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堅任
(廣西靈山縣平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靈山535422)
柑橘潰瘍病是廣西柑橘產區柑橘病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該病傳染迅速,較難根治。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柑橘葉片受害,在病害前期,柑橘葉背會形成黃色亦或是暗黃綠色的油漬狀斑點,大小如針頭。而在斑點面積擴大以后,葉面的正面與背面都會隨之隆起,并接近圓形,病斑呈米黃色。經過一段時間以后,發病部位的表皮就會破裂,且隆起更加明顯,表面也更加粗糙,呈現出木質化的特征。發病部位的中心會凹陷,周邊隨之出現黃綠色亦或是黃色暈環。然而,病斑的大小會受柑橘品種的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直徑一般控制在3~5mm之間,甚至還存在若干病斑連合的情況,出現形狀不規則的較大病斑。而潰瘍病的后期,柑橘葉片的病斑中心的凹陷會以火山口的形狀裂開[1]。
柑橘枝梢受害也是潰瘍病的表現,病斑的特征和葉片大致相同,初期是油漬狀的小圓點,表現為蠟黃色與暗綠色。在病斑擴大以后則會出現灰褐色的情況,且木質化嚴重,凸起的程度遠遠超出葉片病斑。另外,病斑中間會凹陷,以火山口的形狀裂開,但是并不存在黃色的暈環。如果損害程度嚴重,則會導致葉片脫落,甚至枝梢枯死。
果實的病害表現和葉片也存在相似之處,但是病斑的面積相對較大,直徑都在4~5mm之間。另外,果實木質化的程度要比葉片病斑更加明顯與堅實。但因為品種不同,所以,釉光邊緣的寬窄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病斑僅出現在果皮的表面,如果程度嚴重還會出現早期落果的情況。
針對不存在潰瘍病害的種植區域,應嚴格貫徹并落實以下策略。無病區所指的就是尚未種植柑橘區域亦或是果園,也指的是尚未發現存在柑橘潰瘍病的柑橘種植區域。
2.1.1 貫徹落實檢疫工作
堅決不允許在病區輸入柑橘苗木或者是種子與果實等。如果一定要在病區引入柑橘繁殖的材料,則需要選擇在隔離區域試種。如果經過1~2a的時間證明不存在潰瘍病,即可選擇此區域作為無病區種植柑橘。但如果在試種區域發現了病情,則需要及時撲滅。除此之外,針對外來柑橘苗木與接穗等繁殖材料,必須要接受全面且嚴格地檢疫以及消毒處理。
2.1.2 構建無病苗圃并對無病苗木予以培育
在無病區域內種植柑橘,最有效的路徑就是構建無病苗圃,并且自行培育沒有病害的苗木。其中,苗圃盡量選擇在無病區域之內亦或是附近超過1km不存在柑橘類型植物的區域。作為砧木種子,必須是無病果實,而接穗也同樣應當是采自無病區域或者是無病的果園。除此之外,砧木與接穗必須要在消毒處理以后,才能夠進入到無病苗木當中。在消毒砧木種子的過程中,需要在紗布袋中裝入種子,并將其放入到鐵絲籠當中[2]。隨后,在溫度為50~52℃的熱水當中預熱5min左右,并轉入到溫度為55~56℃的恒溫熱水當中,浸泡的時間確定在50min,并且在晾干以后進行播種。而接穗消毒應保證接穗被放置在硫酸鏈霉素與乙醇混合液當中,時間控制在30min,在取出以后要靜置20~30min左右。使用清水進行沖洗處理并晾干,選擇清潔草紙來包裝,并且予以保溫貯藏,也可以選擇嫁接。在育苗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病株必須要立即采取燒毀處理的方式,通過噴藥的方式對周邊健壯的苗木予以全面保護。而出圃苗木必須要經過嚴格地檢疫,在確定沒有病害的情況下,才能夠出圃。
2.1.3 對苗木的有效處理
如果種植的苗木選自沒有病害的苗圃柑橘苗,在種植以前,需要嚴格檢查所有的柑橘苗,并且全部剪除出現病斑的柑橘葉片與枝條。隨后,合理運用以上處理接穗的方式予以有效處理,并完成種植。
2.1.4 加大管理的力度
在合理施肥與水分管理的基礎上,對柑橘新梢生長予以有效地控制,并保證抽梢生長的統一性與整齊性。而且,對于每次的抽梢期,特別是在秋梢時期,必須針對潛葉蛾予以嚴格地防治。一旦發現存在病株,必須要盡快采取挖除或者是燒毀的處理方法,采用噴藥的方式對周邊健壯的苗木予以有效保護,并使用沒有病害的苗木進行補種。
