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利
(固始縣草廟集鄉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河南固始 465200)
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部分地區存在資金匱乏、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思想認識不到位等現象。導致一些傳統的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難以適應農民生產的要求。若新技術得不到農民的信任,推廣發展速度緩慢,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業技術推廣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中,技術服務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技術推廣活動體系并不完善;二是在農業推廣對接活動中,創新不足;三是農民自身專業素質較低,在農業生產種植方面結構不合理;四是農業技術服務環節單一,難以提升推廣效果;五是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缺少資金的支持,后續服務得不到保證。
在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工作中,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解放農民思想,采用高新技術促進農業技術推廣,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一是培養優秀的技術指導人員。在每個村(鎮)挑選至少2名素質水平較高,且同時具有較強業務能力,技術操作規范的人員作為技術指導人員。在農業生產和基地建設的過程中,對農村各個科技推廣項目進行服務指導。
二是確定科技示范用戶。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由農業推廣人員挑選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示范農戶,并由技術指導人員對其農業生產進行技術指導,講解技術資料信息等。
三是加強對自身的技術培訓。農民技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農業發展形勢,農業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新農村建設等,采用專家授課的方式,結合農業實踐進行培訓。
一是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生產運營之間進行有效結合,建立優質、高效的農業產品體系,提高農民對新生產技術的使用力度。
二是加強對新農業技術的宣傳,提高農民對新技術的認識,激發農戶使用新科技的熱情。
三是改變強制性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通過對農民的引導、說服使得其自愿承擔利益和風險,提高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
通過農業新技術示范作用,讓農民充分了解到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性。例如在新興產業中如大棚蔬菜、茶葉等發展時,農民大都持觀望態度。當農民發現這些生產技術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時,就開始大量引進這種技術。因此,做好農業技術推廣示范十分重要。針對增產增收的農業技術項目,需要有重點、有目的的建立科技示范園區,為農民提供學習的模板,用教育引導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勞作模式,從而大大提高農民的農業收入。
農業技術部門需要充分利用農業技術推廣中人才多、施工隊伍龐大的優勢,篩選適合該農村生產的優勢產業,并且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后期的銷售配套服務。在正式確定農業技術推廣前,應該就市場現狀做好調查和預測,避免農業發展風險,為農民的生產、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在農業技術推廣中,需要做到保證農產品的生態性、有機性、高產性技術指導,解決農民生產建設中的各種技術難題,實現對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面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大量的農業主導產品,農業部門需做好技術引導,及時對產品進行包裝、加工、運輸,實現產品價值的進一步提升。
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優化其運行機制。農業技術部門推廣工作需要采用全新的推廣模式,堅持做好服務推廣的原則,提高技術指導人員的發展建設能力,從自身的推廣優勢出發,積極參與到農業生產經營中,實現農業技術和農業技藝之間的有效結合,從而深入開展綠色防控。就農業基層推廣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極解決,進一步擴大機構規模,提高機構服務水平與能力,鞏固其服務質量,提升農村技術推廣的跨越式發展。
新時期農業生產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做好技術推廣工作是現階段農村生產發展的需要。因此,基層技術推廣機構需要從自身做起,積極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優化運行機制,促進農村技術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