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最近,網絡上在傳播一些關于二三線衛視現狀的評論,稱大量二三線衛視處于“零收視”的狀況。為了撐門面,有些甚至買收視率……
這樣的評論多少有些“標題黨”的味道。
文中還說,對收視率是進行了抽樣調查的,不過樣本數量非常有限。如果一檔節目的樣本正好無人收看,那么收視率在數據上即體現為零,可見,這個“零收視”在概率上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零收視”與無人收看是兩個概念,不能相提并論。
根據酷云大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二三線衛視晚間黃金時段(19:00-22:00)的平均直播關注度為0.0629%。進入省級衛視前十的,除了一線城市的五大衛視之外,再就是山東衛視、安徽衛視、天津衛視、遼寧衛視和黑龍江衛視。
對比去年電視綜藝榜的數據可以發現,遼寧衛視的春晚在同類綜藝節目中位列前十;安徽衛視《來了就笑吧》、山東衛視《中國面孔》、湖北衛視《今天不煩惱》位列脫口秀綜藝節目前十。山東衛視的《最炫國劇風》在娛樂節目中更是排名第二,第一名則是央視的《電影快訊》。
目前,中國的電視事業具有非常明顯的馬太效應,但是,二三線的衛視依然還有發展的空間,展現區域優勢的原創節目,還有很大的受眾群體。大數據發現,30%的上星頻道占有了70%的直播關注度,這與“二八”法則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也證明,二三線衛視還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的,至少與一線衛視還有共處的空間。
那么,二三線衛視如何在激烈的頻道之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一,從綜藝方面而言,今年6月,廣電總局已經開始禁止全明星綜藝在黃金檔的播出。禁令一出,對于一線衛視的綜藝節目打擊不小,二三線衛視加大了創作力度,一些優秀的原創作品逐漸出現,其中有不少文化綜藝和科技綜藝類的節目,比如說:黑龍江衛視的《見字如面》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山東衛視的《國學小衛士》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人民日報》還專門點名表揚;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作為電視詩詞類綜藝節目的先行者,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像這些文化綜藝類節目,均獲得了成功。而深圳衛視的《極客智造》,開創了科普內容喜劇演繹的新型節目模式,成功在央視和一線衛視的夾擊下,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從情感類綜藝而言,二三線衛視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多亮點的,主要的代表節目有貴州衛視的《非常完美》、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江西衛視的《金牌調解》、湖北衛視的《調解面對面》、山東衛視的《打開你的心結》、內蒙古衛視的《馬蘭花開》等。
通過去年的酷云綜藝榜前十名可以看出,《愛情保衛戰》《門當戶對》《天作之合》《非常完美》等都榜上有名。這也充分說明,二三線衛視應該揚長避短,避免與一線衛視去拼大制作的大型節目,盡量作出具有特色的原創內容,放大地域優勢的特點,在剩余的份額中取得競爭優勢地位,從而奠定頻道在受眾中的品牌。這種以點帶面的運營方式,已經成為廣大二三線地方衛視突圍的主要策略。
第二,從運營方面而言,要爭取走出一條與社會資本融合的道路,河北衛視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成功。河北衛視斥資7個億打造的年度歷史劇《曹操》,將于2018年初正式登陸河北衛視,并獨家首播。河北衛視努力引進民間資本,積極與上市公司合作,目前正在打造大型文化節目《四大名著》。河北衛視總監冀國鋒說:“河北衛視在2018年,將繼續進行資本創新,與社會資本實現高度融合,借助資本的力量打造更多現象級節目?!?/p>
二線衛視還應該積極在臺網融合上進行創新,安徽衛視與愛奇藝、春雨醫生等合作打造品質大劇、品牌節目,就是進行內容創新、營銷創新的典范。
深圳衛視與阿里巴巴形成戰略合作的關系,在提供開放廣告時間段的同時,還專門定制品牌節目《超級發布會》,與品牌銷售緊密聯系,加強品牌銷售與節目內容的互動形式,實現“邊看、邊玩、邊買”。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相互依靠,二三線衛視也形成了“抱團取暖”的態勢。2017年10月,山東衛視、天津衛視、深圳衛視聯合打造了從南到北的營銷傳播矩陣,廣東衛視、河南衛視、湖北衛視、黑龍江衛視、四川衛視五家兄弟衛視也開始聯合運營,積極推進“五星聯盟”的合作計劃。
同時,陜西衛視主動發起并組織絲路國際衛視聯盟,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政治影響下,積極實現絲路資源共享,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廣西、東南7家國內省級衛視與意大利、泰國、印度、伊朗等18個國家主流電視臺正式聯合,并第一次以“絲路國際衛視聯盟”的形式,進行節目內容放送、廣告銷售、品牌運營等電視制作的全方位交流。
新媒體的沖擊、一線衛視及央視的重壓,使得二三線衛視的競爭壓力巨大,二三線衛視如何才能真正實現突圍,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