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鋼
(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綏中縣分校,遼寧綏中125200)
黃瓜在北方設施栽培技術支持下廣泛種植,適應性強,產量高,經濟效益高,是設施蔬菜的主要種植品種。黃瓜喜溫不耐寒,適宜生長溫度是20℃左右,適宜生長濕度為75%左右,黃瓜喜酸性土壤,對氮肥、磷肥和鉀肥需求量高。
北方黃瓜栽培時一般根據區域環境選擇適宜品種,遼寧區域主要選擇博新系列和津優系列,這類品種抗重茬性能強、抗病蟲害能力強,產品肉厚清香,口感好。選擇品種后要根據種子大小、顏色和飽滿度進行挑選,除掉畸形和變質的種子。
種子選好后要在晴天進行晾曬,并在55℃左右的水中進行燙種處理15min,之后用福爾馬林和多菌靈等藥液進行浸種,目的是預防和殺死種子上的炭疽病菌。
消毒和浸泡過的種子在常溫下用水浸泡7h左右,再用棉布擦干水分,放在濕棉布中進行催芽。
需要將種植地土壤混入腐熟過的馬糞和細碎草作底肥,攪拌均勻后在每立方米土壤中加入氮肥、磷肥和鉀肥各1.5kg,同時加入金雷水分散粒劑、適樂時和晶體敵百蟲拌勻。
育苗時需要將種子種植在苗床中,每畝大概用砧木2.2kg,黃瓜種子0.5kg,種子播種在營養缽中。播種前選用多菌靈噴灑苗床以消毒,播種后要進行澆水,以為幼苗提供出土的足夠水分和營養。
黃瓜嫁接主要有3種方法:一是頂插接。該種嫁接方法適宜的嫁接期為砧木二葉一心,即黃瓜穗剛露出心葉進行嫁接。嫁接前要澆足水,并用百菌靈對砧木和接穗進行消毒處理。操作方法是將所有竹簽與接穗下胚軸相同粗度,保證前端尖形,從竹簽接口處傾斜插入到砧木胚軸中,再將接穗插入到砧木孔中,頂插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二是貼接法。該法主要是將砧木的生長點削去,之后在生長點位置將下胚軸劈切1cm左右,將接穗插入砧木內,最后用嫁接夾固定接口;三是靠接法。該法要求接穗比砧木早播種7天左右,在嫁接時在砧木葉子處進行向下切口,將接穗進行向上切口,然后將砧木和接穗進行銜接再固定。
定植前要進行悶棚處理,同時進行土壤消毒,相關實踐表明,多菌靈的土壤消毒效果最好,而且土壤中殘留農藥量低。悶棚時可以在土壤中加入有機肥和腐熟農家肥,之后進行深翻,再用多菌靈澆灌土壤,最后覆蓋地膜進行悶棚。悶棚后定植前要將地膜揭開,使大棚通風將棚內有害氣體散盡。定植前進行翻地處理,使土壤中的地表土和地下土充分混合,之后起壟進行定植。
黃瓜定植標準是幼苗長出5片真葉,且葉片濃綠,黃瓜植株長到16cm高時進行。定植時間一般在3月上旬,從播種到定植一般需要55天左右,定植密度按照大小行有不同,小行是40cm左右,大行是80cm左右,穴與穴之間的間隔大概在25cm,每hm2定植植株不少于6萬株。定植一般選擇在晴天的傍晚進行,澆足水。
播種后要用地膜進行覆蓋,當有大概2/3的種子長出葉片后將地膜揭掉,在苗期要少澆水,并及時給光照。黃瓜苗期的溫度白天控制在27℃左右,晚上控制在13℃左右,在定植前的1周進行煉苗,此時早晚要將大棚草苫揭開以增加通風時間。
黃瓜要高產高質需要在定植后做好田間管理工作,以保證黃瓜生長的適宜溫度和濕度。黃瓜生長過程中喜溫,但同時又需要晝夜有一定溫差,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0℃~30℃之間。定植后要保證棚內空氣濕度在87%左右,同時搭好小棚,夜晚要加蓋草苫。定植10天內一般不放風,主要是保證棚內溫度,待定植后緩苗后可以揭去小棚,并澆足水,以促進黃瓜根系強壯。緩苗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控制在15℃左右。當幼苗長到大概30cm高時需要進行吊蔓處理,同時摘除老葉和病葉。
當黃瓜坐果并開始生長時,需要進行尿素的肥料追加和澆水結合,大概4天灌水一次,灌水間隔施肥一次。當大棚外溫度超過15℃時需要進行通風處理,當黃瓜長到27片葉左右時需要進行摘心,目的是提高黃瓜的采收頻率。結瓜后黃瓜進入生長旺盛期,此時葉片功能減少,壽命也在縮短,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減少澆灌次數,以保證養分可以供給到果實,延長采摘期。
黃瓜是家常蔬菜,市場需求量大,種植面積也在增大,需要從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環節進行黃瓜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以提高黃瓜的產量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