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尹曉蛟+陳軍
摘要:指出了在園林景觀中,植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點,園林植物經常會遭受到病蟲害的侵入,從而阻礙植物的健康生長。只有合理地運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栽培管理技術,降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提高園林植物抗病蟲害的能力,才能促進園林景觀效果的發揮。通過分析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危害,從改善園林生產條件、優化植物栽培方法以及加強栽培后期的養護管理三個方面對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的相關技術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3-0003-02
1 引言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越來越注重城市環境的美化和休憩空間的建設,園林工程量進一步增多。在園林植物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的侵害,為了能促進植物健康的成長,提升園林的綠化效果和美化效果,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危害。作為傳統的防治病蟲害方法,園林植物抗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科學的栽培可以提升植物的抗病蟲性,從而改善環境條件,有利于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
2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危害
對于園林植物而言,如果出現了病蟲害,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園林植物的正常成長,甚至導致植物的死亡。害蟲危害園林植物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6種。
(1)食葉。將園林植物的葉片吃成不規則的形狀甚至是吃光,會嚴重影響植物的觀賞與正常生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植物生長勢衰弱,還有可能導致園林植物死亡。
(2)刺吸。害蟲會用針狀的口器刺到植物的體內,然后汲取植物的汁液,導致植物的葉片呈現卷曲的形態,還會引起黃葉和焦葉的現象,嚴重的會引發枝條枯死以及樹勢衰弱,而且容易導致次生害蟲侵入到植物的體內,引起植物死亡。
(3)蛀食。害蟲會鉆到植物的內部,啃食植物的形成層、皮層等內層組織,將植物的輸導組織切斷,使植物出現枯枝干杈的現狀,甚至會引發整株植物的枯死。
(4)啃根莖。很多害蟲會在地下或者是在地表,啃食植物的根皮或者是將比較嫩的根莖咬斷,從而阻礙植物的生長,嚴重會導致植物枯死[1]。
(5)產卵。有一些害蟲在產卵期,會在植物枝條的位置大量產卵,影響到樹木的輸導組織,甚至會產生破壞,從而導致枝條枯死。
(6)排泄。刺吸類害蟲在危害植物的過程中,如果進行排泄,就會產生大量的分泌物,這些物質不僅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還會導致植物染病,例如煤污病等。
危害園林植物的病原主要有兩大類即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有真菌、細菌、病毒、植原體、寄生性種子植物、線蟲和螨類等。由不適宜的環境因素持續作用引起的無侵染過程的為非侵染性病害。其病原常見的有營養失調、氣候不適、環境污染、園林植物藥害等因素。園林植物感病后的表現形式首先是生理病變,繼而是組織變化,最后是形態變化即根、莖、葉、花、果的壞死、腐爛、畸形等。
3 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
3.1 改善園林生產條件
改善園林的生產條件是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的重要部分,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確保園林的環境衛生、整潔,二是及時進行采收和處理,三是實行科學的輪作。
(1)確保園林的環境衛生、整潔。對于園林植物中的病殘體,一定要及時收集并進行適當的處理,可以用深埋的方式,也可以用適量的化學藥劑進行處理。在生長季節,要及時將有病的汁液摘掉,對于生病的植株,要及時拔出,并妥善處理病土。在進行園林操作時,要小心操作,避免工具與人手將病害傳播給植物;在進行無土栽培的過程中,要及時清理被污染的培養液,對于溫室中的有病土壤及盆缽,要及時處理。另外,由于雜草寄主會增加一些病害病原物,因此還要及時除草。
(2)及時進行采收和處理。在園林植物中,有很多花卉的過冬方式都是依靠球莖和鱗莖,因此,必須要在晴天的時候采收,從而確保這些植物器官可以得到健康的貯存。在挖掘時,要盡量降低傷口的出現,挖出后,將有病害的器官摘除掉,然后在陽光下暴曬3~5 d才能放入地窖中。在入窖前,要先將貯存場所進行清掃并消毒,并控制好窖內的溫度與濕度,溫度一般保持在5 ℃左右。
