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晗
縱觀超級英雄影史,2008年絕對是一個對超級英雄電影很重要的年份,為什么這么說?這一年“漫威”破釜沉舟開始拍攝電影《鋼鐵俠》,對此外界無不充滿質疑:畢竟漫威之前的電影并沒有成功的先例,飾演鋼鐵俠的小羅伯特·唐尼也只是一個剛剛戒毒成功的過氣明星而已。而就在同年,纏斗多年的老對家DC推出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第二部《黑暗騎士》。諾蘭極富個人色彩的創作帶給了超級英雄電影前所未有的深刻內涵,全球票房達到10億。但誰也沒有料到,這竟然是DC超級英雄電影的最后一個小高潮。
從《鋼鐵俠》起步,漫威開始打造一個世界觀宏大的宇宙,枝蔓聯通,一路高歌猛進,每年1至2部的速度穩扎穩打,10年已經推出了17部電影,總票房突破了130億美元。在全球影史上最賺錢的電影前十名中,漫威獨占3席。DC則自此一路下滑,在電影上收入慘淡,數量和總票房都遠遠落后于漫威。2015,DC推出的集結了旗下最高人氣的兩位英雄——超人與蝙蝠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卻沒有想到口碑和票房都不盡人意,而最近上映的場面夠大、人物夠多的《正義聯盟》也在口碑上幾乎是完敗給了同期的《雷神3》,DC依然沒能逃出漫威的陰影。
漫威究竟強在哪里?DC又究竟弱在哪里?先來說漫威。顯然,我們不能說《復仇者聯盟》或者《美國隊長3》這樣的影片有多大的藝術價值,但它們對觀眾來說絕對是值回票價的觀影體驗。“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在多年的摸索中,漫威逐漸掌握了一套生產‘爆米花大片的黃金套路,在看似緊張的劇情中三不五時地抖一個包袱,完美地平衡了影片的嚴肅性與娛樂性。這樣的理念在最近的《雷神3》中被貫徹到了極致,導演完美地抓住了所有觀眾的心理,全程大場面多得像不要錢,節奏堪比坐火箭,笑點一波接一波。例如,在薩卡星,洛基在觀眾席上看到哥哥被綠巨人狂扁,忍不住跳起來鼓掌叫好。相信每一個看過《復仇者聯盟》的人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與漫威的風格明確相比,DC則一直處于一種“找不到北”的窘境,或許是比之漫威實在是落后太久的原因,《正義聯盟》給人一種“我們必須要趕緊組團、亮相了”的急迫感,還沒來得及給各位英雄單獨立傳,DC“擴展宇宙”就匆匆上馬,這也導致“正義聯盟”平均每人十來分鐘出場時間只能是做到“例行公事”,人物塑造捉襟見肘,而相比與復仇者聯盟中分外有意思的人物關系,正義聯盟的磨合期更短,相互間對白也多是功能性交代情節,干澀而乏味。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出在DC在嚴肅和娛樂間的搖擺不定——早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時,導演扎克施耐德想走出一條又冷硬又酷的道路,結果事實證明了人民群眾的接受度不是很高。《正義黎明》扎克施耐德半路因故退出,曾經執導《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的喬斯·韋登接棒繼續,因此施耐德那標志性的慢鏡、凝重的質感變得時有時無,有些場景的處理更是與漫威雷同。是繼續走蝙蝠俠的暗黑寫實風?還是效仿漫威,徹底娛樂化?DC既猶豫又想要來點變化,遮遮掩掩地向漫威偷師,卻落了個左支右絀,為了規避問題反而放棄了以前的一些可取的閃光點,里外不討好。其實漫威電影看似劇情簡單,但是它支線復雜,鋪墊早,理由充分。每一個笑點都合理不突兀,劇情簡單但并不單薄,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漫威電影娛樂化的外殼下包含著復雜而嚴格的工業化設計,這也是所有好萊塢成功的爆米花大片的必要因素,例如票房成績不俗的“速度與激情”系列也不外如是。
但是對于超級英雄電影來說,只是僅僅做一個優秀的“爆米花”就已經足夠了嗎?2012年之后,幾乎每年都可以看到3到4部超級英雄電影,各影片間同質化嚴重、觀眾也逐漸審美疲勞,漫威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戰無不勝”了,“頹勢”逐漸顯現。此前幾年,漫威影片單片的平均全球票房一般在9億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這一數字卻猛然降至7.5億美元,甚至比17部漫威影片的平均票房還低。作為商業電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型,超級英雄片可能已經到了一個必須求新求變的拐點。那么多的英雄,難免同質化和套路,人物單薄、過于單一是超級英雄片的大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的超級英雄,如何挖掘出其性格,讓角色更為豐富、立體才是關鍵。例如去年小成本卻意外突圍的《死侍》,既沒有別的大牌超級英雄串場,也沒有什么夸張的大場面,僅憑著死侍本人的嘴炮和耍賤就收獲了一眾好評,大家看慣了慈悲為懷的superhero,這種不太一樣的反而更吸引觀眾的注意。
除了人設上的創新,如何讓電影變得更有厚度,也是創作者需要思考的話題。歡樂、輕松固然是一種風格,但只注重“笑”果,一味地賣蠢、賣萌、打嘴仗,也難免讓觀眾感到膩煩。電影新聞權威網站Collider的作者亞當·齊伍德就指出,電影故事將被這種套路綁架挾持,一點一滴地失去它原本的意義。長此以往,我們可能將再也看不到像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那樣的,在超級英雄片中注入對哲學與人性的思考的作品。
最近,漫威宇宙第三階段收官之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發布了先導預告,基調與之前相比竟然慘烈而沉重起來,這是漫威想要更加“厚重”的信號嗎?在影片放映之前我們還無法確認,但即將在2019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后,包括鋼鐵俠、雷神在內的許多英雄扮演者們都將謝幕離開,漫威宇宙將全面重啟。重新出發的漫威將作出什么樣的探索與觀察,我們還未可知。DC又將以何種方式突破桎梏、走向光明,我們也難以預料,我們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未來超級英雄大戰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僅僅有套路故事和宏大特效,已經抓不住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