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玉
(河北省承德縣上谷鎮人民政府 河北 承德 067400)
對于冀北農村地區來說,山地占據了大部分面積,而且土地營養較差,給果樹的種植帶來了極大阻礙,而且適合該類土地的果樹品種數量有限,極大地制約了冀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采取積極的發展對策來改變這一現狀。
發展冀北農村山地果樹,要善于運用國家各項農業政策,抓住新時代的良好機遇,改變傳統的種植思路,對國家頒布的好政策要能夠充分領悟,做好果樹未來發展計劃。目前此地區的政策是新栽連片果樹的耕地整地費每畝補600元,苗木每畝補200元;荒山整地每畝補償800元,苗木每畝補償200元,農民不需花費一分錢就可進行果樹栽植。除此之外,還要深挖果品產業的附加價值,利用現在國家大力倡導的退耕還林、科技園區等項目,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水利、電力等。對目前的果樹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提升果樹種植質量,實現果樹相關產品的批量生產。要增加與周邊區域的溝通渠道,以工業輔助農業發展,形成城鄉一體化建設新模式。制定嚴格的果品生產標準,打造良好的產品形象,加強生產基地的建設等。
果樹的種植要嚴格達到各級標準,包括有機標準、無公害標準等,需要相關技術部門組裝配套的技術,嚴格進行統一管理。
2.1 成立專業的果樹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包括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農資服務、統一銷售渠道等。①技術指導方面,要請專業的果樹種植人員對農戶進行相關知識普及,并深入到種植區對農戶進行實踐指導,傳授專業的果樹管理技術;②農資服務方面,要為農戶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對果樹常見多發的腐爛病、早期落葉病等進行專業的預防指導,通過正確示范,使農戶能夠掌握預防和治療等技術;③銷售渠道方面,通過合作社與市場和商家進行聯系,為農戶提供銷售渠道,解決果品存貨問題。將果品按照品質進行分級裝箱,使用一致的標識進行統一銷售。
2.2 針對果樹種植技術進行管理,要將先進的果樹種植技術進行全面推廣,引進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品種,改良原有果樹品種,注重使用有機肥料。這樣不僅能夠增加果品的品質、口感等,還能夠使產量有所提高,提升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3.1 果品增值技術。根據我國頒布的地方標準等,嚴格使用A級綠色食品栽培管理技術、無公害栽培技術等;采用果品增值技術,包括應用套袋、疏花疏果等;富營養提質技術,包括施用配方營養液、調節土壤等;果實藝術增值技術包括造型、繪畫、模具等等。
3.2 果樹栽植技術。對于果樹產業來說,果樹栽植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人工調節對果品產期進行適當的調整,能夠提高果品產量,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果樹栽植面積的逐步擴大,主要的栽培設施依然是節能日光溫室等,可通過完善栽培設施的結構,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種植目標,進而全面提升栽培管理技術。由于山區地勢曲折,很少有站地,可利用這一點最大限度發揮山區的采光優勢,提高此處的區域生態環境。并選擇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找到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消費市場。建設具備一定規模的種植基地,在現有經營渠道基礎上進行拓寬,最好向海外市場進軍,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要。
4.1 建立采摘觀光休閑果園。豐富園區內果樹品種的多樣性,根據不同果樹果實成熟時間的不同,進行合理搭配。適當擴大行株間的距離,搭配完善的配套設施,包括農屋房舍、垂釣園,建設綠色生態的餐飲等。可適當種植反季節果樹品種,增加人們在反季節采摘果實的樂趣。
4.2 建立多元化生態立體經濟園區。在園區內可飼養雞、鴨等家禽,在池塘中飼養適合當地生長的魚類。通過互補提高前期經濟效益,做好市場沖擊的準備。例如:在四川省鹽源縣,通過在果園飼養笨雞,每只雞獲利可超過10元,每畝可飼養80只,對果園的前期幫助極大,可將此種方法進行復制。但南北方存在地理條件的差異,飼養的密度應適度減小,因為北方地區雨水較少,生態環境比南方較差。
應借助外部有利因素積極找尋解決辦法、要善于運用國家各項農業政策,注重配套技術的組合應用,不斷引入果品增值及栽培技術,通過建立采摘觀光休閑果園、建立多元化生態立體經濟園區等方式盡早改變現狀,為冀北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