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由于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切實加強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斗桨浮诽岢?,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家庭:家長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居家環境
《方案》指出,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應當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盡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視覺環境。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重視孩子早期視力保護與健康,及時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方案》要求,讓孩子增加戶外活動和鍛煉,使其在家時每天接觸戶外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家長在陪伴孩子時應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減輕孩子的課外學習負擔,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糾正孩子的不良用眼行為,保障孩子的睡眠和營養。掌握孩子的視力健康狀況,發現其視力異常時,及時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
【簡析】可以說,家長是預防孩子近視的“第一責任人”。對照《方案》提出的要求,家長應該努力逐條實行,重視保護孩子視力,及時預防和控制孩子近視的發生。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有不少家長在以身作則方面做得不夠,在家時手機不離手,給孩子做了很不好的示范。對此,學校也有義務做好家長教育工作,通過召開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利用通訊群等各種方式和途徑,深入宣傳《方案》的重大意義,提醒家長以身作則,切實擔負起保護孩子視力的責任。
學校(幼兒園):對照方案要求,細化落實各項工作
《方案》對學校防控學生近視提出了多項要求: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小學低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刂屏x務教育階段校內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低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每月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中小學校要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確保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提高學生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學校教育本著按實際需要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每學期開展2次視力監測,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視力篩查,加強視力健康管理。幼兒園要倡導科學保育保教,嚴禁“小學化”教學,保證兒童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得少于3小時。
【簡析】綜觀《方案》,可以發現其中對學校提出的要求是最多、最詳細的,由此可見學校在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中承擔著重大責任。在成長過程中,兒童青少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視力影響巨大,因此學校必須按照《方案》提出的各項要求,認真落實,嚴格執行,把保護學生視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工作,僅學校教育一項,就涉及課堂、考試、作業、鍛煉、健康教育、學校規章等多個方面,只有每個方面的要求都落實到位,才能對學生視力起到全方位的保障作用。建議學校根據《方案》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具體實施計劃,真正讓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取得實效。
醫療衛生機構:落實服務職責,加強護眼知識宣傳
《方案》對醫療衛生機構提出了多項要求。
一是建立視力檔案。嚴格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關于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的要求,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
二是規范診斷治療。縣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認真落實《近視防治指南》等診療規范,不斷提高愛眼、護眼方面的服務能力。根據兒童青少年視覺癥狀,進行科學驗光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按照診療規范進行矯治。
三是加強健康教育。針對人們缺乏近視防治知識、對近視危害健康嚴重性認識不足的問題,發揮健康管理、公共衛生、眼科、視光學、疾病防控、中醫藥相關領域專家的指導作用,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積極宣傳推廣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視力健康科普知識。加強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健康指導和服務。
【簡析】醫療衛生機構作為防控近視的專業機構,應該成為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陣地”和“最后防線”。醫療衛生機構除了按照國家要求落實建檔、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工作外,還應從專業的角度,深入學校、社區、家庭進一步加強用眼、護眼方面的健康教育,廣泛宣傳相關的防控知識,提醒并引導廣大家長、兒童青少年學會正確用眼、正確護眼,讓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沿著專業軌道運行。
有關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切實履行防控職責
《方案》明確了八個部門防控近視的各項職責和任務。一是深化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學改革,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加強體育與健康師資隊伍和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等機構建設。二是培養優秀視力健康專業人才,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防控站點。2019年年底前,出臺有利于保護視力的相關強制性標準。三是增加兒童青少年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場地設施,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四是合理安排投入,積極支持相關部門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五是完善中小學和高校校醫、保健教師和健康教育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六是加大對眼鏡和眼鏡片的生產、流通和銷售等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虛假違法近視防控產品廣告。七是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八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新媒體等作用,利用公益廣告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推廣近視防治知識。
【簡析】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方案》建立了相應的考核制度,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相關部門都要關心、支持、參與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全社會營造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讓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有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