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琳
摘要:指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前國家發展的指針,也是當前高校就業教育的重點。普通高校藝術專業近年來在創業創新道路上用實踐去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條相對成熟的創業創新路徑。經過市場洗禮后,這條路徑同質化情況嚴重,需要重新審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的機制和發展進行了探討,旨在切實走出一條適合藝術專業并且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創業創新之路。
關鍵詞: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3-0072-02
1 引言
高校藝術專業雖然在新媒體和設計領域高速發展的當下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就業問題仍然是阻礙專業深度發展的重大議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與影響下,藝術專業畢業生很大一部分選擇了不就業、先創業,并在藝術領域掀起了一股青春風暴,一時間轟轟烈烈。但是這樣盲目的創業創新帶來的是市場審美疲勞,市場生存空間逐漸變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當前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的當務之急。
2 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發展現狀
高校藝術專業在創業創新方面已經進行了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一方面,學校、院系為藝術專業打造了初具規模、緊密連接市場的“產、學、研”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校學習時也能夠獲取前沿的市場需求和變化,能夠尋找到市場痛點,更能為自己學習、實踐帶來指向性幫助。另一方面,在學校、院系的鼓勵下,校中店模式、走出去模式等創業創新路徑格局逐漸清晰,讓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率先進行市場化創業創新。此外,在取得了創業創新發展成果的同時,不可回避的問題是當前藝術專業學生自信心強,甚至目空一切。在創業創新思想上存在冒進的情況。具體表現在藝術理論、藝術知識市場化程度不足,創意不足、理論性過重、缺乏個性。同時在整個市場大環境下,藝術專業唯資歷論、唯海外論等不良風氣也導致創業創新之路越來越難走。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亟需探索出新的道路。
3 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
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不是學校、社會、學生單方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聯動才能發現創業創新的新路徑。在制定創業創新戰略、優化創業創新環境、提供創業創新機會等之外,在藝術市場這片藍海中,尋找更適合畢業生、在校生進行的項目比獲取人生第一桶金更重要。所以,學校、社會和學生需要聯動,將藝術這種陽春白雪惠及到下里巴人,在實踐中發現創業創新的機遇。
創業創新模式具體說來,有兩個方向。第一,藝術下基層活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這條真理的引導下,藝術專業學生才能跳出“高階層、高受眾、高品位”的思維苑囿,在將藝術普及到社區、基層等活動中,不僅讓藝術影響更多人,更會讓更多人愛上藝術。所以,學校和學生可以成立公司,與社區聯系,開展藝術進社區、藝術惠百姓等活動,將藝術接地氣,實現社會口碑、經濟效益和自我實現的多贏局面。第二,藝術進校園。在傳統的藝術進校園活動中,以公益性為主,支教、展覽、講座等活動為主要方式。在創業創新思維驅動下,藝術進校園可以以公司的形式開展普及性藝術教育為依托,獲取市場影響力,進而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服務。這兩種創業創新模式都是以實踐為載體,通過實踐發現市場需求和空白,進而去填補空白,實現創業創新路徑的開辟。
新的路徑開辟后不是否定之前創業創新成果,而是相互補充協同發展,為藝術這一無功利性的高雅活動注入新的活力,讓其從云端走下,與日常生活相連。
4 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機制保障
在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路徑開辟下,如何保障其順利進行,如何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渠道去提升創業創新效益,是面對的另一個問題。筆者認為通過政策傾斜和引導使創業創新落地生根。社會和高校可以建立創業街區、創業工坊、創新工作室等吸納學生進入,開展開拓性活動。保證創業創新有活力、有吸引力。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構建線上與線下兩種類型的平臺。在線下,高校可以積極聯合藝術品公司等建設創新創業的實訓和實驗基地,在線上,提供創業者交流的平臺,讓頭腦風暴無處不在。
5 以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創業創新路徑開辟機制探討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設計學院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教育部備案設置的國有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學校創建于1952年,是華中地區唯一的生態類高校,是湖北省十大職業教育品牌,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學校設有七院兩部,林業生態學院、園林建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信息機電學院、旅游管理學院、中職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通識教育部和思政教育部。而藝術設計學院中的產品藝術設計卻是順應市場而新開設的專業。
產品藝術設計專業在很多高校都有開設,產品藝術設計是由藝術設計與工業設計專業交叉而成的,一方面具有藝術特征,一方面又具有工學屬性。由于產品藝術設計涵蓋的內容范圍非常廣,優點是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很多,選擇更大。而缺點是畢業的學生就業沒優勢,存在學生學的知識面廣而不精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根據湖北省市場的調研和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現有資源整合,把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藝術設計專業定位在木制品文創產品設計。同時,學校也在大力提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設計的創新精神、對產品專業的創業的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特色,“服務地方經濟,并以創新帶動學習,創業推動就業”正是筆者所在的產品藝術專業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該院產品藝術設計專業可以由學校、院系自主創立創意產業中心,吸納其他院校和社會上的自由設計者、設計公司進駐,有興趣的畢業學生形成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園,使教學和實踐有更好的平臺、更規范的模式。把創新創業融入到課程教育里,通過課程的設置與改革,讓課程能成為一種創新創業的平臺,通過課程的單體項目式教學方式,從制作原創產品→擺攤銷售→相關創意大賽網站推薦→自主銷售(個人網站及淘寶店)、實體店寄賣→成為較為知名的獨立品牌等過程,雖然這種構想能夠走到最后一個的知名獨立品牌市場環節的創意產品設計是少數的,但可以通過對產品的開發過程讓學生從過去的“尋找工作”轉變成“創造工作”,把自己的才華和所學專業技能與市場需要相結合,自主創業,自主開發原創品牌產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社會減輕負擔。
6 結語
高校藝術專業創業創新是該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藝術專業學生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在開放的藝術市場下,努力開拓傳統創業創新模式,讓學生摒棄盲目冒進和過度自信的瑕疵,大膽創新,從社區、從校園、從藝術基層實踐中發現更多的創業創新之路,實現藝術自身健康發展,學生創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羅 云.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下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 (3) :136~137.
[2]肖慧芬.設計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以懷化學院為例[J].藝術教育,2017 (z2) :191~193.
[3]李菲菲,索繼明,王玉云.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分析與對策探究[J].藝術研究,2016 (1) :15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