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特朗普貿易政策:特征、前景評估及啟示

2018-01-17 02:57:38錢學鋒龔聯梅
人文雜志 2018年8期
關鍵詞:全球化

錢學鋒 龔聯梅

內容提要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逆全球化”思潮貫穿其貿易政策之中,為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因素。本文認為,特朗普貿易政策的特征主要是:逆全球化、極端保護主義、霸權利己主義和侵略性單邊主義。從歷史經驗、現實效果和未來趨勢來看,特朗普貿易政策并不能實現增加就業、扭轉貿易逆差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目標,反而會增加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摩擦,引起其他國家的報復,造成美國經濟衰退,降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最重要的是,特朗普貿易政策導致了極度的不確定性,將損害美國利益并抑制世界經濟的增長。特朗普貿易政策終將面臨失敗的結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應繼續堅持“全球化”道路,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但中國也需要警惕全球化帶來的消費和收入不平等問題,重視國內市場建設,尤其是國內價值鏈的構建,與美國培育共同信念,以應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維護中國的貿易利益。

關鍵詞特朗普貿易政策逆全球化不確定性單邊主義

〔中圖分類號〕F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8)08—0042—10

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以來,其貿易政策主張備受關注,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表1整理了特朗普的主要政策主張以及實施現狀。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提出的貿易政策主要有: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廢除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重談其他雙邊貿易協議、對從中國和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征收高額關稅、降低公司所得稅率、進行能源市場改革等。但是,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有兩項貿易政策并沒有實施,即退出WTO和廢除NAFTA,而新增加了一項與貿易相關的政策,即留住美國企業。此外,特朗普還新設立了貿易團隊,即國家貿易委員會(Na-tional Trade Council),由彼得·納瓦羅擔任主席,并發布了《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2017 Trade Policy Agenda),旨在以一種對美國更自由和公平的方式擴大貿易。然而,現在尚未實施的三項貿易政策仍然有可能實施。以NAFTA為例,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廢除NAFTA改為重談。2017年10月11日至2017年10月17日,NAFFA進行了第四輪重新談判,因美方堅持以美國利益優先、減少貿易自由,NAFTA的重新談判陷入僵局,特朗普再次威脅將終止NAFTA。可見,特朗普貿易政策本身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學者們對特朗普貿易政策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特朗普貿易政策的特點,包括保護主義增強、區域貿易體系轉向雙邊貿易體系等;二是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影響,包括對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影響,比如G7國家、亞太地區國家和北美地區國家;三是其他國家的應對措施。本文的研究邏輯是,從特朗普主張實施的一系列貿易政策出發,總結其貿易政策的基本特征;結合類似貿易政策的歷史經驗、特朗普貿易政策實施后可能的現實效果以及未來趨勢,分析特朗普貿易政策很可能失敗的原因;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指導思想,提出貫徹實施新時代中國開放戰略,以有效應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維護中國的開放利益。

一、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從特朗普的《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2017年貿易政策年度報告》以及《2018年貿易政策議程》中可以看出,“公平貿易”“貿易平衡”“美國優先”是核心關鍵詞。在這些文件中,特朗普指出,過去美國強調多邊協議、尊重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的做法并不能為美國工人和企業獲得更好的待遇,并將“維護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國家主權”“開放外國市場”“簽訂新的更好的雙邊貿易協議”作為重中之重。Handley和Limao將特朗普貿易政策總結為“T.R.U.M.P”,即臨時性(Temporary)、可逆性(Reversi-ble)以及不確定的最惠國待遇和特惠政策(Uncer-tain MFN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臨時性表現在,特朗普提出,凡是損害美國利益、違反貿易協議的貿易行為,都將被美國采取臨時性措施進行報復;可逆性體現在特朗普威脅或已經扭轉長期貿易協議(比如WTO、TPP、NAFTA);不確定的最惠國待遇和特惠政策體現在,特朗普威脅退出WTO,并以有條件的MFN條款,著重推動雙邊貿易協議的談判。本文認為,總體而言,特朗普貿易政策的特征可歸納為四點:

