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鬧鈴過后,韓秦希澤急忙起床洗漱、吃早餐。她的媽媽秦卓彥告訴記者,女兒入讀桂林市解放西路幼兒園(以下簡稱解西幼兒園)以來,每天都是如此,上學從不要人催促?!八兞撕芏?,不像以前那么嬌氣了,還經常給我們講一些民族文化小故事呢,現在都成我們家的民族文化‘講解員了?!鼻刈繌┵澰S地說。
解西幼兒園創辦于1952年,辦學以來始終沿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創建民間藝術特色樂園”的特色方向發展?!拔覀円诜比A鬧市中,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文化的靜園、成長的樂園?!痹搱@園長李瑛說。
一日活動中融入民族元素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是解西好娃娃,愛學習呀愛勞動,長大以后闖天下!……”這是解西幼兒園的園歌,由曾多次為宋祖英作曲、作詞的音樂制作人寧林和李君共同創作,歌曲中融入了民間小調元素,富有民族特色?!耙坏接變簣@就可以聽到很好聽的園歌,我們都很喜歡呢?!痹搱@大班幼兒王雨澤說。
讓幼兒每天一進園便可徜徉在傳統文化的海洋里,是解西幼兒園落實“中華傳統文化進園”活動所做的努力?!?—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要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為此,解西幼兒園通過細化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讓幼兒在感知、實踐、體驗中培養良好習慣和性格。
“傳統文化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們要通過細化一日生活,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氛圍中感受、認知,從而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到他們心中?!崩铉f。
在幼兒早上入園時播放園歌,是解西幼兒園細化一日生活的開始。緊接著,該園利用“童蕾廣播”播放節奏歡快的民歌,如《茉莉花》《月亮巴巴》《打鐵歌》等。在早操鍛煉中,該園引進長拳、太極拳等拳術,研發了園本課程“中國功夫”,讓幼兒在增強體質的同時加深對中國武術文化的了解。在特色課間小游戲環節,該園根據各年齡層幼兒的特點將民間小故事融入游戲中,如小班的“大灰狼”游戲,中班的“趕圩歸來阿里里”游戲,大班的“最炫民族風”游戲,均能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就連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也成了解西幼兒園展示傳統文化的大舞臺。大班的龍俊宇就特別喜歡這個“大舞臺”,因為他和小伙伴們可以跳民族舞蹈《亞克西》,可以唱民歌,還可以誦讀《三字經》等經典。“我非常非常喜歡大舞臺,有一次我上去打了一套長拳,大家可喜歡了,給我很多掌聲呢。”龍俊宇興奮地說。
全園跨班,各顯神通
近日,解西幼兒園舉辦“快樂星期八”角色跨班活動。在熱鬧的人群中,一個手拿畫有京劇臉譜草帽的小男孩引起了記者注意。只見他站在“照相館”門前,將自己的草帽租借給進“照相館”拍照的同學,租賃一次租金為“1塊錢”。“快到教師節了,我要用自己賺到的‘錢買束花送給老師?!毙∧泻⒏嬖V記者。
這個小男孩是解西幼兒園大班的陸家熹,草帽上的京劇臉譜是他花了三個晚上一筆一筆描畫上去的。在“快樂星期八”活動中,全園小朋友們各顯神通,有的擺地攤出售自己制作的工藝品,有的充當攝影師給同學拍照,有的跑到“商店”當起了“售貨員”,都想用自己努力賺到的“錢”給老師購買節日禮物。
“不管做哪個‘行業的工作,孩子們都做得像模像樣。而且他們賣的東西都是自己親手做的民族工藝品,特別有意義。我覺得這種活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懂得有付出才有收獲,還能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民族藝術的熏陶。”陸家熹的媽媽梁學梅說。
“快樂星期八”是解西幼兒園2017年研發的一個園本角色跨班活動,目的是通過各種角色的扮演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興趣。活動中,幼兒根據喜好扮演各種角色,進入“九大民族工廠”(包括制衣廠、面點廠、工藝廠、飾品廠等9個工廠)學習制作各種少數民族服裝、食品、飾品等,賺取相應的游戲幣,然后進入“兩院三館四屋”(民族小醫院、味美面食館、魅力工藝館、愛尚美容屋等)進行消費體驗,提高了同伴間互動游戲的質量,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目前,解西幼兒園已形成三大跨班特色課程(“三九課程”),“快樂星期八”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為“民族快樂坊——藝術走班活動”與“解西游樂園——戶外綜合活動”?!懊褡蹇鞓贩弧币浴熬糯竺耖g美術工作坊”(包括剪紙坊、雕刻坊、編織坊、扎染坊、泥塑坊、水墨坊等)為基地,幼兒可以在各個工作坊中感受民族工藝的精美,了解不同手工藝的制作材料和工序,并自由學習扎、雕、繡、編、染等手工藝?!敖馕饔螛穲@”則以“九大戶外主題區域”(包括涂鴉館、勇者館、探究館、運輸館等)為載體,將舞獅、拋繡球、背背簍等民族體育活動融入其中,讓幼兒感知、體驗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與社區合作,傳承傳統文化
進入解西幼兒園就讀三年,大班的韓秦希澤小朋友每年重陽節前都會跟媽媽學做美食,因為她要在該園開展的敬老院慰問活動當天,親手把自己做的美食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品嘗。“爺爺奶奶可喜歡我做的美食了。又準備到重陽節了,今年我還參加。那天,我們還會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呢,爺爺奶奶一定會很高興的。”韓秦希澤興奮地說。
“孝和禮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應該傳承的優良文化傳統。幼兒時期是人的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的孝、禮教育?!崩铉忉屨f,“這些概念對于幼兒來說非常抽象,所以我們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幼兒進社區,家庭共參與活動?!?/p>
利用社區資源已成為解西幼兒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目前,該園圍繞“向快樂出發”這一目標,研發了四大篇章包含九項內容的“九大社區活動”:節日篇——植樹節種樹,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建軍節到部隊和消防隊參觀,培養幼兒專注、堅韌、樂于奉獻的精神;敬老篇——組織幼兒到敬老院獻愛心,或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美食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品嘗,讓幼兒在與老人互動的過程中學會敬老、愛老;感恩篇——開展親子閱讀、母親節時為媽媽做蛋糕等活動,引導幼兒學會感恩;禮儀篇——組織幼兒到魯家村探尋桂林文化,或到公園開展環保小衛士行動,引導幼兒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活動很豐富也很有趣,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我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家的孩子變了很多,他以前比較自我,像個‘小皇帝。現在不僅學會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還懂得給爺爺奶奶端水、捶背呢??吹剿淖兓?,我們都感到很高興?!苯馕饔變簣@家長謝婷婷與記者敘說著孩子的變化,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幼兒園應該重視養成教育。我園將傳統優秀文化以及各種民間藝術融入園所活動中,目的就是將真善美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田,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崩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