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麗
(孟村縣育才小學 河北 孟村 061400)
美術教育在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當下,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學專家所重視,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很多學者研究發現,在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提高學生表現能力和審美判斷方面,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可謂不言而喻。當今美術教學廣泛運用數字媒體技術,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對此,筆者對小學美術教育有著自己一些獨特的觀點,現結合當今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教育的特點,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和語文、數學等其他文化學科相比,小學美術課往往因為不在升學考試之列而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不僅很多學生和家長輕視美術課程,而且部分學校領導和老師也有這種傾向,因此,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不能得到應有重視。然而,學生喜歡美術課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審美的教育是自身成長的需要,這種需要是自然的、本能的,就像氧氣、水以及生命的重要性一樣。所以,美術教育必不可少。
首先美術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利用教育心理學有關知識,把握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心理發展規律,然后勇于創新,努力創設出趣味性強、參與度高、輕松無負擔的教學情境。其次,美術教學不應只局限于單純的講授模式,而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等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激發學生的創新力和參與度放在首位,利用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多媒體手段以及教師精雕細琢的美術語言,去調動學生感知美術大師作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特征,進而鼓勵學生去創造有意味的美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意圖和思想,從而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第三,美術教師還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美術課堂除了要求美術教師要有較高的美術素養和基本的教學素養外,還要有創造性的思維。研究表明,當授課教師思路活躍、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很快得到有效調動。
人從來都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每個學生的美術基礎、性格愛好、個性發展、審美觀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展示,創造出絢麗多彩的美術作品,允許“不同”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創意說明,老師可以給出合理的建議補充,從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的創意是非常豐富的。我們總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堅持“求異”的思維訓練,尊重每個學生的任何想法,堅決不去打擊他們,才能讓每位學生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學美術教學要體現出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和關聯性,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思考、探究、創造和評價等具有美術學科特點的學習活動,去創作美術作品,而不僅僅是去要求學生畫的“像”。“像”從來都不是評價美術作品的最高指標,只一味的要求像的程度是忽略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一種麻木的想法,這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的效果,更可怕的是會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扼殺學生寶貴的想象力。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應把美術教育和能力開發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使他們知道自己是處在一個美的環境里,在之前的悠久歷史里,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無數的藝術瑰寶,而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創作出更優秀的美術作品。同時,讓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創造,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1]中國教育部.普通小學美術課程標準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張賀元.試談小學美術教育與教學方法 [J].新課程, 2011(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