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晗
由宋丹丹、張若昀、姜妍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親愛的她們》正在湖南衛視熱播,該劇最大的看點莫過于5位性格迥異的“老閨蜜”的“花樣生活”。5個老友無論面對什么家庭瑣事和困難,都能相互扶持與貼心陪伴,閨蜜情始終如一,被觀眾評為“老年版”《歡樂頌》。除了描述都市老年人的生活群像,該劇也展現了80后一代子女與邁入暮年的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與情感關系。不少觀眾都紛紛表示:“我媽就是這樣的。劇中教科書般‘催婚橋段,不要被我媽看到,太引發共鳴了。”
正是這種細碎、暖心卻直指生活的日常情節,讓這部題材稍顯寡淡的生活劇在如今大IP、大制作橫行的時代突出重圍,與不少“重量級選手”同期競爭。為此本刊也獨家對話了該劇的導演崔亮。談及執導《親愛的她們》的種種,崔亮用“感動”這個詞來形容他的感受,這也是來源于他與這部戲之間獨特的吸引力與緣分。“我一直在從事影視行業,經常出去拍戲,所以陪伴父母的時間比較有限,心里邊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觸。作為一個導演,在他對于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的時候,能夠有機會去表達,真的難能可貴,很多時候是等自己的這份感悟煙消云散、淡漠了,才得到這樣一個表達機會。但是我在有這樣一個表達的沖動和感悟之后,沒多久制作方就拿著這樣一個題材的劇本來找到我,我覺得這是一種珍貴的緣分。”
崔亮坦言,這部劇的核心競爭力其實來源于很簡單的兩個詞,一個是“情感”,一個是“真實”。當今社會,獨生子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父母老去,工作繁忙,又沒有兄弟姐妹分擔的他們該如何去照顧父母?如何讓父母過上“老有所依”的生活?父母不僅需要有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有心靈上的陪伴與依靠。《親愛的她們》看似平淡,題材卻敏銳地抓住了當下中國社會的痛點,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無論是上了年紀的觀眾,還是年輕的觀眾,都能夠在這部劇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產生強烈的共鳴,同時也會對生命、衰老等問題有更深層的思考。
“當我們80、90后開始慢慢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父母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境遇?其實是老、病,甚至是死亡。當他們去面對這些的時候,真實的感受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有沒有脆弱?有沒有需要被陪伴?有沒有對于兒女的放不下?有沒有對于過去這幾十年生活的遺憾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特別現實的。雖然我們年輕的創作者沒有經歷過老一輩所面對的東西,但我們不能夠因為沒有去經歷,就缺失這種表達的義務。我在創作的時候,會特別強調真實的感受,不做那些浮夸的、狗血的、天馬行空的不接地氣兒的東西,我們全都是穩穩當當用真實的角度、細節把這些情感表達出來。”
所以,我們在劇中并沒有看到“老年閨蜜組”被生活折磨得痛不欲生、死去活來,雖然生活中每天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她們卻依然有能力從繁雜的瑣碎中,找到自己的小幸福、小快樂。尤其是她們在面對衰老、死亡、老齡化等問題時,那種年輕、積極、快樂的心態讓觀眾在寒冬的冷意中覓得一絲溫暖。崔亮說,這也是該劇以80后為主的主創班底有意而為之,雖然生活總有其悲苦的點點滴滴,但是我們還是要用樂觀的方式去看待,陽光積極地往前走。“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并不因為我們不舍不離,不愿意面對,它就不去存在。與其每天看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變得悲苦,莫不如我們陽光積極地去對待它,這也是我希望傳遞給大家的一種態度。”
對話 崔亮
張若昀在這部戲里把自己“砸”進了醫院
Q:劇中有沒有哪場戲讓你印象特別的深刻?
A:有一場戲,是馬衛華生病了,沒有告訴女兒嘉一,但其實嘉一已經知道了,她覺得我可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希望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兩個人就一起去旅游,然后當天晚上聊得特別開心。馬衛華說:“我特別感動,因為孩子你今天晚上真的是特別愿意跟媽媽在一塊。以前你總是說:‘媽,我有事‘媽,我忙呢,不是看手機,就是回電話。”對老人來說,就因為晚上跟她待了這一段時間而沒有看手機,她就感動的不得了,我突然就覺得父母對于孩子要求好少。我們作為年輕人,給父母的太少了,連父母要求的那么少的東西我們都沒有滿足到,就覺得特別感慨。
Q:現在大部分的80或90后因為時代與觀念的不同與父母有著相當大的鴻溝,在這部戲中兩代人之間的精彩碰撞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對于這種鴻溝你有著怎樣的看法?
A:其實,比如說關于婚姻、戀愛,年輕人貌似跟老人有一定的觀點上的不一樣。但實際上年輕人他們心里邊對情感的重視度與老人并沒有不同。只是因為年代的不一樣,導致大家對這種問題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而已,本質上的東西沒有不同。我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達到老年人與年輕人雙向對話的效果。不僅是要年輕人如何去看待生死,理解年老的那種心境,也是想要老年人,理解自己孩子的心意和苦衷,生活不易,戲里這一代獨生子也不易,不然現在就不會有這么多類似于佛系年輕人的詞語出現。并不是年輕人不熱愛生活,而是有些瑣事觀念不同,所以才會出現矛盾。就像劇中馬衛華其實應該給顧嘉一更多的空間去判斷和選擇。
Q:這部戲聚集了宋丹丹、張若昀、姜妍等一批實力派演員,你怎么評價他們的演技,與他們合作的感受如何?
A:我很幸運這一次遇到的無論是年老藝術家,還是年輕的演員,都特別棒。丹丹姐從我們選定她來演馬衛華這個角色以后,她就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這個角色身上。因為這里面每一個閨蜜跟她都有關系,她做了很多梳理性的工作,把跟她有關系的這些角色的人物前史事無巨細地去做了分析。還有就是在拍攝過程中,因為有一些拍攝地離我們的駐地很遠,每天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去,然后再回來。丹丹姐本身年齡也比較大,兩個小時的車程其實對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她有兩天都是到了現場就吐了,但她從來沒有說過。她說:“我要是當時說了,你們會有壓力的,我不希望給你們造成壓力。”真是一個特別體諒別人的藝術家。張若昀和姜妍他們倆在這個戲里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張若昀有一場戲跟姜妍分手,直接拿紅酒瓶照自己腦袋砸,走戲的時候并沒有真砸,但是實拍的時候他情感到了,真的照自己腦袋上打了兩下,我們后期刻意地保留了在拍攝過程中他拿酒瓶砸的這兩下的音效和整個近景畫面。那幾下咚咚咚真的都是實際砸出來的,他砸完以后血馬上就下來了,直接送去急診了,真的非常非常敬業。姜妍也是一樣,我們這部戲全部是真聽真看真感覺,有幾場打耳光的戲,都是特別走心的在打。有一場丹丹姐抽她一巴掌,我們拍了6條,每一次都真抽,打得臉上的肉都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