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彩娟
(甘肅省高臺縣水務局 甘肅 高臺 734300)
高臺縣是甘肅省的糧棉大縣和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農業生產收入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業發展和農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高臺縣有668.95萬畝土地,其中2 336.18 km2是平原區,2 123.50 km2是山區。現有65.69萬畝的灌溉面積,其中有56.63萬畝耕地,9.06萬畝林草。高臺縣水資源比較豐富,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5.73億m3,其中5.39億m3可以利用,4.07億m3為地表水、1.32億m3為地下水,是古老的農業灌溉區,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節水項目的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全縣的水利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共有1215條斗渠,總長達1063.66km;有4 126眼機井,同時也對4 076眼機井進行了改造配套,全部安裝了智能計量設備。
2004年,高臺縣開始探索水權制度改革,水費收取的方式由按方收費替代了傳統的按畝收費方式。2012年開始實施農業水價的改革,全縣80%的地表水都已推行水票制供水,地下水全面征收地下水費,已全部架設計量設備,對地下水的管理比較規范,實施也較快,但地表水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推行進程比較慢。實施水價改革以后,農戶在灌溉用水、用水方式以及農作物的種植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現在的水資源相對需求來說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少,分布不均勻,水污染也很嚴重,尤其是農村的灌溉用水受到供給與需求的壓力更大,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其對灌溉用水產生了劇烈的競爭,相對的灌溉用水的供給量也有所降低。而對于農業發展來說,對灌溉的依賴性很強,大約90%的蔬菜作物和65%的糧食作物都需要灌溉農田,隨著對糧食需求的上升,以后灌溉用水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高臺縣位于黑河中游下段,黃河的水資源日益短缺,黑河水資源的供給量也逐年減少。那么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已經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利用價格杠桿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是主要的解決方法。但是價格的調整也會對農業種植收入產生影響,通過對價格調整后全縣用水量的調查發現,隨著價格的上漲,農戶種植農作物的收入有所降低。
高臺縣是農業大縣,大多數的農戶主要依靠傳統種植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尤其是對于貧困戶來說,種植業收入的降低對其生活水平的影響較大,從政治因素上來考慮,提高水價的步伐不能太快。水價過低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水價過高,對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非常不利,科學把握水價調整尺度,并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緩解不利影響,是亟待有關職能部門解決的重要難題。
3.1 加強宣傳力度,促使農民形成節水的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如電視節目、報刊、網絡等形式宣傳水價改革的重要性,加強對農民進行水情教育,樹立節水的意識,提高農民有償用水的自覺性,來達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目的。
3.2 完善水費收取方式。經過調查發現,高臺縣的計量率還很低,有的鄉鎮在灌溉水資源計量方面存在著一些缺陷,如有的仍然采用按畝(按照渠道斗渠口折算水量)收費的方式,這種形式帶來兩個問題,一是產生不公平現象,二是不能讓農民形成節水意識。各地要根據當地的灌溉模式、供水條件等具體情況完善計量設備的架設,降低水事糾紛,提高灌溉用水的公平性、收費的透明性。用水采用水票制,先購后供,限制用水量,如超額用水,要通過市場交易來獲得,從而讓農民形成節水的意識。
3.3 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方式。高臺縣的純河水灌區、河井混灌區的水資源較為豐富,有的農民澆地就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要大力推廣管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模式,用最少的人力、物力,灌溉更多的耕地,節約種植生產成本。
3.4 調整種植結構。不同的鄉鎮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逐漸減少需水較多的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推廣節水作物的種植,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而且還可以增加農業生產收入。同時,職能部門要通過宣傳讓農民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必要性,讓農民自主自覺的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