1.逆全球化

所謂“逆全球化”,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市場再分割現象,由全面開放退回到有條件的開放,甚至是封閉的過程。近年來的“逆全球化”浪潮的標志性事件主要是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逆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否定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理念,退出或者威脅退出支撐全球化的載體,拒絕提供公共產品。首先,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特朗普曾一度表示,全球化降低了美國的福利水平,并指出國際貿易和移民是美國福利下降的主要根源,反對自由貿易,這是對經濟全球化基本理念的徹底否定。其次,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宣布退出TPP,多次威脅退出NAFTA和WTO。毋庸置疑,TPP、NAFTA和WTO為經濟的全球化提供了平臺,而美國的“退群”以及“威脅退群”為國際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因素,是“逆全球化”的行為。最后,特朗普宣布修建“美墨”隔離墻,控制移民,頒布“禁穆令”,退出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逐漸展現美國拒絕提供公共產品的傾向。

2.極端保護主義

在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中,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同時存在,呈現此消彼長的特征。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一般與一國國內經濟發展水平和失業率的持續攀升有關。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觀念由來已久,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美日貿易摩擦中,特朗普認為美國應該對日本的產品征收15%-20%的進口附加稅。而且,特朗普貿易政策團隊的主要成員都具有強烈的保護主義傾向,比如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以及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彼得·納瓦羅都批判中國的不公平,特朗普的競選經濟顧問安迪·畢爾甚至表示自由貿易對美國沒有好處。在當選美國總統前后,特朗普均表達了其“公平貿易觀”:一方面,其他國家的關稅要以美國的關稅水平為基準,任何高于美國的關稅都將帶來不公平的貿易;另一方面,特朗普認為,美國的就業問題和持續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都是不公平的貿易導致的。基于此,特朗普表現出了強烈的貿易保護傾向。比如,宣稱將對所有進入美國境內的原材料和成品收5%-10%的關稅,指責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宣布將對所有不公平的國際貿易舉措采取措施。此外,特朗普還以國家安全為由,采取保護措施。比如,特朗普對進口鋼鐵征稅,甚至叫停中資企業收購美國芯片企業。

3.霸權利己主義

基于特朗普的“公平貿易觀”,其貿易政策也體現出較強的“利己主義”。而特朗普的“公平貿易觀”以其執政理念“美國優先”為前提。在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認為已簽訂的多邊和雙邊貿易協議不能為美國企業獲得更多的優惠條件,需重新談判。特朗普退出TPP的決議,目的在于促進美國工業發展、保護美國工人和提高美國工資。2017年,特朗普政府正式要求重新談判NAFTA和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以NAFTA的重新談判為例,特朗普政府提出,要想獲得關稅減免優惠,墨西哥的汽車零件必須有85%來自北美自由貿易區域,其中來自美國的汽車零部件比重需達到50%。特朗普單方面的決策行為都體現了“美國優先”原則。為更好地貫徹“美國優先”理念,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利益,特朗普政府放棄了重要的多邊貿易協議——TPP,致力于推動雙邊貿易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曾表示:特朗普政府相信自由和公平的貿易,并期待與國際合作伙伴建立更深層次的貿易關系;但是,未來特朗普政府將傾向于著重推動雙邊貿易談判。比如,特朗普政府開啟美日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探討英美雙邊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希望通過雙邊貿易協議,讓企業重回美國,增加就業機會。

4.侵略性單邊主義

所謂單邊主義是指,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國家,不顧及其他國家的共同愿望,單方面退出或者挑戰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的行為,這種行為將對全球或者區域和平發展造成破壞性的影響。目前,特朗普不顧世界各國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共同愿望,已經簽字退出的國際組織和協議,包括TP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協定,威脅退出的包括NAFFA和WTO,展現出侵略性的單邊主義。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正式表示將對中國發起“301”調查。“301”條款是美國在《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中提出的,認為在遭遇“不公平”“不合理”的貿易做法時,為了維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益,美國可以進行制裁和報復。這一做法已經不僅僅是貿易保護,而是不顧及雙邊貿易關系的侵略性單邊主義行為。

