能夠有刺激讀者大腦,吸引讀者的“眼球”的東西,才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著名出版人鄒韜奮曾說過:“缺乏個性或特色的刊物,連簡單的生存都會成問題,更不要談發展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報建設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精細化”,不能搞“攤大餅”的“千刊一面”和低水平重復、簡單的論文堆砌,而要精益求精,打造幾個精品欄目,使每個欄目有幾篇特色的文章。首先,要結合地方特色,打造特色欄目。從地方區域的角度來定位學報,將學報作為區域經濟、人文的特色品牌進行傳播。例如:河南安陽是我國的“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殷商文化的代表,以甲骨文、青銅器、《周易》等文化遺產著稱于海內外。依托安陽的地方特色,安陽師范學院的《殷都學刊》學報中開辟了“殷商文化研究”專欄,使之成為安陽殷商文化的窗口,全國僅此一家。其次,立足本校實際,打造特色欄目。“近水樓臺先得月”,本校的特色是學報可以直接挖掘的優勢資源,通過本校特色資源的挖掘,可以為學報增添更多的競爭籌碼,奠定比較優勢。例如:《南京大學學報》當前在業界的成功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創刊之初,以“廣、嚴、快、活”為特色,對于自己自然科學研究優勢的挖掘,用來反映南京大學理科以及全國的最新成果。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我國理科期刊的“高地”。又如:鄭州黃河大學的《黃河大學學報》將自己定位為“民辦高校”理論研究特色,通過立足本校實際、反映本校特色,使更多的民辦學校讀者產生認同感,成為該學報的讀者,促進了學報的健康發展。
2.2立足應用學科建設,定位于導向和服務角色
“服務”是學報的重要角色定位,服務于學術研究、學科建設是學報的根本職責和核心使命。一方面,要通過學報建設做好學科建設的導向與服務。要將學報作為高?!罢堖M來、走出去”的平臺,作為銜接本科學校與最前沿學術成果的紐帶,大力邀約國外的知名學者和專家稿件,使之為本校的學科建設提供新的思路、觀點與方法,為全校師生介紹某一領域的最先進的研究成果,推動學科領域的研究向縱深式、內涵式發展。大力培育本校的科研人才,使學報成為本校教師展示學科成果的舞臺,使之能夠通過學報使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大放異彩。另一方面,要處理好高校學報與應用學科建設的關系。兩者要共同發展、同舟共濟、相互補充、互相推動。建立學科與學報的協同機制,促進兩者間的信息溝通,在欄目設置、稿件采用等方面著手,鞏固學科優勢,挖掘學科潛力,辦出學報特色,達到“以刊促學、以學補刊”的目標。
2.3立足區域資源融合定位于質量和專業本色
針對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報的“小”而“弱”的問題,要通過進一步資源融合,定位于質量和專業本色,實行多元化的經營方式,才能夠取長補短、發揮優勢,使學報獲得可持續發展。首先,要通過融合資源,調整結構,實現專業化、集約化發展。當前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報間無論規模的大小、效益的好壞,均是“各自為政”、“自成一派”,不但分散了資源,同時也造成了學報間的惡性競爭,影響了行業環境。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變同質化競爭為異質化互補,變惡性競爭為合縱連橫,以“省”或“市”為單位,將同類大學的學報聯合起來,把各學報的特色欄目和文章進行整合重組,通過打造“學報聯盟”、“學報綜合體”的方式來實現做大做強。其次,要加快多元化經營。不但要加強紙制學報建設,更要結合當前的云計算、大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與網絡出版數據庫進行合作,加快學報的數據化進程,拓展學報的資金來源,提高經營效果,使學報健康發展。第三,要充分挖掘本校以至本地區的專業人才資源,搭建多樣化的平臺,通過廣泛的宣傳和聯絡,使其稿件來源上能夠全面及時,稿件質量上能夠代表本地區本專業水平?!笆箤W報能夠成為高校對外宣傳與展示的窗口,促進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p>
3做好基于新定位的學報出版工作的幾點建議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高校的學報建設也日益繁榮。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立足本土資源,定位于地方和行業特色;立足應用學科建設,定位于導向和服務角色;立足資源融合,定位于質量和專業本色。才能夠促進本科院校學報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在本科院校的發展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觀念創新是前提。高校學報是高層次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發展動力的時代。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飛速發展和相互結合,高校學報作為現代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載體,必須建立起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機制,諸如觀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知識創新、文化創新等,這是高校學報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制度護航是條件。學報健康發展還應體現在各項制度的與時俱進。一系列規范化、程序化的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是學術期刊提高辦刊質量的必要條件。質量是學報的生命線,學報的質量包括:政治質量、學術質量、編輯質量和出版質量。學報要能夠真實的反映學科的最高水平和發展方向,要嚴守學術規范,在預防學術腐敗上下力氣。樹立學校形象,促進學術交流。
組織健全是保證。良好的組織架構是學報發展的必要平臺和重要保證。編委會、審稿專家、編輯部、作者群、讀者群等形成充滿活力、特色鮮明、相互促進的集體,才能夠實現學報的定位準確,運行合理,科學發展的良好模式,使得高校學報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4結語
實現應用型高校學報的科學持續的發展,必須把握學報的準確定位和先進的辦刊理念。廣大辦刊工作者更應恪守職責,不忘初心。在出版工作中力戒急功近利,短視浮躁。借助當前高校轉型發展的有力時機,緊密鏈接學校的辦學戰略和發展方向,融合地方和行業的產業鏈、創新鏈,形成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地方行業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新架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思想精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