針對已經出現柑桔潰瘍病的柑橘園,必須選擇清園的方式進行處理。與科學合理的噴藥防治措施相互結合貫徹落實綜合性的防治。在2~3a的治理基礎上,就能夠獲取可觀的防治效果。
2.2.1 對果園予以有效清理
應在冬季期間積極開展清園工作,并且在收果以后對落葉、落果以及枯枝予以全面收集,集中進行燒毀處理。而在早春時期,則需要與修剪工作相結合,將病蟲枝、徒長枝以及病葉等全部清除,盡量減少病害對柑桔造成侵染的來源。在此基礎上,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清園工作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春秋梢期所生長出的新梢抽出之前,要盡可能消除病枝與病葉,甚至要剪除存在大量病斑的枝條,采取集中燒毀的方式予以處理。只有在完成清園工作以后才能夠放新梢。
2.2.2 強化管理力度
柑橘抽夏梢階段也正處于高溫與高濕的季節,正是發生潰瘍病幾率最高的階段。針對這一情況,必須綜合考慮水肥管理的重要性,對夏梢的生長予以有效地控制[3]。對于柑橘幼齡樹而言,必須保證抽梢的統一與整齊,進而為噴藥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對于柑桔結果樹而言,則需貫徹并落實肥水管理工作,并對春梢與秋梢予以全面培育。在對夏梢抽梢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人工亦或是藥物的方式全部消除夏梢。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抽梢期的時候,都要注重防治潛葉蛾。
2.2.3 噴藥保護工作的開展
針對柑橘結果樹,應對幼果予以全面保護,以保護樹梢為輔助策略。在每次放梢期,當萌芽長2~3cm的時候,對新梢進行有效地保護,即首次噴藥,每隔10~12d噴藥1次,連續用藥3次,至葉片轉綠階段,做到1梢3噴。除此之外,在柑橘謝花以后的20d、35d以及50d同樣需對幼果予以有效地保護,必須采取噴藥的處理措施。在此基礎上,針對臺風雨前后,要及時進行噴藥,以保證柑橘幼果與嫩梢得到有效地保護。
2.2.4 使用藥劑的防治
應選擇使用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500倍液,或21.4%檸銅絡氨銅懸浮劑500倍液,或40%春雷噻唑鋅懸浮劑800倍液,或53.8%可殺得貳千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使用膠氨銅500倍液亦或是濃度為0.5%的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防治。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波爾多液使用以后,很容易出現銹蜘蛛和紅蜘蛛等病害,所以應嚴格控制使用量。在使用以后,應噴施殺螨劑。
柑橘潰瘍病會對其葉片、枝條以及果實帶來嚴重的危害,不利于樹勢的生長,還會對柑橘產量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果實的內在與外在品質明顯下降。潰瘍病已經發展成為阻礙柑橘種植產業的重要病害,所以,必須要高度重視其綜合防治的重要性,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治策略,為柑橘產量與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1]周艷麗,雷文軍,李薇,等.辛菌胺醋酸鹽1.8%水劑防治柑桔潰瘍病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4,35(7):63-65.
[2]劉琦琦,鄒修平,彭愛紅,等.轉Cecropin B基因柑桔對潰瘍病的離體抗性評價[J].中國南方果樹,2014,43(2):1-4,21.
[3]戴宗貴.柑桔潰瘍病防治藥劑的篩選研究[J].農業與技術 ,2014(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