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工業大學輕工與紡織學院,呼和浩特 010080)
材料是社會建設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材料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復合材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近幾十年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發展十分迅速,尤其在航空航天、軍工產品及風機葉片等高技術領域,復合材料以其質輕、高強的優異性能,逐漸取代傳統材料[1-4]。目前,多軸向經編復合材料應用最為廣泛,其除了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高溫及耐疲勞等優良性能外,其突出的可設計性,使其能夠適用于多領域的產品要求。多軸向經編復合材料的可設計性主要體現在增強體織物結構的變化,按其結構可分為單軸向、雙軸向和多軸向三類,其工業產品纖維鋪放方向主要集中在0°、90°及±45°四個方向。根據對產品性能的要求,可對其纖維鋪放方向、紗線種類及纖維層數等進行選擇,同時,為達到產品厚度要求,采用鋪層結構,從而可對增強體和復合材料整體性能進行優化設計。同時,對于多軸向經編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靜態分析[5-6]、動態分析[7-9]及制造的產品[10-11]力學性能分析。
本文基于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模塑(VARTM)工藝,選用雙軸向經編(BWK)和四軸向經編(《纖維增強塑料彎曲性能試驗方法》QWK)玻璃纖維織物為增強體,環氧樹脂為基體成型板材試樣。參照GB/T 1449—2005《纖維增強塑料彎曲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測試并分析兩種結構復合材料沿0°和90°方向彎曲失效試樣形貌,分析彎曲失效機理,對比彎曲應力-撓度曲線及力學性能。
分別選用0°/90°BWK和0°/+45°/90°/-45°QWK玻璃纖維織物為增強體,織物圖和相關參數分別如圖1和表1所示,基體選用E-2511-1A環氧樹脂和2511-1BT固化劑質量配比100∶30的混合膠液。

圖1 BWK和QWK織物圖

增強體種類紗線方向材料線密度/tex密度/(根·(10cm)-1)平方米質量/(g·m-2)0°/90°BWK0°E玻纖24002790°E玻纖150022編織紗滌綸83-12000°/+45°/90°/-45°QWK0°E玻纖60025+45°E玻纖3005390°E玻纖30022-45°E玻纖30053編織紗滌綸83-800
BWK和QWK織物鋪層均為同向4層,基于VARTM工藝與環氧樹脂復合成型。兩種復合材料彎曲試樣參照GB/T 1449—2005標準,分別沿0°和90°方向切割制備,試樣尺寸為長(100 mm)×寬(15 mm)。參照GB/T 2577—2005《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樹脂含量試驗方法》標準,采用燒失法測定BWK和QWK復合材料纖維體積分數分別為51.21%和50.87%。
基于三點彎曲加載形式,參照GB/T 1449—2005標準,在WDW-30KN電子萬能試驗機上測試BWK和QWK復合材料分別沿0°和90°的彎曲力學性能。彎曲實驗跨距∶試樣厚度=16∶1,兩種復合材料彎曲實驗跨距見表2,圓柱形上壓頭和支座圓柱體半徑均為5 mm,設定上壓頭移動速率為2 mm/min。試樣三點彎曲加載形式示意圖如圖2所示。

表2 兩種復合材料彎曲實驗跨距

圖2 試樣三點彎曲加載形式示意
圖3為BWK和QWK復合材料試樣彎曲失效照片。由圖3可知,彎曲試樣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出現明顯損傷,且損傷主要集中在上壓頭加載區,彎曲試樣上表面損傷均高于下表面。BWK復合材料沿0°方向彎曲試樣上表面紗線脫粘、分層,下表面出現脫粘和較大面積的白色分層區域,并有輕微紗線斷裂;沿90°方向彎曲試樣上表面紗線斷裂嚴重,伴隨著紗線脫粘和分層,下表面有大面積的紗線脫粘和分層區域。分析B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可知,BWK復合材料增強體上表層和下表層紗線方向分別為90°和0°,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相同時,易出現紗線間嚴重脫粘,原因在于承載部件主要為紗線間樹脂基體;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垂直時,易出現紗線斷裂,原因在于主要的承載部件為增強體紗線,上下表面均出現分層現象,但下表面分層區域大于上表面,這與彎曲過程中下表面受到載荷時產生的位移高于上表面密切相關。QWK復合材料沿0°方向彎曲試樣上表面紗線斷裂、脫粘,并有嚴重分層,表層紗線部分翹起,下表面紗線脫粘;沿90°方向彎曲試樣上表面紗線脫粘嚴重,伴隨分層現象,下表面-45°方向紗線分層嚴重,部分翹起,同時可清晰看到臨近內層紗線斷裂。分析Q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可知,QWK復合材料增強體上表層和下表層紗線方向分別為0°和45°,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相同和垂直時,QWK復合材料與B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相似,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呈45°或-45°時,表層沿紗線方向有部分翹起分層,且臨近內層紗線方向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垂直時,存在紗線斷裂現象,同時,表層紗線分層較為嚴重。

a,b為BWK復合材料;c,d為QWK復合材料圖3 兩種試樣彎曲失效照片
對比BWK和Q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可知,Q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紗線損傷和分層失效現象較BWK復合材料嚴重,主要原因在于QWK復合材料增強體內總體紗線層數較BWK復合材料多,同時,存在45°和-45°紗線層,彎曲過程中導致試樣內出現面內剪切應力,進一步增加紗線層間不穩定,分層失效現象較嚴重。
兩種復合材料彎曲過程中應力-撓度曲線如圖4所示。應力-撓度曲線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開始階段,試樣開始加載,曲線近似線性增長,應力增加接近彎曲最大應力前,曲線出現輕微傾斜,斜率變小;后期隨著撓度的增加,試樣出現明顯損傷,應力階段性下降,同時,BWK復合材料應力下降后出現應力恢復趨勢,但QWK復合材料應力未出現明顯恢復,應力逐漸降低直至試樣彎曲失效。

