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現偉
【摘要】目的 探討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治療中應用倍他樂克、通心絡膠囊聯合治療的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所有患者均在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降脂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使用倍他樂克治療,觀察組使用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膠囊治療,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經治療后,對照組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觀察組患者要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治療中應用倍他樂克、通心絡膠囊聯合治療,具有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不穩定心絞痛;倍他樂克;通心絡膠囊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1..01
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以及痙攣導致血管腔狹窄以及堵塞造成心肌缺血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1]。現如今,其主要治療方法是緩解心肌缺血以及防治嚴重不良反應的出現[2]。本文研究中主要探討了使用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膠囊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進行治療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110例,觀察組55例,對照組55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齡41~70歲,平均(55.1±6.3)歲,病程4~15年,平均(7.9±1.5)年;對照組患者男33例,女22例。年齡42~71歲,平均(54.9±6.1)歲,病程3~15年,平均(7.9±1.5)年。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降脂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倍他樂克治療:50 mg倍他樂克,2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膠囊治療:50 mg倍他樂克,2次/d,通心絡膠囊2粒,3次/d。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的一般情況自擬療效標準分為停藥一周未出現心絞痛發作,導致的T波變化達50%以上,ST段正常為顯效;停藥后,心絞痛減少發作次數,疼痛程度減輕,ST段變化有不同程度改善為有效;停藥后,心絞痛發作情況與服藥前無變化,甚至加重、死亡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x2”檢驗。如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情況進行比較,顯著改善了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情況,對照組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觀察組患者要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心肌需血量與冠狀動脈供血量不平衡時,即冠狀動脈供血量小于心肌代謝需血量時,造成急劇性的缺血缺氧,無法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即可引發冠心病心絞痛。而不穩定性心絞痛(UPA)則是指冠狀脈內有不穩定粥樣斑塊作用,導致局部心肌血流下降從而發生的臨床癥狀。本次研究中,使用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膠囊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有效的減少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作率,緩解患者心絞痛發作時的疼痛程度,擴張患者冠狀動脈、提高心肌缺血耐受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對于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等情況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54%)明顯比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1.81%)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應用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膠囊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三洲.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21):60-62+88.
[2] 陳小衛,黃志文,田麗紅,吳 鏗,袁 巖.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PCI術后心絞痛患者的療效及炎性反應和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7,26(20):2459-246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