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孟根其其格 朝魯
【摘要】目的 分析蒙醫療法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來院就診的痤瘡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32例。常規組予以常規療法,研究組采用蒙醫療法,對比兩組療效并統計研究組遠期隨訪結果,客觀評價蒙醫療法的的應用價值。
結果 研究組和常規組總療程為15~90天,平均30天。1個療程后,研究組治愈率為59.38%,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常規組的34.38%和90.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蒙醫療法治療痤瘡能夠在短時間內治愈疾病,強化整體治療效果,防止病情復發,遠期療效肯定,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蒙醫療法;痤瘡;遠期療效;治愈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3..02
痤瘡是一組以面部、胸背部皮損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皮膚炎癥,多發于青年男女。以往,臨床治療痤瘡多使用抗生素滅殺致病菌,但因未能從根源上消除病灶導致病情反復[1]。筆者使用蒙藥治療痤瘡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結合臨床研究將治療方案和經驗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來院就診的痤瘡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容皮膚科學》中“痤瘡”相關診斷要求,臨床表現為面部、胸背遍布粉刺、丘疹,嚴重者伴有膿皰、囊腫、結節。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32例。其中,研究組男12例,女20例,年齡12~35歲,平均23歲,病程3個月~9年,平均1.5年;常規組男14例,女18例,年齡14~36歲,平均24歲,病程4個月~8年,平均1.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患者均與院方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要點
痤瘡與酒渣鼻、藥疹、職業性痤瘡等病癥多有相似之處,鑒別診斷時應注意如下幾點[2]:①酒渣鼻。中年群體是酒渣鼻的多發人群,面診可見少量皮疹分布于患者面部,且多集中于中心部位,大部分患者合并毛細血管擴張。②藥疹。一般而言,藥疹患者可伴發全身性皮疹,并未有痤瘡典型癥狀—黑頭粉刺,同時患者近期已服或正在服用某種藥物,通常各年齡段均可發病。③職業性痤瘡。發病患者皮疹呈痤瘡樣,但該類患者日常與化合物如石蠟、焦餾油、石油、機油、氯萘等接觸較為頻繁,發病部位多集中在前臂、手背、肘關節這些與上述化合物接觸部位。同時,發病損害密集,往往在同一時段內多名患者發病。
1.3 方法
1.3.1 常規組予以常規療法
每日囑患者口服克拉霉素膠囊兩次,單次用藥劑量為250 mg;每日晚睡前,將適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均勻涂抹于痤瘡部位。15天為一個療程,視患者個體情況決定用藥時間。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3.2 研究組采用蒙醫療法
每日早餐前半小時,口服13粒當瑪-5味丸,午餐后半小時溫熱3 g土茯苓-7湯,并送服3 g拉哈如各貢斯勒,晚餐后半小時溫熱3 g希日湯和3 g森登-4湯,并送服13粒寶依沖-15味丸。同時,每日用溫水調配20 g糊狀希日湯,外敷于痤瘡部位,調配制品溫度保持在36℃上下,敷貼時間控制為1 h。若患者痤瘡屬赫依琪素型,可在原方基礎上每日再服11粒古日古木-13味丸;若患者痤瘡屬巴達干赫依型,可在原方基礎上每日用溫水沖服3 g嘎日西;若患者痤瘡屬琪素希拉型,可在原方基礎上每日用溫水沖服3 g伊赫哈日-12散。15天為一個療程,視患者個體情況決定用藥時間。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用藥1個療程后的療效及遠期隨訪結果、總療程。其中,療效判定采用《陳彤云治療痤瘡臨床經驗總結》,療效等級分為治愈(超過90%的皮疹消失,臨床癥狀消失,舌脈無異常,未再發新皮疹)、顯效(60%~90%的皮疹消失,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未再發新皮疹)、有效(30%~59%的皮疹消失,臨床癥狀有所好轉,時而見新皮疹)和無效(不及30%的皮疹消失,不斷有新皮疹出現,臨床癥狀未有明顯變化)。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和常規組治療時間為15~90天,平均30天。治后15天,研究組19例治愈,8例顯效,4例有效,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32例患者中遠期隨訪共計18例,隨訪時間為1~2年,痤瘡均未復發。常規組11例治愈,8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0.93%。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典型病例
25歲患者史某,痤瘡病史約為2年,誘因不明,發病初期面部現紅疙疽,瘙癢程度較輕,自行用藥膚輕松軟膏外敷,病情反復,持續近三個月仍為好轉,入他院檢查未見系統異常。2014年3月來我院就診,舌診可見白黃舌苔、紅質舌,其尿量適中,色偏黃,脈象弱且緩;面診可見少量黑頭粉刺,大面積粟粒,同時伴豆粒大丘疹、膿瘡、結節。初診為赫依琪素型痤瘡,治療以琪素熱清除、赫依病變祛除、平衡失調機體為主。用藥兩周后,達到臨床治愈效果,隨訪2年病情未有復發。
4 討 論
蒙醫觀點認為,痤瘡是赫依琪素、巴達干赫依或琪素希拉偏盛誘發病宿皮膚所致,與患者的日常飲食、起居習慣關系密切[3]。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筆者發現,飲食不節、起居不當、疾病等綜合因素可致肺胃熱盛、肝郁氣滯、氣血不暢,從而引發“三根七素”失調,而這便是痤瘡的主要病機[4]。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使用蒙藥當瑪-5味丸、土茯苓-7湯、拉哈如各貢斯勒、希日湯、森登-4、寶依沖-15味丸等為患者施治,并在此基礎上辨證分型,分別以古日古木-13味丸、嘎日西、伊赫哈日-12散治療赫依琪素型、巴達干赫依型、琪素希拉型痤瘡,效果滿意。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愈率為59.38%,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常規組的34.38%和90.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蒙醫療法治療痤瘡能夠在短時間內治愈疾病,強化整體治療效果,防止病情復發,遠期療效肯定,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 梅.蒙藥治療痤瘡40例臨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4):162.
[2] 陳洪錚,紅 霞.蒙醫治療痤瘡48例[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9(12):32.
[3] 特古斯,色布樂瑪.蒙醫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20(06):10-11.
[4] 烏云托亞,孟 柯,小 繪.蒙醫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9(01):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