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玉+寇莉+李心偉+董政+閻書麗+熊小麗+李雅婧
摘 要:切實做好高校黨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促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穩定,這個工作任務必須確實落腳到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上。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和洛帶黨政辦黨建工作合作為例,在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共同在黨建工作路徑探索方面進行有益的大膽的嘗試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組織;地方政府;黨建工作合作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如何切實做好高校黨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促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穩定,這個工作任務必須確實落腳到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上。
為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高校基層黨組織在更好發揮作用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與嘗試。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洛帶黨政辦合作黨建工作為例:商學院黨總支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和地方政府洛帶黨政辦黨建工作合作,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帶動社會管理創新,反過來社會創新可以推進基層黨組織發展;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和地方政府協作黨建工作、管理創新中可以彰顯學院黨總支、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教工、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地方政府和學院基層黨組織科學管理化水平,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推動社會黨建工作水平提高,而地方政府的地方特色、嚴格的管理方式、注重監察,公開、自律的黨建工作,也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黨總支和洛帶黨政辦為例,他們在高校基層黨組織與地方政府黨建工作和合作路徑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一、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優勢
尋求黨建科研課題與當地經濟、人文相結合,創新推進黨建工作與地方經濟、人文發展相結合。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是社會創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連接與地方政府的重要紐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使高校更好的、更高效地為社會、地區經濟服務,更高效的轉變成社會生產力,高校黨建研究課題可以有效的和地方政府黨建工作相結合。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黨總支和洛帶黨政辦課題研究為例: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學商學院黨總支在尋求與洛帶黨政辦合作過程中,對洛帶古鎮經濟、地方特色文化(客家文化)研究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古鎮旅游在洛帶,已經是成熟的旅游資源,由于古鎮具有獨特的建筑外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怎樣成為地方性的特色小鎮,更有豐富文化內涵,更有吸引力等方面都等待發掘和改進。尤其是洛帶濕地公園的開發應用,又為洛帶古鎮旅游帶來又一亮點,值得我們探索、研究。如何堅持開發和保護并行,成功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三效合一,使得洛帶古鎮靜靜錚錚向榮,蓬勃發展,更是應該列入研究的課題。
二、創新性開展黨建活動
創新性開展黨建活動,尤其是創建黨建活動品牌,擴大黨建工作在民眾和學生中的影響力,傳播時政,正確解讀國家在黨建、法制、文化、社會與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闡述。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黨建工作進入新的篇章。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任務將會越來越重,戰斗堡壘作用愈發加強,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強,創新性開展黨建工作,尤其是創建黨建活動品牌,擴大黨建工作在民眾和學生中的影響力,傳播時政,正確解讀國家在黨建、法制、文化、社會與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闡述。全面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是新時期鞏固黨在高校的領導地位的必然要求,成為黨的建設中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黨總支和洛帶黨政辦合作創建黨建品牌為例: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每年5月,以屈原愛國精神為引導,開展以“愛黨、愛國、愛生活”為主題,舉辦黨員詩歌比賽,邀請洛帶黨政辦以及下屬黨組織共同協辦,使廣大黨員認知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激發黨員同志們努力工作、勤奮學習、樂于奉獻,增進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更好地投身到學校、國家的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這種活動已經成為黨建工作品牌,有洛帶黨政辦的加入,能夠加強公眾公信力,推動政府影響力作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最終構建和諧社會。而洛帶政府推建的黨建志愿服務項目“紅色驛站”,為洛帶鎮創建“360”黨建示范鎮,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加強全鎮黨的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干部號召力、黨員戰斗力,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和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黨總支成為“紅色驛站”合作伙伴,通過黨員志愿服務等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創新舉措,提升景區品質,優化洛帶旅游環境,增進了社會了解,凝聚了社會共識,形成了典型引導,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成就感和黨員榮譽感,有助于樹立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三、高校基層黨組織與地方政府聯建共建
高校基層黨組織與地方政府聯建共建,是對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新模式的一種有益的探索。尋求基層黨組織工作的突破,有利于建設黨建工作多樣化、常態化。高校基層黨組織從自身特色出發,和地方政府結對共建,有助于建立常態化的學習型黨組織。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可以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可以利用高校基層黨組織在人才、管理、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和地方政府共建互補,為雙方的工作和學習創造共贏的局面。在尋求基層黨組織工作突破的同時,與地方政府協作,可以共同解決一些校地雙方都較為困難的問題,使雙方工作和學習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可以增強雙方黨建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感召力。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高校基層黨組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加強和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作用愈加明顯,和地方政府黨建部門合作,努力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雙方共同加強對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形成了良好的長效機制,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作者簡介:
劉春玉,女,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