圖4 兩種復合材料彎曲應力-撓度曲線
三點彎曲實驗過程中,試樣下表面兩個支座起支撐作用,上壓頭按設定速率逐漸向下移動加載,試樣上表面受到壓縮,下表面受到拉伸。開始階段主要由增強體和基體承擔載荷,隨著應力和撓度的增加,基體出現損傷,同時,與增強體界面出現脫粘現象,隨著載荷的進一步增加,增強體承擔主要載荷;彎曲實驗后期,試樣增強體遭到破壞,由于增強體紗線為多層,最先發生失效的主要是上表面和下表面,外層紗線失效后,由臨近內層紗線承擔主要載荷,直至試樣失效。兩種復合材料彎曲前期相似,但后期QWK復合材料應力未出現恢復,這與QWK復合材料內存在45°和-45°紗線層密切相關,當載荷主要由45°或-45°紗線層承擔時,紗線層內存在面內剪切,該層承擔應力值較小,導致在應力-撓度曲線上未發生明顯應力恢復現象。
兩種試樣彎曲當量強度和彎曲當量模量均統一到纖維體積分數為45%。彎曲當量模量計算:
Enormal(45%)=E×45%/Vf
式中:Enormal為當量模量;E為彈性模量;Vf為纖維體積分數;同理計算彎曲當量強度。
對比兩種復合材料試樣彎曲性能,彎曲性能見表3。兩種復合材料試樣0°方向彎曲強度、當量強度、彎曲模量和當量模量均高于90°方向,主要原因是試樣0°方向紗線線密度均高于90°方向。同時,BWK復合材料0°方向四種力學性能均最大,主要是因為兩種復合材料測在試方向紗線層數相同、織造密度相近,但其線密度(2 400 tex)最大,對試樣該方向彎曲性能貢獻較多;QWK復合材料0°方向當量強度高于BWK復合材料90°方向,但當量模量卻比其低,主要原因在于QWK復合材料增強體內存在多層45°和-45°紗線,但在彎曲過程中,主要發生面內剪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彎曲強度,但未對彎曲模量有所提高。

表3 兩種復合材料彎曲性能參數
a)彎曲損傷主要集中在上壓頭加載區,且上表面損傷均高于下表面,上下表面彎曲損傷形式主要有紗線脫粘、分層及斷裂,表層紗線與上壓頭圓柱體長度方向垂直時,易出現紗線斷裂現象,同時,QWK復合材料彎曲試樣紗線損傷和分層失效現象較BWK復合材料嚴重。
b)隨著上壓頭的移動,試樣受到的應力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兩種復合材料前期趨勢相似,后期QWK復合材料應力下降后未出現應力恢復趨勢,原因在于其增強體內存在45°和-45°紗線層,該紗線層承載時出現面內剪切現象,該層承擔應力值較小,進而未發生明顯應力恢復現象。
c)增大復合材料增強體內0°或90°紗線線密度有助于提高該方向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和彎曲模量,同時,存在45°或-45°紗線層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
[1] 陳紹杰.我國先進復合材料產事業發展[J].玻璃鋼,2014(1):13-26.
[2] 錢江,李楠,史文強.復合材料在國外海軍艦船上層建筑上的應用與發展[J].艦船科學技術,2015(1):233-237.
[3] 武永琴.航空復合材料技術發展的回顧及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7):59.
[4] 戴春暉,劉鈞,曾竟成,等.復合材料風電葉片的發展現狀及若干問題的對策[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8(1):53-56.
[5] 裴曉園,尚博,李嘉祿,等.多層連接碳纖維緯編雙軸向襯紗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的層間剪切性能[J].材料研究學報,2015(8):613-621.
[6] 張麗哲.玻璃纖維多軸向經編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拉伸性能研究[J].產業用紡織品,2015(12):18-21.
[7] LI D S, JIANG N, ZHAO C Q,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ension fatigue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3D multi-axial warp knitted composites[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2015,68:126-135.
[8] 方芳,潘忠祥.雙軸向經編針織復合材料的沖擊壓縮性能[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4(10):62-65.
[9] SUN B Z,HU H,GU B H.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multi-axial multi-layer warp knitted (MMWK) fabric composite at various strain rates[J]. Composite Structures,2007,78(1):84-90.
[10] 唐金錢,朱小芹,魯曉鋒,等.風電葉片多軸向經編織物建模方式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5(1):48-53.
[11] 王雪芳,叢洪蓮,張愛軍.風電用多軸向經編織物的結構設計[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2(6):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