二、特朗普貿易政策終將失敗的原因

政策本身不能實現、政策目標不能達到或政策將使美國處境更為艱難,則可判定為政策失敗。結合表1,整體而言,重談或達成其他雙邊貿易協議的政策本身也無法實現;退出TPP、廢除或重談NAF-TA、降低公司所得稅率、對其他國家征收高額關稅和留住美國企業,并不能實現改善貿易逆差、保持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的政策目標;退出TPP和重談NAFTA會進一步降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極端保護主義”“侵略性單邊主義”政策導致了極度的不確定性。

1.歷史經驗

第一,特朗普貿易政策可能將導致貿易戰,孤立美國,進一步惡化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當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與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之后的貿易政策相似。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之后,世界經濟陷入“大蕭條”,美國出口受到重創。為了保護國內經濟,美國出臺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簡稱霍利關稅法),將關稅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平均關稅高達52%。其他國家紛紛采取報復措施,比如,加拿大提高了美國進口品的關稅,并對美國進口產品實施數量限制;英國則實施帝國特惠制,通過間接降低對英聯邦國家的貿易壁壘來應對美國的高關稅,從而加深了英聯邦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將美國排除在這些國際市場之外。最終,美國國內經濟復蘇無望,而世界經濟也進入持續低迷的狀態。所以,如果特朗普采取極端的保護措施,比如提高關稅,將使美國遭到其他國家的報復,尤其是在TP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成員國積極推動區域合作的時候,特朗普的極端貿易保護政策將有可能使這些國家團結起來,對美國實施報復行為,孤立美國。

第二,不確定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不可持續,雙邊貿易談判很難達成協議。在1870-1934年間全球的625個貿易協議中,只有48個是基于“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而且,其中大部分貿易協議的實際做法仍然是基于“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法國放棄了“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由于擔心未來與他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時,會導致目前在談判中的讓步受到侵蝕,任何國家都不愿與法國簽訂基于“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的貿易協議。到1927年,法國被迫回到給予締約國“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道路上。在一定程度上,“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是確定的,但是目前特朗普的“最惠國待遇條款”是不確定的。特朗普主張與其他國家簽訂獨立的雙邊貿易協議,以最大化美國利益。比如,美國與A國簽訂了雙邊貿易協議,但是,美國給予A國的優惠等并不會無條件地、無補償地、自動地適用于即將與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的B國。而這種不確定性將會使美國的貿易協議談判陷入僵局,其他國家在與美國進行雙邊貿易談判時,會擔心目前的讓步會使本國的利益在未來受損。所以,特朗普的“不確定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不會持續,雙邊貿易談判很難達成協議。

第三,基于“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多邊貿易體系才能實現多贏。意識到“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重要性的不止法國,還有美國。20世紀30年代,美國逐漸意識到貿易保護政策并不能實現其參與國際經濟的目標,因而從貿易單邊主義轉向互惠貿易談判。到1934年,羅斯福政府出臺了《互惠貿易法案》(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 Act,簡稱RTAA),旨在通過與其他國家簽訂關稅減讓協議和實施“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來參與國際經濟,打破英國的帝國特惠制,到1947年,這一方法被納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GATT)的多邊框架,由此形成了當前較為全面的多邊貿易體系,世界經濟發展環境逐漸穩定。由此可見,“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已經是通用做法,而且能維護世界各國間良好的經貿關系,基于“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多邊貿易體系也能幫助世界各國實現共贏。

2.改善貿易逆差、增加就業和保護國內經濟的目標不能達到

特朗普貿易政策會增加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摩擦,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比如,Johnson指出,雖然特朗普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會引起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之間的訴訟,但是由于訴之國際機構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報復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外國報復會導致美國出口企業及其工人受到傷害,這又會進一步導致針鋒相對的貿易政策,甚至是貿易戰,損害美國經濟。

