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辛集市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 河北 辛集 052300)
天鷹椒每100 g含粗脂肪9.04%、粗蛋白15.9%、維生素C 16~68 mg、磷278 mg、鐵 3~10 mg、鈣32.7 mg。天鷹椒可做菜食、辣味食品、調料、辣椒素、辣椒油、天然無公害色素及飼料添加劑等,用途廣泛,是農民常年種植的一種經濟作物,為取得高產,管理中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天鷹椒是自花授粉作物,要選擇子彈頭、新一代等新品種,同時要注意提純復壯,選豐產性強、辣椒長度不超過5 cm,色澤鮮紅、抗病、抗熱、辣味濃郁,清香的田間單株做種子。
天鷹椒怕重茬,喜溫好光,忌旱怕澇。應選擇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排灌條件好,疏松透氣,上茬3年內未種過茄子、西紅柿、馬鈴薯等茄果類蔬菜作物的地塊。
天鷹椒種子會攜帶多種病菌和病毒,在播前宜溫湯浸種,采用育苗栽培,一般畝用種100 g,田間直播畝用1 000 g。浸泡前先晾曬種子2 d,再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來回攪拌,使其受熱均勻,水溫降至25℃時停止攪動,浸種20 h撈出,用紗布包好放入恒溫箱催芽,或摻入干凈沙土中用布包好,放在暖和地方,當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天鷹椒是喜肥作物,尤其喜歡硫基高鉀肥料。同時要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畝施有機肥500 kg,或有機菌肥100 kg,高磷高鉀復合肥50 kg。3月底4月初地化通后,土壤翻耕時把肥施足,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后待播。
在華北地區,直播宜在谷雨前后,行距40 cm,播深為2 cm,播種深淺一致,下種均勻,播種后,在種溝上覆上表土,防風干影響出苗。如覆土厚,出苗前刮掉覆土。育苗移栽時間宜在5月1日前后進行。
天鷹椒出苗后,淺中耕1次,破除土壤板結,清除雜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當辣椒長到3~4葉后及時定苗,畝留苗6 000株,育苗移栽要采用雙株一穴種植法。當幼苗長至8~10 cm高度時,要及時掐去小尖,以促下部葉腋處早發、多發側枝,多結果實。當天鷹椒進入顯蕾期,畝追尿素15 kg。當天鷹椒進入花期后,結合澆水畝追高鉀復合肥25 kg。
天鷹椒苗期的害蟲主要有金針蟲、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出苗后,用炒香的麩皮、谷子或豆餅渣,按3%濃度的毒死蜱拌上毒餌,于傍晚前后撒于壟間。花蕾期的害蟲主要有蚜蟲、棉鈴蟲等,宜采用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等農藥防治,病害主要有黑色炭疽病、瘡痂病、日燒病、萎凋病等。日燒病是生理病害,要適時適量的噴磷酸二氫鉀,其余病害要選用嘧菌酯3 000倍或72.2%霜霉威400倍液、50%瑞毒銅500倍液噴霧。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暖,枯霜期有后延趨勢,為了使青椒、黃椒變少,增加紅椒數量和產量,椒農常采用延后收割措施,因此在霜降和立冬前后,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在枯霜前帶綠葉收獲最好,現在椒農常采用拔根或削棵收獲,碼在田間或院落及時采摘。采摘下的新椒要在陰涼處放一段時間,增加天鷹椒的后熟時間,減少黃皮椒的數量,由于剛采下的天鷹椒含水量高,為防止堆椒過厚引起捂椒而爛椒,要根據當時的天氣變化,陰晾3~5 d后,及時晾曬,并采摘時將青椒和紅椒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