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陽光
從本期開始,“最生活”欄目正式與大家見面,本欄目主要以國內外有意思的民宿和世界一流的餐廳為主題,從品質生活的角度出發,挖掘背后更深層次的人文故事,為讀者的旅行帶去更美好的體驗。歡迎各位讀者推薦或自薦,投稿郵箱:huanqiurenwendili@163. com。

被大理之美深深打動的三個人,筑了一家叫“榕廬”的民宿。
做“榕廬”的初衷,莫過于想要有一個看得見風景的地方,不僅可以安頓自己和朋友,有酒喝有肉吃,還可以看書、喝茶、看電影……好的民宿,應該是一個大家理想生活的集中載體。
三位合伙人會師大理
2015年初,我打算換個工作,正琢磨著干點什么,大帆找到我:咱們合伙去大理開個客棧吧。
掐指一算,在人人網上認識他也快8年了。這幾年他很不安分,從大西北新疆折騰到東南邊福建,又跑到昆明做了個精致的青旅“薄荷”,布置得一應俱全,口碑極好,是一個挺能折騰,執行力強的家伙。要知道,身邊很多朋友整天嚷嚷要開客棧、開青旅,但真正下決心去做的卻寥寥無幾,能做好的就更少。
我則是從南京到北京,又跑到廣州,從圖書行業到媒體,中間還和朋友嘗試過做書吧。于是,我利索地辭職,回老家跟爸媽交代清楚,收拾了一個簡單的行李箱,飛到昆明,然后坐火車到大理,順利會師。

半個月里,我們騎著租來的小電瓶車,把古城的邊邊角角全都掃蕩了一遍,果子園、銀蒼路、洪武路……然后一圈圈擴大到古城外圍和周邊的村子,去了荒無人跡的古生村,也去了離古城有十來公里遠的鳳陽驛。同時,我們聽到了很多關于開民宿的負面消息:房東提前毀約,某某的店被迫連夜搬走;誰誰因為反抗房東坐地起價的漲租要求,被痛打一頓;還有人預付的幾十萬房租都打了水漂……出自工薪家庭的我們,不由得緊張了好一陣——手頭這點錢已經是全部積蓄,要是血本無歸,又要從頭開始奮斗。可是,既然來了,怎么也不甘心就這么被嚇回去,非要搞出個名堂不可!
在古城轉悠的這段時間,我們遇到了曾經騎行印度且游記點擊率創天涯旅行版紀錄,外號“團長”的才女和她的男人徐如林,聊得非常投機,決定三個人一起合伙。
田園牧歌,一見鐘情
有天下午,我在網上看到一條很普通的房產信息——介紹一點不浪漫:文字簡短,說房子在崇圣寺三塔(簡稱“三塔”)旁,配有9張圖,其中只有兩張是房子的照片,還是毛坯,其他7張全都是天空。

現在想想,房東可真是個浪漫的人。
也許就是被那幾張天空吸引,我們立刻聯系房東,出發看房。房子緊挨三塔,在距離大理古城北門一公里處的三文筆村。從村口走進去200米,看到一棵大榕樹(本地人稱“大青樹”),樹的左邊,有一幢新蓋的三層樓,連毛坯都算不上,只有一個搭建好的框架,墻都還沒有砌。旁邊是一個老式的傳統四合院,院門兩邊矗立著已經斑駁殘缺但依然精致的浮雕,院子是少見的四合五天井樣式,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
至今我也忘不了第一次走上房頂的感覺,頗有《桃花源記》中“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之感:從低低的樓道口鉆出來,眼前的天地仿佛忽然抖開一塊大幕,遠處的洱海呈現出一大片蔚藍色,錯落有致的白色房舍環繞海邊,簇擁成一個個村莊,田野碧綠,豌豆苗隨風搖曳,一派安詳的田園牧歌景象。這景象讓人覺得,也許在這里生活一輩子,是件很美好的事。

我對這里一見鐘情。不過合了眼緣,還得進一步分析:這個村子怎么樣?村民好相處嗎?文化底蘊如何?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一邊暗中觀察,一邊找村里人嘮嗑。這期間,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看了其他幾個地方,但我心里已經知道:就是它了。
慢慢地,我們了解到,三文筆村竟然是大理石工藝的發源地,以前叫“石匠村”,出了許多大理石開采、切割手藝極好的匠人,而大理最初也正是因為出產大理石而得名,可以說,三文筆村是大理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但遺憾的是,這一點如今已經鮮有人知。此外,村里還有一座本祖廟,緊鄰崇圣寺三塔,香火旺盛,佛祖庇佑。

