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呼格吉樂圖
【摘要】目的 分析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聯合按摩方法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
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80例,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常規組和蒙醫組,各40例。常規組給予常規手術治療,蒙醫組給予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聯合按摩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治療后3個月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和骨折愈合時間狀況。結果 兩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沒有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蒙醫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比常規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聯合按摩方法可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該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腕關節功能;蒙醫;橈骨遠端骨折;骨折愈合時間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1..02
橈骨遠端骨折為骨科常見的骨折類型,通常發生于中老年人群,該類骨折若沒有給予有效地治療則可能會引發關節僵硬等癥狀,不利于患者關節活動能力的康復[1]。中老年患者的身體素質偏低,對外科手術耐受度偏低,術后易于產生多種并發癥[2]。因此,探討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分析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聯合按摩方法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本文隨機選擇本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80例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80例,納入標準:滿足橈骨遠端骨折的診斷標準,且都屬于新鮮骨折,骨折時間<12 d。排除手術治療禁忌癥患者、伴有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常規組和蒙醫組,各40例。常規組中年齡19~73歲,平均(56.29±8.22)歲;男26例,女14例;屬于A型共26例,B型共11例,C型共3例。蒙醫組中年齡21~72歲,平均(56.16±7.85)歲;男25例,女15例;屬于A型共24例,B型共13例,C型共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分型等一般資料都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手術治療,即麻醉后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自掌側行一切口暴露斷端,復位后在掌側置入一鋼板并用螺釘固定。蒙醫組給予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聯合按摩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骨折類型,伸直型患者可取坐位并前伸患肢,一醫師在其背后將肘和軀干固定,另一醫師可握住近端,并用兩手指提近端掌側,以一手虎口位置按壓遠端橈側處,以拇指按壓其遠端背側處。兩手進行對抗牽引,以虎口位置按壓尺側處并用拇指按壓遠端位置,另一手拇指上推近端位置,并屈曲腕關節,緩慢將前臂旋后。屈曲型患者可取坐位并伸直肘部、前臂后旋,一醫師兩手分別握住拇指與剩余手指,另一醫師可抓住其肘部給予牽引,再將兩手置于前臂處,食指關節頂住骨折近端,拇指向尺側處按壓遠端進行復位。再用兩手食指頂住近端,以拇指關節向背側處按壓遠端進行復位。復位后,可在腕部分別放上小夾板固定。定期在骨折處噴適量白酒,并進行局部按摩,1次/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后3個月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和骨折愈合時間狀況。腕關節功能的判斷標準為,治療后關節活動和握力正常,屈伸降低幅度<15°則為優;關節活動稍受限,握力基本正常,屈伸降低幅度15~30°則為良;關節活動部分受限,握力低于對側,屈伸降低幅度30~50°則為可;關節無法活動,握力明顯降低,屈伸降低幅度>50°則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處理數據,優良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實施卡方檢驗,骨折愈合時間等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實施t檢驗,校驗指數α=0.05。
2 結 果
兩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沒有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蒙醫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比常規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中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骨折后易于發生骨量丟失,在手術復位后局部會出現腫脹癥狀,影響斷端的對位。在本研究的結果中,兩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沒有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蒙醫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比常規組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聯合按摩方法可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骨折愈合速度。蒙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方法可借助于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將患肢進行有效地固定[3],避免復位后移位,另外該方法可隨著患者治療后骨折斷端康復狀況進行寸帶松緊程度的調整,從而保證固定的有效性,保證骨折斷端的對位。石國君[4]的文獻研究中表明,手法復位后小夾板外固定法可提高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復位質量,這與本文結果相符。而在復位固定后聯合噴酒按摩方法能夠調節患者肢體的血流速度,促進骨折斷端炎癥的消除,降低骨折的愈合時間。
綜上所述,蒙醫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聯合按摩方法可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該方法操作便捷,經濟性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勝華,臧宏偉,侯繼光,等.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現狀[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7(09):1542-1548.
[2] 寧資社,閔 恒.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方法的探討[J].臨床軍醫雜志,2012,40(04):869-871.
[3] 英 俊.蒙醫傳統整骨手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5,21(10):76.
[4] 石國君.蒙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5):15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