第一,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措施并不能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思潮源自美國在全球化和貿易開放中遭遇的分配不公,而目前特朗普貿易政策只會降低美國的出口,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再分配問題。比較平均關稅和貿易逆差,平均而言,關稅越高的國家,其貿易逆差更大。雖然美國的平均關稅水平較低,但是其較高的貿易逆差并不是貿易開放的結果。美國貿易逆差原因有四點,一是宏觀經濟壓力,二是結構性因素,三是供應鏈,四是貿易流量的衡量方式,而根源在于美國國內家庭信貸驅動的消費增長,以及美國企業對國外中間產品的高度依賴。事實上,貿易政策變化對貿易平衡只有邊際效應,當貿易政策變化頻繁之后,其對貿易平衡的作用也就減弱了。在一定程度上,國際貿易政策對美國貿易平衡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持續的貿易逆差不應該是特朗普“逆全球化”貿易政策的理由,而基于“美國優先”的雙邊貿易協議也不能解決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相反,特朗普貿易政策會進一步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

一方面,特朗普貿易政策減少了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將直接導致出口收縮;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價值鏈之間生產分散化的日益加劇,貿易保護措施并不能直接發揮作用,反而會影響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進一步惡化美國的貿易逆差。以特朗普針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為例,這些措施不一定會影響中國,反而會影響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國,比如加拿大、德國、日本、墨西哥和韓國,反過來這些國家又會對美國的出口實施貿易壁壘,尤其是威脅到這些國家安全的行業出口,擴大美國貿易逆差涉及的國家范圍,惡化美國的貿易逆差。Cline指出,特朗普主張對國內制造商在海外生產但銷往美國國內的產品征收高額“邊境稅”,這相當于對進口產品征收20%的關稅,對出口產品增加20%的補貼,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貿易逆差將上升22.7%。此外,從貿易原因的角度來看,雙邊貿易不平衡反映了比較優勢和貿易模式,如果被阻止,美國將無法享受這些貿易利得。

第二,特朗普貿易政策并不能促進美國的就業。特朗普認為,美國就業問題的罪魁禍首是“不公平的貿易”,Autor等更是將美國的失業問題直接歸結于中國進口品的沖擊,但是他們都忽略了科學技術以及自動化的發展。技術進步等因素對就業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單純通過施加貿易壁壘,不僅不能解決美國就業問題,反而會增加貿易摩擦,引發貿易戰,給美國的就業帶來二次傷害。比如,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將企業吸引回美國,增加美國的就業。但是,大幅度降低稅率,不僅會增加美國的財政赤字,不能實現其保護國內經濟發展的目標,而且還會在發達國家之間引發競爭,增加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摩擦,引發貿易戰。有研究指出,一旦全面貿易戰開始,到2019年,美國的消費將下降2.9%,投資將下降9.5%,失業率將達到8.4%;分部門來看,私營部門將減少近480萬個就業崗位,比私營部門就業基準下降5%以上,而高速驅動和齒輪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將下降10.2%,受到的影響最嚴重;分地區來看,華盛頓州受到的打擊最大,失業率將高達5%,其次是加州、馬薩諸塞州和密歇根州,失業率達到4.5%-4.9%。另外,特朗普提出的限制移民的政策,將會對美國科技發展和就業帶來不利的影響。一方面,受到“禁穆令”影響的主要是從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專家學者和高技術人員,“禁穆令”將減少這些領域專家學者和高技術人員的移民,影響美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降低企業的生產率;另一方面,外國高技能的工人與原住民工人在美國企業中形成互補,一旦限制外國高技能工人的移民,原住民工人的就業機會和工資都將減少。

第三,特朗普貿易政策并不能促進美國經濟的增長,反而會造成美國經濟的衰退,甚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萎縮。假設美國征收20%的額外關稅,其他國家的出口增長放緩,投資、就業和消費的下降,意味著世界進口需求下降,2018年世界貿易總額將下降5%,美國經濟增長率將下降1.4%,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損失將在兩年內累計達到4.5%。

第四,特朗普貿易政策會降低美國消費者福利和企業利潤。以針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為例,在2016年1月14日的共和黨總統辯論中,特朗普的反對者就曾提出,如果對中國施加45%的關稅,美國將遭到中國的報復,關稅將以更高價格的形式傳遞給美國消費者。美國實施全面的貿易保護政策之后,美國消費者將面臨的是消費品價格上升33.3%。此外,如果美國大型企業將海外制造業轉移到美國,美國企業將失去廉價的國外勞動力支持,并因此失去大部分利潤,這對美國企業發展而言并非有利。

