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剛,張海賓
(雙遼市國有林總場,吉林 雙遼136400)
楊樹的用途很廣泛,是我國工業用材和建筑用材的主要材料之一。楊樹在我國的種植面積比較廣泛,因為其適應能力較強,生長速度較快,因此成為我國營造用材林的首選樹種。通過近些年來的種植經驗表明,在秋季種植楊樹,會進一步促進楊樹的生長。秋季種植的楊樹生長快,成材早,是因為在秋季種植的楊樹在冬季期間,根系已經開始緩慢發育,等到冬天一過,氣溫回升,根系生長速度加快,這樣比春季種植的楊樹要提早發芽,并且長勢很快。
楊樹樹木高大,總會生長到上層樹冠自有空間的最高部位,這是因為楊樹非常喜光照,所以在選擇楊樹林地時,良好的光照是首要條件。楊樹生長需水量較大,要選擇土壤含水量較高,或附近有水源的地段。楊樹的耐性相對復雜,這與其所生長土地的鹽分有關,大多數楊樹所適應的土壤pH值為5.5~9。楊樹生長的土壤層越厚越好,不能低于50厘米,在楊樹生長期間,尤其是前期,一定要經常進行松土除草工作,楊樹郁閉后也應每年進行一次中耕除草,這樣可以明顯促進楊樹生長。
在種植楊樹前要進行整地工作,主要就是確定行距,并做出營養帶,以方便后期的施肥和澆水。如果為坡地,可以將林地做成梯田的模式。
楊樹的品種繁多,不同的楊樹品種具有不同的生長特性,因此在選擇樹種時要確保因地制宜,根據生長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和土壤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楊樹品種。不同品種的楊樹混合種植可以避免林地樹種單一化,增加林地的抵抗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秋季楊樹的種植時間為霜降過后,這時苗木上的葉片已經基本脫落,是最佳種植期。雖然此時苗木的地上部分已近停止生長,其生命活動也正處于低耗狀態,但此時的地溫還比較高,樹根在一個月之內還能進行恢復性生長,慢慢苗木的受傷根系就會形成愈傷組織,根系在冬季進行緩慢生長,等翌年春季,根系生長加快,苗木的成活率顯著提高。
苗木的種植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步挖坑,要根據種植間距確定定植坑,定植坑的深度要在80厘米,方形坑,挖出來的表土和地層要分開放;第二步施肥,先將腐熟肥料和表土混合后施加到定植坑內,每個坑施肥25公斤,施加到距離地面60厘米時踩實;第三步種植,在種植之前要對苗木的傷根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剪,并用生根粉進行處理,修剪之后再將苗木放置到坑內,再填上挖出來的底層土,一邊填土一邊踩實,回填之后要高出地表一部分距離,澆透水之后與地面持平。苗木深栽的優點在于,一方面苗木的根系可以吸收到深層土壤中的水分,這對苗木的成活率是一種保障;另一方面深栽的苗木根系生長更快,具有較強的抗旱性。
楊樹的生長速度較快,所需的肥水量也較多,因此要確保楊樹的肥水供應。科學合理地進行肥水管理是提高楊樹生長量和縮短采伐周期的重要舉措。楊樹追肥的肥料可以選用氮肥或復合肥,最好混合農家肥共同施加,會產生更為明顯的增產效果。可以選用四點穴施法進行施肥,施肥的同時要配合著澆水,以促進肥效的發揮。
楊樹每年要進行三次大規模的澆水,第一次在3月下旬發芽前;第二次在每年5~6月,此時澆水會促進楊樹的生長;第三次澆水在每年11月份,這次澆水屬于封凍水,澆水之后要進行中耕保墑。剛栽植的楊樹要澆一次透水,需要注意的是,苗木的根系比較淺,澆水之后遇大風容易倒伏,所以要及時將其扶正。
楊樹的萌芽力較強,經常對楊樹進行修剪才會保證楊樹的通直,苗木在栽植之前要將其所有的基部萌芽全部修剪掉,盡可能保留新生枝葉,以促進其光合作用。
楊樹也需要進行中耕松土,楊樹苗木的根系不發達,雜草會爭奪其養分,及時清除雜草可以避免養分的流失。同時中耕松土會增加土壤的通風透光性,對楊樹根系的發育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松土的深度最好控制在5~10厘米,太深會傷及根系,每年至少對林地土壤中耕一次,時間最好選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因為此時樹葉基本脫落,樹葉中含有較多養分,將葉片翻壓在土壤里可以為樹木第二年的生長提供理想肥料。
剛剛種植的苗木抵抗力較弱,再加上秋季干旱多風,很容易感染疾病。楊樹較為常見的疾病就是潰瘍病,防治該病時可以采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 100倍液來對楊樹進行涂干處理。對楊樹產生危害最大的是食葉害蟲,例如:楊尺蠖、楊小舟蛾等,防治可以采用高效氯氰菊酯等內吸性殺蟲劑1500倍液對樹木進行噴施。
隨著我國木材加工業的不斷發展,對木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大力發展速生楊樹林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需要,因此楊樹種植的市場前景廣闊。本文對秋季楊樹種植管理過程中各環節的工作都進行了介紹,要想實現楊樹的健康快速生長,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種植管理模式。楊樹的種植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收益,還可以美化生態環境,需要進行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