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全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東岔林場,甘肅天水741036)
我國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和南部地區,且人均森林覆蓋率落后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我國森林覆蓋率近幾年不斷下降,而林業培育的樹苗質量較差,成活率有待提高。我國的林業培育技術仍然延續于傳統技術,存在很多弊端,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苗木的巨大需求,極大地阻礙了我國林業技術的快速發展[1]。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培育所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使森林覆蓋率不斷增加,造福人類。
樹苗的生長受地區因素影響,例如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一年中冬季時間較長,因此對于樹苗的生長產生了巨大的挑戰;而南方地區,常年高溫,樹苗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而死亡,所以樹苗的成活率低。除此以外,樹苗培育人員專業水平不夠,缺少系統性的知識培訓,很多林業育苗機構的樹苗培育不夠靈活變通,以及資金不足導致培育設備落后,這些都使樹苗的成活率大大降低,已經成為中國林業育苗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需要及時解決。
樹苗的生長狀況與樹苗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如果樹苗沒有適宜的生存環境就會導致樹苗生長態勢不一樣,甚至會導致很多樹苗死亡。在實際的培育過程中,樹苗培育人員由于缺少系統的相關知識,而且并沒有認識到目前我國林業培育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因此工作態度不夠積極,沒有把樹苗培育技術落到實處[2]。樹苗生長態勢的差異會導致樹苗的質量不一致,也給樹苗的移植帶來了很多困難。樹苗生長差異較大也成為我國樹苗培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提升樹苗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對樹苗的管理工作,那么樹苗培育工作效果將有效提升。做好林業育苗工作,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從引進科學育苗技術,優化樹苗苗期管理,創新機械化設備等三個方面來促進林業育苗行業的發展。
傳統的育苗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于樹苗的巨大需求,要想在林業育苗上取得重大進展,就需要引入先進的科學育苗新技術,或者通過經驗改革現有的林業育苗技術。苗期管理技術、設施都必須符合現代化的要求。可以從借助其他國家的先進育苗技術,例如德國發明的無紡布育苗器,比起我國的傳統育苗器具,有著諸多優點。可以引進吸收再創造,例如采用新型紙質容器來培育樹苗,進一步提升樹苗的培育環境,使樹苗又好又快的生長。還有育苗過程中所需的養料,可以通過感應器來分析樹苗生長所需的養分,通過及時補充養分,使得所有樹苗都能快速生長。
樹苗生長階段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如果對于樹苗存在的問題不能夠及時發現并且采取彌補措施,樹苗生長就會出現大的問題。傳統的林業育苗技術都是依靠人工監測樹苗生長狀況,容易出現疏漏,可以引入先進的樹苗監測系統,通過在樹苗培育基地安裝感應系統,計算機可以隨時監測樹苗成長狀況,從而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對于不同種類的樹苗還可以采取差異化培育方式,制定專門的培育計劃,開辟專門的培育基地,便于統一管理,高效管理[3]。
樹苗的苗期對于樹木的生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苗期管理,可以制定一系列措施來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制定苗期管理工作人員筆記,技術人員在工作進程中及時記錄存在的問題和樹苗生長的狀況;要加強對工作人員工作筆記的檢查和匯總,及時總結苗期培育工作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現代先進技術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例如采用微信二維碼技術,把樹木培育技術連接設置成二維碼在樹苗周圍張貼,可以掃描二維碼隨時獲取培育知識。
林業育苗對于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及時解決,增強工作人員對于苗期管理的重視程度。相信我國林業育苗和苗期管理技術一定會取得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