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體坤 秦世春 劉子儀 王學堅 騰宏波 羅 潔 楊學紅 羊小紅 施國濤
(云南省煙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云南 普洱 665000)
普洱林區森林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是云南省重點林區、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產工業基地。普洱林產工業形成了集木材采運、木材加工、林產化工、林漿紙等品種多樣、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林產工業體系。普洱市林業采伐量每年約為94.91萬m3,其中10%~15%為樹皮、鋸末和木屑等纖維性廢棄物。因此,每年僅普洱市林產工業釋放的廢棄物為9~14萬m3,而這些林產工業廢棄物大多作為燃料或垃圾,這種處理方式既帶來環境污染,也是對資源的浪費[1]。因此,應用先進技術處理林產工業廢棄物,優化提升普洱市林產工業技術體系,實現生態、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一重大課題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目前我國設施農業和園藝栽培基質采用進口泥炭、椰糠為主要原料,云南省每年泥炭土的交易量為30余萬m3,潛在市場需求量約50萬m3,據統計,近十年泥炭土的市場交易量和價格分別增加了9.5倍和4.3倍,需求旺盛和供給不足是價格高起的主要原因,這一趨勢正在加據延續。進口泥炭價格一般為650~700元/m3,國產椰糠為450元/m3,國產泥炭為350元/m3。隨著中國及世界各地對濕地保護的進一步加強,泥炭資源的枯竭加劇,需要研發資源穩定、高品質、廉價的無土栽培基質。
漂浮育苗是煙草育苗技術中推廣應用范圍最廣、效果最好的主流育苗技術。泥炭土是常規煙草漂浮育苗所使用的重要材料。我國西南地區煙草育苗以“漂浮育苗技術”為標準化技術,該技術以輕型基質為基礎,近幾年有河砂、碳灰、風化石等多種替代材料以期應對泥炭土輕基質資源枯竭和成本飆升問題。而林業方面,桉樹約有500余種,但是由于這些年全球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導致天然森林和木材資源被嚴重破壞,所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桉樹的人,開始將它作為一個利用樹種栽培。現在全世界有96個國家商業化種植桉樹,2008年在中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600多個縣種植桉樹達260萬hm2,中國是僅次于巴西的桉樹第二大種植國[2]。桉樹已成為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在海南已成為僅次于天然林、橡膠林的第三大森林生態系統[3]。近幾年在云南特別是普洱主要林區的栽培面積也快速增長,有取代傳統鄉土用材樹種思茅松的趨勢。桉樹木屑作為原料時,以巨桉酚為代表的桉樹內源抑制物如果分解不完全會抑制植物的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必須保證菌種活性使抑制物降解充分。因此,樹皮木屑發酵腐熟過程的技術方案和指標嚴格控制是整個生產環節的關鍵,進而影響產品質量和應用效果。
探索以普洱市林產工業棄物中的樹皮、木屑植物性纖維及家畜糞便為基本原料,應用酵素菌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加工技術原理,應用無機物質的有機質化或生物合成作用、有機物質的無機質化或分解作用、使土壤過剩的養分能夠長期保存、同好氣性發酵微生物群酵素菌產生的糖化酶、蛋白分解酶等加水分解酶能促進有機質材料和綜合加水分解反應、多種菌落混合相生互補,簡化發酵工藝,縮短生產周期及提高產品活菌含量,增強產品的酶活性,使菌體呈休眠狀態,長期存活保存等技術,適當添加礦質營養元素,研制出針對煙草幼苗生長需求的專用基質,合理節約煙草育苗成本,提高煙草育苗環節的投入產出比。促進漂浮育苗技術的改良和提升,同時達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提高煙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提升煙草育苗基質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延長普洱市林產工業產業鏈,間接保護濕地,促進當地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