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魏崢 范重陽 王法海
(1新鄭市林業局 河南 新鄭 451100;2鄢陵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河南 鄢陵 461200;3信陽市林業工作站 河南 信陽 464000)
1.1 林業苗木種植。無論是城市綠化、小區綠化亦或是農村綠化都需要林業苗木的種植。苗木的選擇很重要,一般選擇根繁殖法進行種植,即直接栽種樹木的根部。一般選在每年的5~6月,并進行良好的養護,以保證苗木的成活。
1.2 林業苗木后期養護工作。一般苗木二次移栽后種植的都比較分散,增加了后期養護的難度,導致部分苗木死亡。澆水、修剪、施藥等工作缺一不可。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是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當土壤中所含的水分不能滿足樹木生長所需的吸收量時就要進行人工灌溉。樹木修剪的主要是除去生長不美觀以及過分消耗養分的樹枝[1]。
2.1 土壤因素。土壤不適宜是導致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樹木葉片表現出異常狀態,大多是由土壤原因導致的。土壤的酸堿度是否適宜直接決定著樹木能否存活,據研究表明,土壤酸堿度為中性時是最適合樹木生長的,一般偏酸或者偏堿的土壤都不太適合樹木生長。另外不同的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為提高苗木成活率,在進行苗木種植時要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
2.2 環境氣候因素。在進行苗木種植時,除考慮土壤因素外,當地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宜該樹種的生長也是非常關鍵的。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條件也不盡相同,適宜生長的樹木種類也不一樣。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選擇合適的苗木種植時間對于樹木存活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進入冬季后,我國普遍地區天氣寒冷,植物的新陳代謝會變的緩慢,不適合苗木的種植。另外苗木移植后根部突然更換土壤條件,適應能力不強,對水分的吸收較為緩慢,容易出現脫水現象,因為夏季太陽直射時間較長,天氣炎熱,新種植的苗木樹葉蒸騰水分大于根部吸收水分而導致植物脫水,出現死亡[2]。因此,一般以春季最為適合苗木種植。
2.3 人為因素。首先是在搬運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樹木枝葉以及根部受到傷害,尤其是根部傷口可能會接觸到土壤中的細菌,導致根部腐爛進而死亡。其次是在反季節種植或者種植進度緩慢時,如果不采取適當的防護或者保護措施,也會導致苗木死亡。
3.1 施工前考察好土壤條件。土壤條件適宜是保證苗木成活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移植施工前對移植地土壤條件進行提前考察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被移植地土壤的酸堿度以及周圍生存條件選擇合適的移栽苗木,尤其是被污染的土地,在移栽苗木前進行考察顯得更為重要,以避免苗木移栽后短時間死亡。
3.2 做好后期養護人員技術培訓。目前我國專門的林業工作人員極其短缺,多是雇傭臨時工進行苗木的管護,導致苗木移栽后成活率較低。因此規范苗木移栽后的管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林業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苗木管護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并制定規范的后期養護管理制度,保證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
3.3 做好選苗和移栽工作。苗木能否成活,苗木自身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苗木過于脆弱就很容易死亡,尤其是在搬運過程中根莖受到些許破壞就能導致死亡,所以,選擇盡量強壯粗實的苗木進行移植,防止種植完成初期就死亡。另外,在運輸過程中對于苗木根莖進行有效的保護處理,例如在拔出樹木時將其周圍的土壤全部包裹在根莖周圍,防止磕碰導致傷口。
3.4 預防苗木假活。在苗木種植完成初期,由于運送的是鮮活的苗木,所以很難判斷是否存活,導致樹木處于假活狀態而忽略其后期養護,進而導致苗木真正死亡。在苗木種植過程中,苗坑應盡量挖深一點,防止遇上大風苗木從根部折斷,導致死亡。后期養護人員也應當注意,在苗木的根部重新生出的枝芽會搶走樹木本身的養分,工作人員在后期修剪工作中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3]。
[1]滕健康.園林綠化工程中苗木高效種植與養護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11):166.
[2]曾紅梅.林業苗木種植死亡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J].農技服務,2016,33(02):127.
[3]吳南麟.園林工程中苗木種植技術探討 [J].中國城市經濟,2011(1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