3.特朗普貿易政策將進一步降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中國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上升,美國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隨著美國退出TPP,威脅放棄其他區域貿易組織和多邊貿易組織,著重推動雙邊貿易談判,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會進一步下降。

(1)退出區域貿易組織使美國損失巨大

特朗普已經宣布退出和威脅將要退出的區域貿易組織分別是TPP和NAFTA。總體而言,退出區域貿易組織,美國不僅在經濟效益上有巨大損失,還將逐漸失去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領導地位。

從經濟效益上來看,如果美國不退出TPP,到2030年,生效后的TPP將使全球實際收入增加4920億美元,其中,美國的實際收入將增加13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26.6%;如果美國退出TPP,到2030年,生效后的TPP將使世界實際收入增加1470億美元,而美國的實際收入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下降20億美元。從領導地位來看,TPP原是奧巴馬政府掌握亞太地區貿易和經濟領導權的重要途徑,美國前任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表示,TPP生效后,美國將在全球經濟中獲得完全的領導地位。美國退出TPP,無疑是放棄了對亞太地區的貿易經濟主導權,放棄對未來貿易規則的領導權,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會進一步下降。Schott指出,一方面,退出TPP之后,美國企業和工人將失去TPP涉及到的外國市場提供的重要的新機會,亞太地區國家從美國的進口將轉移到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競爭國,所以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將會下降;另一方面,短期內,雙邊貿易協議不可能實現,而且,退出TPP后,美國將失去在亞太地區的貿易規則領導權,并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發揮領導作用提供了機會,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受損。因此,無論是從經濟效益角度,還是從領導地位來看,退出區域貿易組織對美國而言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2)重談NAFTA損害美國產業競爭力

NAFTA重談涉及的內容廣泛,需要長期的努力,而且,如果美國不讓步,重新談判將很難達成協議。目前,特朗普政府與墨西哥的NAFTA談判步履維艱,特朗普甚至表示踢出墨西哥,和加拿大簽訂雙邊貿易協議。

總的來說,NAFTA對北美經濟的增長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NAFTA的關稅削減中,墨西哥的收益最大,經濟增長1.3%;美國的收益次之,經濟增長0.08%;加拿大的收益最少,經濟增長0.06%。隨著技術創新的進一步深入和貿易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生產分散化現象更加明顯,北美地區形成了復雜的區域和全球價值鏈網絡,比如北美汽車價值鏈。通過密集的區域和全球供應鏈網絡,北美企業、工人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產過程中的專業化和流動性,使北美汽車價值鏈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具競爭力。可以看出,NAF-TA協議是美國聯合加拿大和墨西哥提高自身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一旦美國放棄NAFTA,推動雙邊貿易談判,將失去其在北美地區的重要地位,這將降低美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產業競爭力。在NAFTA的重談中,最重要的條款是針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原產地規則。即使美國對原產地規則的要求得到滿足后,不退出NAFTA,美國的就業和汽車產業競爭力也將受到負面影響。特朗普要求,墨西哥的汽車零件必須有50%來自美國。這無疑將增加墨西哥企業生產的成本,迫使北美汽車供應鏈進行“昂貴的逆轉”,從而減少北美在世界汽車生產中的份額,造成北美汽車產業競爭力的下降。

更重要的是,退出或重談NAFTA不僅會造成巨大的內部成本,還會帶來潛在的外部成本。“亞洲工廠”已經成為北美國家的強烈競爭對手,一旦亞太地區的RCEP完全實施,北美地區的相對劣勢會進一步加劇,北美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將進一步下降。

(3)雙邊貿易談判很難達成協議

從特朗普的雙邊貿易協議主張和“美國優先”的基本原則來看,特朗普的雙邊貿易談判很難達成協議。Bown等指出,特朗普的雙邊貿易談判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是通過一對一的貿易談判為美國爭取更好的優惠條件;二是針對貿易逆差較大的伙伴國,美國希望通過雙邊貿易談判來解決其持續的貿易逆差。但是,將貿易看作“零和游戲”并不能實現較好的貿易關系,也無法達成貿易協議。首先,在貿易談判前,談判雙方都可能提高關稅,試圖影響之后的談判,如果美國企圖在談判前夕提高關稅,為后期的貿易談判獲得更高的籌碼,而貿易伙伴無法獲得任何利益,美國將在雙邊貿易協議的生效路程中步履維艱;其次,由于缺乏國際“警力”促使談判雙方遵守任何貿易協議的規則,雙方必須能夠在貿易協議中獲得利益,才能使貿易協議真正達成并實施;最后,特朗普的雙邊貿易協議,不再是“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而是“不確定的最惠國待遇”,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擔心,美國與其他國家簽訂雙邊貿易協議之后,會使自身的利益受損,因此將不愿與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

