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云生
(柳州市柳江區三伯嶺林場,廣西柳州545100)
近年來,廣西速豐桉病蟲災害不斷增多,導致速豐桉產業的經濟損失也非常高。為此,各級加強了桉樹病蟲害防控工作力度,并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技術推廣。本文針對桉樹常見的幾種病蟲害,總結其相關危害和防治措施。
焦枯病是桉樹苗期常見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目前國內森林植物檢疫的主要內容之一。焦枯病主要是由桉樹焦枯病菌引起的,通過在組織上形成分生孢子等隨雨水、氣流傳播擴散活動,主要危害葉片和枝梢,使得葉片、樹枝、頂端發生枯死,導致出現大量的落葉。焦枯病是造成桉樹幼苗及幼樹危害的主要病害。焦枯病多發于6~9月高溫多雨季節,而速生豐產林的營林密度過大也會增強病害發生的可能性。
桉樹焦枯病重在預防,防治結合。首先,在栽植樹苗時,應對土壤進行消毒,防止原有育苗床中攜帶的病菌感染;其次,要注意栽植密度,增加林間的通透性。因為如果通透性較差,當桉樹發生焦枯病時,極易從個別感染發展為整區感染;最后,如果林區發生了個別患病樹木,需要清除病枝并清掃脫落的葉子,集中收集后進行燒毀掩埋。如果病害發生嚴重,則需使用速克靈600倍液,或瑞毒霉錳鋅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也可用兩種藥物交替噴灑,治療效果更佳。
枯萎病是由病原菌侵染桉樹根部所引起的病害。樹根染病后,向上蔓延,引起樹枝尖端干枯,逐漸發展為整枝干枯、樹葉枯萎。發病后期全株都會枯死??菸≡谒儇S桉中屬常發病害,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目前,桉樹枯萎病還沒有理想的藥物防治方法,因此,主要以預防為主。一是嚴格做好苗木檢疫,禁止使用帶病苗木;二是如發現少數桉樹感病,需要將整株桉樹拔除,并將植株、根系、落葉等帶出林地燒毀掩埋。同時,使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或石灰對病樹周圍的土壤進行消毒。如果發現病情較輕的桉樹,可以采用菌毒清噴藥防治,并結合石灰粉進行防治。由于枯萎病屬土傳病害,難以控制,因此要做好林分調查工作,及時進行防治和處理,以免大范圍爆發。
青枯病是由青枯極毛桿菌的真菌引發的病害,主要為害桉樹幼苗。本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型青枯病病株的葉片會因急速失水而萎蔫,葉懸掛在枝條之上但不脫落,呈現出典型的“青枯”癥狀。急性型青枯病從發病到死亡一般只需2~3周。慢性型青枯病,病株表現為發育不良、矮小,下部葉片的顏色會先變為紫紅色,后逐漸加深并且向上發展,直到葉片干枯脫落。慢性型青枯病從發病到死亡一般需3~6個月或者更久。
由于引發青枯病的真菌可存活在土壤、植株內,因此,病株接觸過的土壤、肥料、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等都可能成為真菌傳播的途徑。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根系損傷、地表徑流和植株根系的相連。青枯病目前沒有有效的防治藥物,主要以預防為主,因此,要做好樹苗的檢疫工作,避免樹苗帶病上山,也要避免在帶有青枯極毛桿菌的林地上進行造林。在營林管理中,施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后再用。