越來越對路了。
決定正式簽約那天,房東請吃飯,我們擬了個合同,酒足飯飽,白紙黑字。
隨后就是漫長的裝修。過程并不順利,旅游局和環保局不斷更改驗收標準,加上大理有兩個月的雨季,磕磕絆絆,但裝修一直在持續推進。我們請了小有名氣的設計師,以中式為基調,摒棄厚重感,在保留原有設計風格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追求采光、方便和舒適。
我們沒有圖方便把工作包給裝修公司,畢竟是自己也要住的地方,便親自采購所有材料。我們請來手藝精湛、上過北京電視臺的白族老木匠,房間木窗的每一條框架,都是他一手一手鑿出來的。那段時間,老房里堆滿了刨花,我們還撿了不少去種多肉植物。從設計、裝修、驗收到正式開業,一晃就是2017年1月了。endprint

精致老房,吃貨日常
老房子原來的精美窗戶,完好地保留了下來,而雕龍畫鳳的立柱,出于整體考慮只能放棄。如今,老房子是我最心愛和最自豪的部分,每次閑暇時,我最渴望的就是坐在老房子里,看書喝茶,愜意極了。客棧里有一只叫“糯米”的軟萌貓,還有一只叫“湯圓”的憨厚大金毛,無論是誰來都要擼上一把,可以說是榕廬的明星了。
正對大門的那面墻,請老木匠打造了三面原木大書架。除去花了不少心思挑選新書,我也貢獻出了自己的大部分藏書,還特意搜集來許多大理本土作家的書。書架因為容量太大,至今還沒能填滿。

大廳正中央,是一張用整塊木頭做成的大長桌,大家在這里看書、用餐、消磨時光。說到用餐,大帆、徐如林和我都是吃貨,正因為有三個吃貨主人,榕廬的吃食自成亮點。早餐花樣百出:白族廚師特制的雜醬米線,加上煎得金黃的土雞蛋,佐以自制的開胃小菜;或者是剛出籠的包子、花卷、饅頭,熱騰騰的本地紫薯,當季玉米,自制秘方茶葉蛋,加上熬煮一夜的雜糧粥和現磨豆漿,吃得舒心又營養。
歡迎晚宴就更加豐盛了:私房黃燜雞,澆汁酸辣魚,新鮮見手青(菌名)炒肉片,配以許多當季好菜,每天的菜都是當天清晨去市場采購。松茸上市的時候,桌上少不了一道從香格里拉送來的現烤鮮嫩松茸。因為追求食材到了苛刻的地步,一碟清炒黃瓜片都經常吃到筷子打架。
整個民宿人氣最高的地方,要數屋頂的無邊水池,初建時頗費了一番心思。水池面積約百平方米,隨手一拍就是大片,淺淺的一方水池倒映著天空,乃至整個三塔。這在大理民宿中,是絕無僅有的一景。客人們爭相跑上去拍日出、拍倒影,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躺在椅子上曬著太陽發呆。迄今,已經有很多對新人在這里拍過婚紗照。

2017年秋天,一個重慶小伙跟我們說想在無邊水池向女友求婚,大家都激動不已。以蒼山為誓,洱海為盟,真的沒有比這里更合適的地方了。于是大家紛紛出謀劃策,在平臺上精心布置了玫瑰花陣,還在水池四角點上蠟燭,希望姑娘能有一場特別的求婚體驗。求婚自然是成功了,看著兩人幸福相擁,我們比當事人還要興奮。
樓道上方的屋頂被我們打造成了星空觀景臺,平時可倚在上面遠眺蒼山、洱海,到了中秋月圓時,還可以跟海面上升起的又圓又大的月亮對視,任由思緒飄飛。
每個房間,都以蒼山上的一種植物命名,分別是半夏、冬櫻、結香、月見、凌霄、辛夷、木槿和朝顏。其中幾個房間,因為窗外風景極好,我們特意沒有添置電視機,希望客人能更多地欣賞大理的自然之美。
后記
有人問,你們是“逃離北上廣”嗎?
還真不是。北上廣除了空氣不好,天氣一般,交通擁擠,物價高……其他的一切都很好。
可我們太貪心,總想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錢是立身之本,但更多的,是出于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走了那么遠,我們想尋找更多關于生活的可能性。
大理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悠閑愜意,有些方面甚至更辛苦。許多東西買不到,想吃點什么都要自己做。有時候甚至連原材料都買不到,那就自己種吧。越是美麗得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方,對生活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依我們自己的經歷來看,很多地方之所以令人難忘,不僅是因為風景,更是因為那些駐守在風景里的人。
我們在大理替你蓋了座房,養了只貓,有空的話,來看看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