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茹 張杰 沈全林
【摘要】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微波消融技術以其超微創的特點,成為臨床上治療乳腺結節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了國內外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微波消融術屬于熱消融范疇,可以產生較高的熱效應,并且創傷程度低,安全可靠,療效準確,副作用較小,兼顧美容與經濟實惠的雙重療效,患者較容易接受,成為可以替代外科傳統手術的新型治療方法。以下就微波消融術在治療乳腺結節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現狀與展望方面做出系統性分析,該治療方案得到推廣為臨床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微波消融術;乳腺結節;適應癥;禁忌癥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3..01
乳腺結節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發病率大約占乳腺疾病的[1]60%~85%。本文章就超聲下微波消融治療乳腺結節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進行深一步的探索,綜合闡述如下。
1 微波消融術治療乳腺結節所產生的原理
微波消融術是熱消融的一種,主要是在超聲下將熱消融針刺入乳腺結節病灶中心部位,通過發出微波效應、在此過程中啟動電極來進行工作,促使其產生100℃以上的高溫來使乳腺結節內蛋白質的變形進程,壞死組織留在體內并隨著機體的新陳代謝逐漸被吸收,繼而實現治療乳腺結節的目的。微波消融術中存在的主要工作系統之一是“冷循環系統”,主要是通過調節發熱的程度來控制消融針針桿進而來宏觀把控針尖溫度,盡量避免在消融的區域產生過高溫度,以此來控制靶細胞組織所產生的碳化作用。超聲的作用是精準引導,開闊視野,精確定位,把握全局,實時了解治療的程度,避免遺漏,導致消融的范圍不夠全面,盡量使病灶消融全面,減少復發,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2 微波消融治療乳腺結節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微波消融雖然是一種超微創的治療方式,更是一種手術方式,既然是手術就存在一定風險的可能性,在乳腺結節治療領域有其手術適應癥與禁忌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適應癥(1)BI-RADS分級在IV級或以上;病理證實是良性者。(2)BI-RADS分級Ⅱ~Ⅲ級;存在嚴重的焦慮癥狀的患者,主動要求手術治療;(3)無嚴重基礎疾病包括心、肝、腎、肺功能不全者;無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者;禁忌癥(1)BI-RADS分級在V級以上,高度懷疑有惡變的可能性,或經病理證實為惡性者。(2)術前經體格檢查發現有明顯腋窩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可觸及腋窩部有腫大淋巴結的患者;(3)存在基礎疾病有嚴重心、肝、腎、肺功能不全者;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者。
3 微波消融術治療乳腺結節的現狀
微波消術融治療乳腺結節袁才奇[2]等認為微波消融術治療乳腺良性結節的臨床效果確切,可以有效減少乳腺良性結節的數量與體積,而且有較低的并發癥發生,不失為患者理想的微創治療手段。吳涵等[3]也得出了同樣結論。由此可見微波消融術療效確切。有關學者提出,微波消融術相比于普通手術治療,在治療乳腺結節方面更有顯著的效果,且有著很高的治愈率,患者于術后三個月進行復查時發現,微波消融術治療乳腺結節無嚴重的并發癥發生,普通手術雖有并發癥,但是并發癥的幾率也較低,總之,微波消融術要優于普通手術。
我們把微波消融術治療乳腺結節的效果進行分析,其手術效果與傳統手術效果相差甚微,但是從治療所需要的手術費用、患者的機體損傷的程度這兩方面看,都是為廣大患者所能承受的,而且患者恢復情況及預后也是非常理想的。應用微波消融術時避免了使用正負極產生電流,從而明顯降低了電生理對乳腺結節患者的影響程度。基于微波消融術所使用的設備為我國自行研發,且應用了較低價格的材料,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自然較低,所以就有了較高的推廣性及可行性。
4 微波消融術的未來展望
微波消融術雖然技術新穎,療程短,見效快,損傷小,復發率低,但是在乳腺結節治療方面的研究還存在著一定的前瞻性不足、而且樣本量小、報道量也較少等缺點,在結論方面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同樣具有適應癥和禁忌癥等問題,同時也未明確制訂出有關的臨床診療指南。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臨床研究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在不久的將來,相信超微創熱消融技術以其較高的精準度、較低的損傷度及復發率、較快的
恢復速度,會成為乳腺結節研究者們的研究重點及靶點。
參考文獻
[1] Lee M, Soltanian HT. Breast fibroadenomas in adolescents:current perspectives[J]. Adolesc Health Med Ther, 2015,6(1): 159-163.
[2] 袁才奇.經皮微波消融治療乳腺良性結節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4):55-56.
[3] 吳 涵,陳保華,韓治宇,張 晶,于 杰,梁 萍.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治療乳腺良性結節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7,38(10):917-921+93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