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宇
【關鍵詞】正清風痛寧緩釋片;過敏性紫癜;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9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3..01
正清風痛寧緩釋片的主要成分為鹽酸青藤堿,提取自防己科植物青風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莖,具有抗炎、免疫調節、鎮痛等作用。該藥已知的不良反應有皮膚瘙癢、皮疹、胃腸道不適、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等。既往鮮見正清風痛寧致過敏性紫癜的不良反應報導,希望通過此次報告,為臨床提供參考,促進合理用藥。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83歲,因“納差乏力1周,畏寒嘔吐2天。”于2018.08.02由門診為進一步診治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近一周來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納差乏力,近兩天來感畏寒明顯,08月01日嘔吐少許粘液2次,無嘔血黑便,在家體溫未測,08月02日早晨嘔吐一次,感腹脹痛。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余年,曾口服某種降壓藥物后出現面紅,現長期口服“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平素血壓監測尚可。2018.07.16因右側髖關節疼痛至我院骨科門診就診,加用“盤龍七片(陜西盤龍)、正清風痛寧(湖南正清)”等藥物;有左側肩周炎病史;自幼有左下肢畸形(小兒麻痹癥)。
入院后查體發現患者雙下肢對稱散在分布芝麻大小的紫紅色瘀斑,數量較多,壓之不褪色。患者家屬訴多年前也曾出現過類似癥狀,且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過敏,具體不詳。進一步詢問患者及家屬本次瘀斑出現的時間,家屬表示是最近出現的,具體時間不詳,但能肯定在07月16日就診于骨科門診時尚未出現。
2 主要診療與用藥過程
患者入院當天體溫略高(上午38.0℃,下午38.1℃),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及降鈣素原(PCT)均正常,暫不考慮細菌感染,未加用抗菌藥物。08月03日查生化指標方面,除血沉(72 mm/h)、IgA(2.92 g/L)、補體C3(1.51 g/L)外,其他均為陰性結果。用藥方面,除患者長期服用的藥物(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外,考慮到患者的消化道癥狀,予以蘭索拉唑30 mg qd抑酸護胃。針對雙下肢瘀斑請皮膚科會診后,加用鹽酸西替利嗪(仙特明)10 mg qd、復方甘草酸苷片(美能)
50 mg tid抗過敏治療,甲潑尼龍針(甲強龍)40 mg qd抗炎、抑制免疫反應。
經過上述治療后,患者嘔吐、腹脹等癥狀明顯改善,體溫未再升高。至08月07日患者雙下肢瘀斑大部分消退,無其他不適。觀察兩日后,患者于08月10日好轉出院。
3 討 論
過敏性紫癜(HSP)是由免疫復合物介導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特征表現為非血小板減少的皮膚紫癜,常伴有腹痛、關節痛、腎損害。按照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推薦的HSP診斷標準[1],本病例中患者存在明顯的皮疹伴彌漫性腹痛兩項表現,符合診斷標準。目前HSP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反應、炎癥反應、凝血系統等相關。其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感染,該患者住院期間的血常規檢查、CRP、PCT及兩次血培養(右手及左腿)結果均為陰性,基本可除外感染的可能性,故需要考慮過敏反應等非感染因素。由于患者出現HSP的時間與加用盤龍七片、正清風痛寧之間存在合理的時間關系,且其他合并使用的藥物均為患者長期服用的,所以我們優先考慮是否為這兩種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經查閱資料后發現,盤龍七片無藥疹、皮疹等相關不良反應的報導。正清風痛寧雖然沒有直接關于致HSP的不良反應報導,但是有很多的致皮疹等相關不良反應的報導[2],該藥的主要成分為青藤堿,是一種強組胺釋放劑,可能通過促進組胺釋放來激發免疫反應,從藥理上能解釋其誘發HSP的機制。從治療上來看,我們采取了停正清風痛寧、抗組胺、抗炎、抑制免疫反應等一系列處理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正清風痛寧致過敏性紫癜這一推測的合理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由正清風痛寧導致HSP的可能性最大。
不良反應的發生不光與藥物有關,個體差異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大量研究[3-4]都認為HSP的發生是與基因多態性掛鉤的前提下。作為基層醫院,我們雖然缺乏普及基因檢測的能力,但是要具有這個意識。至少下次再面對一位過敏體質的病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盡量避免選擇正清風痛寧。
參考文獻
[1] Ozen S,Ruperto N,Dillon M J,et al.EULAR/PReS endorsed consensus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hood vasculitides[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06,65(7):936-941.
[2] 葛紅星,李 慶,雷招寶.正清風痛寧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建議[J].中成藥,2010,32(2):287-289.
[3] 潘慧娟,楊魁蘭.過敏性紫癜腎炎的免疫學機制[J].國際兒科學雜志,2002,29(5):249-251.
[4] Zhou J,Tian X,Xu Q.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a nephrit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s),2004,24(2):158-16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