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贊皇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北 贊皇 051230)
農作物病蟲害關系著我國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也關系著農業產業的整體效益。多種防治方法結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僅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培育出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我國目前病蟲害種類繁多,在防治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困難,需要根據作物的種類、季節因素、病蟲害的種類進行綜合防治。本著“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減少農藥使用,從而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產出更為綠色的農產品。
1.1 病蟲害危害嚴重。近年來,隨著很多農業新品種的出現和氣候條件的變化,給我國農業生產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以及耕作的制度也產生了變化,大多數新品種的抗病蟲效果很差,與舊品種表現出了差異性,所以需要不斷的去摸索、實踐、發現。目前病蟲害種類繁多,而且隨著演變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出現了難治理的情況。因此,需要將防治措施進行不斷的改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防治成本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因素。
1.2 病蟲綜防意識不強。很多農民朋友對農作物病蟲害采取治理措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以化學防治為主的做法,這樣不僅會對化學防治產生依賴感,還會影響農產品的品質、造成環境的污染等不良后果。他們對一些新型的防治措施不夠重視,思想有些落后,跟不上科技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的需求,也導致了病蟲害治理不理想的情況發生。如果對藥劑的使用量不合理,會出現污染嚴重的情況。
1.3 農藥市場不規范。隨著農業的發展,農藥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歷史,不可否認農藥確實對農業生產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危害性也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藥物就會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過程當中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使用不當,會對農作物產生一定的危害,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如果農藥量使用過大,也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目前,農藥的經營情況存在著很多漏洞,有些農藥門市無證經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售賣人員也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農藥的監管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農藥的質量有時不能保證,存在著過期和假藥的風險。
2.1 選用抗性品種。選用抗性品種是防治病蟲害的基礎,需要針對當地的病蟲害情況,選用適當的農作物抗性品種。這種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收益更高。像水稻、小麥、大豆、谷子、各類果樹等都可以選用抗性品種種植。如選用耐西紅柿枯萎病的抗性品種進行種植。
2.2 輪作模式和以蟲治蟲。輪作是改變農田土壤環境的有效措施,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可以減少連作導致農業病蟲害嚴重的弊端,更有利于農作物的生產,提高收益。可以采用不同農作物進行至少3年的輪作換茬,有效降低病蟲害的防治難度。很多病菌會存在于病殘體和病果當中,定期進行田地的清理,將病殘體和病果及時進行焚燒和處理,并通過翻土、暴曬的措施,可以提高農作物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還可以利用病蟲害的天敵來進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大多數病蟲都有天敵,要注意保護害蟲的天敵,提高天敵對害蟲的阻抗,采用人工飼養和釋放病蟲天敵的方式,營造有利于病蟲天敵的生存環境,如可以利用捕食螨防治蔬菜螨蟲、蜘蛛、田蛙、蟾蜍。
3.1 提高農業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加強對農業操作人員的培訓,讓他們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病蟲害防治知識,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可以指導農民對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提高農民合理使用農藥的意識,全面提高農民的施藥水平。
3.2 加強農藥市場管理,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藥。對農藥經營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監管,規范農藥經營市場。大力推廣高效且低污染的農藥、推廣新技術,對病蟲草害進行合理診斷,合理用藥,對癥治病。近幾年,在無公害農產品的管理及技術推廣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可以重點推廣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等綜合措施,確保向市場提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1]高久梅,王新亮,李旭東.農藥的類型與合理施用[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2):68.
[2]陳陽,宮瑞杰,王久春,等.用周期性時間序列預測法分析內蒙古自治區粘蟲長期運動規律 [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6):58~59.
[3]史麗,賈明慧.北方地區棉鈴蟲發生危害及防治研究 [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5(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