此外,從雙邊貿易協議的現實效果來看,雙邊貿易協議給美國帶來的效益遠小于多邊貿易協議,比如,美日貿易協議為美國帶來的收入僅有1200億美元,美國和日本的收益遠遠低于TPP12的收益;如果在談判過程中,美國將貿易平衡放在首要位置,達成的雙邊貿易協議帶來的收益將更低。

4.特朗普貿易政策會導致極度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會導致經濟、貿易和政治的極度不確定性。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事件本身就意味著不確定性的增加。特朗普獲得美國總統提名后,與國際貿易和貿易政策相關的報紙文章提及“不確定性”的次數不斷在增加。而特朗普的“逆全球化”貿易政策基調,更是增加了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甚至是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雖然在特朗普執政下,美國的貿易政策戰略設想及實施環境是確定的,即“美國優先”“公平貿易”“逆全球化”,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掣肘,哪些政策會實施、哪些政策不會實施,仍然存在著不確定性。

近年來,學術界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研究逐漸增多,得出的普遍性結論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確實存在,即使關稅的上升并未實現,關稅恐慌(未來關稅可能提高的威脅),也會對貿易產生負面影響。以中國為例,2000-2009年間,中國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損失的貿易額高達360億美元。低水平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是貿易增長和消費者福利上升背后的重要力量,以美國為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減少解釋了美國貿易增長的33.3%,使美國消費者面臨的產品價格下降了15%。顯然,在特朗普執政下,美國將失去這些福利。貿易壁壘上升的風險將阻礙全球潛在的出口商進入美國市場,使美國企業不再享受低成本的中間品,美國的消費者福利也將下降。

此外,特朗普貿易政策還增加了世界其他國家之間以及區域一體化的不確定性。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打亂了全球化貿易體系的布局,增加了不確定性因素。TPP是實現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路徑之一,美國退出TPP,一方面使TPP協議的生效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使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特朗普貿易政策會逐步拆解當前基于規則的貿易體系。Handley和Limgo甚至表示,特朗普貿易政策正在產生一場增加不確定性并威脅世界貿易體系的貿易冷戰。可以說,特朗普貿易政策讓世界籠罩在極度的“不確定性”陰霾之下。

綜上所述,特朗普貿易保護政策不僅不能實現增加就業、扭轉貿易逆差和保護國內經濟的目標,還會增加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摩擦,從而危害美國的對外經貿關系,抑制美國經濟增長,甚至是抑制世界經濟的增長。此外,特朗普主張的雙邊貿易談判戰略也很難實現,隨著美國逐漸放棄多邊貿易組織,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將進一步下降。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貿易政策導致了極度的不確定性,不僅危害其他國家的經貿發展,還阻礙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特朗普貿易政策很可能終將以失敗而告終。

三、新時代中國的開放戰略

在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會出現消費者福利和收入不平等現象。近20年來,全球化尤其是加劇了高收入國家內部的不平等。特朗普的“逆全球化”反映了全球化和貿易開放造成的國內消費和收入不平等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可見,“全球化”和開放型經濟仍然是未來中國的主張。在中國高舉“全球化”大旗的同時,也應該警惕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造成的收入和消費不平等問題,并在新時代有所作為。

