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宇
(青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青縣 062650)
隨著現代汽車新技術的發展,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發生了重點變革,社會以及專業崗位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這給中職學校在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針對汽車維修行業新變化和新要求,深化專業課程改革,科學統籌課程體系,重視知識傳授和實踐訓練內容、方式與就業需求的接軌,較好的解決專業發展需求與培養模式的不協調,構建新形勢下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改革的新模式。
傳統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課內容借鑒大學相關專業的基礎內容,通過降低難度,一般性的挑選內容形成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有些知識內容到底對中職學生職業崗位起著多大的作用沒有實際考究。因此,有必要針對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行業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進行科學的分析論證,并通過教學實踐以及畢業生跟蹤調查來驗證新模式的適應性和改革效果,最終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和時代要求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教學課程內容。同時,也要考慮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專業技術能力的練就,以及社會能力、跨職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等。
教材的建設是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觀的指導下,構建教材體系的建設。教材建設應充分考慮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目標:一是通過教材建設的改革,優化教材體系,充分考慮專業培養中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要求。二是在國家級、省部級教材編寫規劃的指導思想下,結合本地本校教學來編寫、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適應教學改革要求的實用性強的、高水平的教材。三是要根據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的設置及發展要求來進行教材建設。四是教材建設必須突出專業內容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符合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有利于學生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教材的編寫要通俗易懂、插圖配合恰當、案例生動、富有特色。
簡陋的理論教學課堂和簡易的實訓場所并不能滿足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教學要求,要科學的設計并不斷優化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的教學環境,使理論專業知識課的學習與專業實踐訓練融為一體。要充分考慮汽車維修工作的實際環境與學生課堂學習環境之間的差異。要在教學環境一體化的基礎上,合理配備汽車運用與維修工位的操作間、資料室、維護間等,并嚴格按照操作環境下的各種操作規程進行實訓練習。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就業方向,做到盡可能的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崗位著想,環境標準以及操作規程都應該向著學生的就業方向來設計。
隨著誠信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開展,目前,各行各業除了強調技術能力以外,對工作人員的較高的職業素質、優質的服務意識、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以及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也是比較看重的。為此,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的基礎上,要重視學生的道德行為教育、職業崗位道德教育、學習態度教育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思路,德育教育、專業教育和實習實訓齊頭并進,切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培養學生創業、敬業、艱苦奮斗的攻關精神;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養成良好的踏實工作的習慣,練就過硬的技能本領,使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職業觀,順心的就業觀和回報社會的成才觀。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潛心鉆研,創新發展,投身于發明創新活動中,要敢于爭先,爭做大國工匠。
此外,加強專業課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雙師型”汽車專業教師;開展專業培訓和校企合作師資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夯實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航母。
[1]諶潔.關注汽車職業教育——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長趙麗麗 [N].汽車周報,2011-2-18.
[2]皮連根.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項目化教學探索 [J].職教論壇,2007(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