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穎
(河北省易縣農業局 河北 易縣 074200)
1.1 羊舍選址。羊舍最好坐北朝南,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遠離居民區、水電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羊舍,每只種公羊占地3 m2左右。
1.2 飼養管理。種公羊要求中上等膘情,不宜過肥,由于種公羊好斗,因此要單獨飼養,每天保持運動2 h左右。種公羊的飼料營養價值要全面,飼料要盡可能的多樣,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等[1],飼料的搭配一定要合理科學。日常飼喂以青粗飼料作為日糧,并逐步添加精料,在配種前1.5個月逐漸將其飼料改為配種日糧。動物蛋白對種公羊很重要,在配種或采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在炎熱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因為精液質量差不采精。
2.1 空懷母羊。這一時期的母羊主要是恢復體質,等待配種,日糧增加優質干草和精料,同樣不宜過肥,膘情中上等即可。
2.2 妊娠母羊。妊娠前期不能劇烈運動,飼喂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喂優質干草、青貯飼料即可,適當補飼精料,保持配種時膘情。妊娠后期2個月,胎兒生長快,應加強飼養管理,添加適量的精料,精料要增加30%~40%,鈣、磷要增加1倍以上[2],防止發生驚嚇和頂撞,禁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和冰渣水。
2.3 哺乳母羊。哺乳期一般為3~4個月,哺乳前期羔羊生長發育主要以母乳為主,要提高母羊的產乳量,以優質干草和青草為主,適量補充精飼料和多汁飼料,一般每天補飼多汁飼料1~2 kg,混合精料0.6~1 kg。飲水中放適量食鹽。哺乳后期,羔羊能自己采食飼料,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
產羔前應對圈舍、用具進行消毒,秋冬季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溫度在10℃左右。羔羊出生后,應讓其盡快吃到母乳,若乳汁不足就要進行人工哺喂;10日齡開始訓練采食,做到定時定量;1月齡以后,除哺乳外,應補充一定量的飼草和飼料,這時羔羊已逐漸轉變為以采食為主;1~2月齡,每天補飼精料150 g,分兩次飼喂;3~4月齡每天補飼精料200 g,分2~3次飼喂;4月齡前斷奶,羔羊斷奶后按性別、體質強弱分群飼養,進入育成期[3]。
育成羊將公母羊分開飼養,育成羊前期(5~8月齡),生長速度快,日糧以調制的精料為主,同時補給優質青干草、青貯飼料和胡蘿卜等多汁飼料;育成羊后期(9~18月齡),生長速度逐漸緩慢,瘤胃消化機能基本完善,可采食大量牧草和其他粗料,適當補飼少量調制的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