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公示了2017年度電視劇精品發展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評審結果。共有33部電視劇有望獲得專項扶持。這些項目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體現了堅持現實主義精神、描寫當代生活主流、著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在內容選材、人物塑造、敘事藝術等方面有諸多亮點。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始終承擔著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重要職責。繁榮文藝創作,多出優秀作品,對增強四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此次劇本扶持引導工作,《大運河》、《一馬三司令》、《將軍農民》等11部作品獲得重點扶持;《烽火抗大》、《布衣天下》、《絲綢之路大國脈》等22部作品獲得一般扶持。這些項目反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反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歷程,反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得到評委的充分肯定。
以“四謳歌”為主題
在此次獲得扶持的作品中,涌現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佳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其中既有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革命史詩和英雄故事,也有微觀細致的市井故事、鄰里鄉情及社會萬象。
《一馬三司令》是紅色革命主旋律軍事題材電視劇,題材新鮮,視角獨特。劇本講述鄉村知識分子走進中國共產黨的隊伍,把一腔熱血與生命奉獻給抗日救亡的事業,并最終為共產主義信仰而獻身的故事。該劇傳揚了人民英雄對黨忠誠的革命情懷,也贊美了齊魯兒女的民族情義。《將軍農民》是有人物原型的英雄模范題材作品。劇本根據甘祖昌將軍于1957年辭職后帶著全家回到家鄉,帶領家鄉人民幾十年如一日開發建設,把一個貧窮落后村建設成富裕村的事跡改編而成。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不忘初心”的真實寫照和典型代表,甘祖昌從農民到將軍,又從將軍到農民的革命精神及堅定信仰,在今天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植根現實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只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現實題材直面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折射時代巨變下的社會萬象和人心沉浮。此次獲得扶持的作品體現出現實題材的引導方向,具有較高的思想高度與文化厚度。
《急診科醫生》作為一部貼近現實、反應社會公共輿論焦點的當代題材作品,選擇了工作節奏最快、工作氛圍最緊張的急診科作為創作對象。劇本以急診科三位主任醫師的工作和成長為主線展開,真實再現急診科醫生工作上的繁重艱辛以及生活中的層層壓力,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品格和人文關懷。《陽光法庭》作為法制題材電視劇,講述了在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法律工作者對法律的信仰與堅守,顯示了法律的尊嚴與神圣。該劇從生活和法律兩個視角切入,選取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環保案、知識產權案和民訴案件作為引導,以藝術的手法剖析了司法機關在推進司法公開,堅持司法公正的方面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成功塑造了具有法律信仰、法治理想和法治情懷的司法形象。
把握時代脈搏
在此次獲得扶持的優秀作品中,一些作品聚焦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等時代主題,折射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的碰撞與融合,把握了時代脈搏,承擔了時代使命,聆聽了時代聲音,回答了時代課題。
《索瑪花開》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為原型,集中描寫了以第一書記王敏等一批黨的青年基層干部的鮮明人物形象,展現當下彝區人民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的推動和政府的積極領導下,靠勤勞脫掉貧困帽子,實現幸福生活的故事。據了解,該劇編劇團隊先后三次深入涼山集中研討、體驗生活,尋找扶貧的真正意義和內涵,給予了作品藝術化的表現和呈現。《云上繡娘》同樣緊扣“精準扶貧”的時代命題,以苗侗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為背景,講述了貴州省黔東南山區的姑娘馮小蝶夢想改變山寨的貧困,帶頭參加省里的“百萬繡娘培訓計劃”活動,最終使山寨走上集體富裕的小康之路的故事。該劇還展示了苗繡的來歷、傳說等文化含蘊,以及少數民族青年創業者的夢想與追求。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