首先,中美雙方須培育共同信念。雖然“百日計劃”暫時緩和了中美緊張的經貿關系,但是,中國仍無法阻擋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比如,2017年8月18日,美國對中國采用了貿易戰中的“核武器”——“301”調查,對中國而言,這無疑將是一場劇烈風暴。此外,中國也無法阻擋美國的貿易政策走向雙邊主義,甚至是單邊主義。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指導思想,新時代中國應該構建新型的國際關系,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國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曾提出,國際共同規則和秩序應該靠人民和社會來支持其合法性,并得到人民和社會的認可。所以,當代國際規則和秩序需要一種共同的信念。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訪華,其帶領的貿易代表團與中國簽訂了34個合作項目,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涉及到能源、醫藥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在此之前,美國與中國在這些領域的貿易都是被禁止的。重要的是,特朗普一改往日譴責中國“匯率操縱、貿易逆差”的常態,在社交平臺上盛贊中國。特朗普此行給了中美經貿關系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此基礎上,中美培育共同信念,仍是有可能的。

其次,中國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經濟。過去,中國在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中獲益斐然;未來,中國仍將受益,并將在世界經濟中獲得重要的領導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到2030年,“一帶一路”涉及到的國家福利年增長額將達到1.4萬億美元,而全球福利的年增長額預計將達到1.6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3%,由此帶來的世界貿易增長率將高達5%。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將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并通過提高中國標準在區域各國的接受程度,增強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

最后,中國需要重視國內市場建設。在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中發生的幾次全球金融危機,都反映了國內市場的重要性。由于國家差異的存在,中國應該結合自身的國情,選擇合適的全球化發展方式。一方面,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的減弱,中國需要重視對國內價值鏈的構建,增強中國國內市場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中國需要重視全球化導致的國內福利分配不平衡問題,促進平衡發展,這是十九大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

四、結論

不可否認,經濟全球化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各國從全球化中受益良多。雖然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掀起了“逆全球化”的浪潮,但是,“逆全球化”只是少數國家為自身短期利益、不顧長期發展的行為,許多國家仍然堅持“全球化”。比如,中國致力于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貿易全球化和便利化的發展,開創區域合作和多邊合作的新模式。此外,被美國放棄的TPP,并沒有完全夭折,其他11個TPP成員國仍然積極促進談判,并邀請其他國家加入,以形成更大范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看出,“逆全球化”與“全球化”不是獨立出現的。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建立在價值鏈分工體系之上,不會因為個別國家的“逆全球化”政策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全球化確實面臨著挑戰,但是全球化的趨勢不會逆轉,“全球化”仍然是主流趨勢。

特朗普將貿易視為“零和游戲”,認為多邊貿易體系對美國不利,因此致力于推動雙邊貿易談判,試圖通過一對一的談判,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優惠條件。但是,建立在另一締約方的利益損失上的雙邊貿易協議并不能持久,只有能創造雙贏甚至是多贏局面的貿易體系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可。自GATT誕生以來,多邊貿易體系已經維持了70年,獲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并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全球貿易協調組織。雖然雙邊貿易協議和區域貿易組織在快速發展中,但多邊貿易體系仍然是全球貿易體系的核心,多邊貿易體制仍然是世界貿易體系發展的終極目標。雖然特朗普將推動雙邊貿易談判作為重中之重,但這并不影響多邊貿易體系的核心地位,美國終將回歸多邊貿易體系。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中國依然高舉“全球化”大旗,主動參與并積極推進“全球化”建設,但是中國也需警惕“全球化”帶來的國內消費和收入不平等現象,重視國內市場建設,尤其是國內價值鏈的建設,以應對特朗普貿易政策。

猜你喜歡
全球化
新冠疫情的暴發遠不是讓各國變得更加孤立,而是讓全球化出現改觀
英語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關于全球化與博物館再定義的幾點認識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30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好奇心與全球化是如何推動旅游新主張的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凈能源危機:特朗普的貿易戰與全球化的終結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2:0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經濟全球化面臨4個重大挑戰
中國自行車(2017年5期)2017-06-24 10:45:32
“雙反”反出一個中國光伏加工全球化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6
全球化戰略必須因地制宜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成人一二三| 在线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婷婷六月天激情|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2|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色|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综合网天天|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人人射|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午夜国产理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欧美69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亚洲成年人片|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丝袜国产一区| 天天操天天噜| 在线观看无码a∨|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欧美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久| 欧美日韩午夜|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国产激情影院|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在线看片国产|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无码一区18禁|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