(3)實行科學的輪作。觀賞植物的連作方式很容易提高病害發生的幾率,比如說溫室當中的香石竹,如果連續幾年都是連作的方式,那么就會增加鐮刀菌枯萎病產生的幾率,因此,應當實行科學的輪作,輪作的時間要根據病害的實際情況來最終確定,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2]。例如對于雞冠花褐斑病,科學的輪作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侵襲,輪作的植物屬于非寄主植物,這樣病土當中的病原物就無法繼續尋找到食物,最終大量死亡。
3.2 優化植物栽培方法
在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時,要注重選擇合理的植物栽培方法,主要包括選擇合適優良的樹種、科學處理栽培土壤、規范植物栽培流程這3個方面。
(1)選擇合適優良的樹種。在栽種園林植物時,要以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科學、合理的選擇地區最合適的樹種,并按照樹種的栽培時間采取科學栽培的方法。同時,要嚴格把控苗木的質量,一般來說,如果苗木的質量較高,那么其根系相對較為發達,枝干比較通直且無損傷、無病蟲害。在栽培之前,還要合理修剪苗木的枝葉,科學處理苗木的根系,這樣可以提高栽培成功率,促進植物生長。
(2)科學處理栽培土壤。土壤性質優秀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植物能否健康成長,因此,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中,科學處理栽培土壤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要對園林植物所在地的土壤進行理性化分析,在充分分析與對比之后,相關人員結合理論與實踐知識,對土壤做出合理的判斷,包括當地土壤的酸堿度、透水性、持水性等,然后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例如施基肥、客土等。endprint
(3)規范植物栽培流程。在園林植物綠化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按照園林的整體設計要求,根據流程進行植物栽培,以便園林植物可以盡早地達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作用。相關施工人員在進行園林工程時,也要注重場地的平整、排水系統的完善,這樣可以確保植物栽培時能夠與設計圖的定位相符合,實現預期的效果[3]。若需同時栽培多種種類不同的植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成栽培,比如說先栽培大樹,再栽培小樹,先栽培蔓藤植物,再栽培草本植物等,這樣可以避免后期施工損傷到栽培植物。
3.3 加強栽培后期的養護管理
栽培后期的養護管理對于病蟲害的減少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養護管理工作中,主要需注意2個方面:一是園林植物的灌溉,二是園林植物的施肥。
(1)園林植物灌溉。園林植物的灌溉時間與灌溉方法都與病蟲害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系[4]。因此,要適量灌水,合理選擇灌水時間。如果灌水過重,容易引起植物根部腐爛,灌水過少,又會導致植物生長不良,一旦出現生長弱勢就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因此必須要適當灌溉。在葉部出現病蟲害時盡量避免大量澆水,避免延遲植物器官的發育。
(2)園林植物施肥。如果施肥不當就容易出現病蟲害,因此,在使用有機肥時要提前充分腐熟,在施肥之前,要合理確定氮、磷、鉀的比例,從而提升寄主的抗病性,降低葉部被害蟲侵害的幾率。
4 結語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不斷增高,對園林事業的發展愈加重視,更需要加強對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以促進園林植物的健康成長和城市環境的美化,為創建優美環境打下良好基礎。總而言之,只有不斷改進、創新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術,將園林植物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優美的園林景觀和良好的城市環境,才能實現園林植物栽培事業的可持續發展[5]。
參考文獻:
[1]馬曉艷.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淺議[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6):18.
[2]申 晨,鳳舞劍.園林植物病蟲害栽培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2012(4):194.
[3]柳 笛.淺談鹽堿地區園林植物栽培技術 [J].江西建材,2015(19):201,203.
[4]邱國偉.淺談園林綠化工程的病蟲防治工作[J].中華民居,2011(8):298.
[5]李之洪,楊麗英,黃玉鳳,等.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技術和發展前景[J].園藝與種苗,2012(1):47~49,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