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歡歡
(河北省樂亭縣湯家河鎮中心幼兒園 河北 樂亭 063600)
1.1 思想觀念落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一直以鍛煉學生身體為目的。尤其在條件不太好的農村小學,普遍認為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科目才是主要學科,而音、體、美等屬于次要學科。傳統的體育課就是到操場上做做操、跑跑步、集合在一起,玩玩就行,只要是露天的都可以算作體育活動。幾乎很少有人重視對體育素質的培養,只要跳得高、跑得快就是體育好。
1.2 農村學校體育設施不足。受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村學校的操場、跑道僅僅是土質的。只有一個籃球場,不能滿足體育教學活動及學生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體育設施、器械嚴重陳舊、不足,與城鎮學校的塑膠跑道、室內活動場館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1.3 師資匱乏,體育活動單調。多數農村小學缺乏專業體育課教師。體育課隨意性很強,缺乏系統的體育教學計劃。有的學校由其他文化課老師代課,但上課僅僅是把學生集中起來,練隊列、做操、跑步,然后進行“散養”,學生仨一群、倆一伙,和朋友一起溜達、玩玩就行,體育課的目標性不強,使得體育課的“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的目標僅僅是口頭說說而已。有的學校實際安排了體育教學活動,但在活動安排方面,不可避免的有形式簡單、枯燥無味的現象。
2.1 重視體育教育。讓學校領導真正重視體育教學,把體育課放在和其他語、數、外等學科一樣的高度,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及監督措施,使教學有目標,有規章。體育課課時安排不足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補充。多開展學生喜歡的、對身心健康有益的體育活動,從體育的考試、考核方面進行監管,引起大家的注意,加強重視體育的思想意識。
2.2 多途徑開展體育活動,激發小學生興趣。針對農村學校體育器械不足的問題,體育教師可以發揮農村當地的優勢,鼓勵學生多動腦,從生活實際出發自制體育教具。比如:家長幫助學生自制沙包,師生用草和秸稈編制墊子,用小樹枝做接力棒,用麻繩作半徑畫圓等。這些簡單的教具,學生見了倍感親切,覺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從而對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引導學生樹立了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