桉樹根腐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樹苗危害較大。本病可在育苗的各個環節發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播種到出苗前染病,會導致種子嫩芽腐爛,造成缺苗。如在苗木出土后感病,則會導致幼苗莖葉腐爛,造成幼苗枯死。如在樹苗木質化之前感病,將導致苗木接近地面的莖基部發生腐爛,造成苗木倒伏、干枯,直至腐爛、枯死??偟膩砜?,根腐病在農地育苗中的發生幾率比山地育苗要高,因此,農地育苗時要高度重視根腐病的防治工作。
桉樹根腐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在育苗前,要盡可能選用新開墾的山地做苗床地,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可畝用生石灰40~50公斤均勻撒施即可。在播種后,要進行藥土覆蓋處理。藥土配比為:畝用敵克松3.5公斤,與適量土壤充分混合,土壤量為確保播種后覆蓋厚度達到1厘米。這樣可以避免種子或土壤成為侵染源。在育苗過程中,如果發現苗木發生根腐病,可用波爾多液150倍液進行噴灑,10~15天后重復噴施一次。
桉樹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病害,也是桉樹苗期一種嚴重的病害。該病傳染力很強,可導致種子、種芽、幼苗、樹葉的腐爛枯死,主要侵害桉樹苗的嫩梢葉片和幼莖。感病的苗木嫩葉、嫩莖早期病斑呈水漬狀,淺褐色軟腐,后期潰爛、失綠變灰褐色枯死。該病多發生于春夏季,低溫、多雨、多霧的環境發病率比較高。
防治灰霉病,一是做好營林管理,當夏季降雨較多時,要做好林地的排水,避免林間積水;二是保證林間適當的通透性,避免過于密植而產生大面積爆發;三是當桉樹發生灰霉病時,可采用多菌靈,或百菌清800~1000倍液,也可交替使用噴霧防治。
此外,生理性病害也是桉樹的常見病害。生理性病害的發病原因較多,主要造成樹苗葉片卷縮、塊斑,葉基腫大,樹勢減弱,樹桉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在發生過生理性病害的林地上,防治生理性病害需要做好營林管理工作,適當增施硼元素,二年左右的幼樹需施15克硼砂,防效可達90%以上。同時,要保證桉樹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肥力、陽光等,增強樹勢,可以有效預防生理性病害。
桉樹的常見蟲害有根部害蟲、蛀干害蟲和食葉害蟲等。其中,根部害蟲主要有白蟻、蠐螬、地老虎、大蟋蟀等。蛀干害蟲主要有天牛、鍬甲、象鼻蟲、桉扁蛾等。食葉害蟲主要有桉小卷蛾、尺蠖、桉袋蛾、金龜子等。
防治蟲害總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要做到切斷蟲源,標本兼治。要根據桉樹的樹種特性、林地條件、營林管理水平及蟲害發生特性、危害特點等,堅持預防與治理并重的原則,建立病蟲害監測及預防系統,及時發現及時治理。
白蟻是損害桉樹樹苗、樹皮、根系、樹干的最主要害蟲之一。白蟻為害嚴重時,會導致桉樹樹苗根莖被啃食破壞,直至樹苗死亡。白蟻也是在營林管理中較難根治的蟲害之一。防治白蟻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一是誘殺。根據白蟻對含糖食品的趨向性,可用食糖、蔗渣等,按每畝埋放白蟻誘餌劑2~4包投餌,引誘白蟻集中后用農藥毒殺,再將死蟻填埋或燒掉;二是根據白蟻蟲口密度,每畝均勻投放15~30包滅蟻靈,進行藥物驅殺。投放農藥時需挖15厘米深的小坑,并在坑內放置少數枯葉,再投放滅蟻靈后覆土即可;三是在造林時可以在樹坑土壤中混入辛硫磷,可毒殺白蟻;四是在營林過程中,栽植前用滅殺白蟻的藥物浸泡樹苗根部兩天,可有效避免白蟻啃食桉樹根系。
蠐螬是金龜甲的幼蟲,分為腐食性、糞食性和植食性。其中,植食性蠐螬喜食桉樹幼苗的根部,會造成死苗??稍诹值貤l施、穴施毒死蜱、二嗪磷等顆粒劑進行防治。也可在造林時于樹苗根部施放適量的辛硫磷進行毒殺。當林地發現有蠐螬危害,還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注根部,可以有效地毒殺蠐螬。
桉蝙蛾以幼蟲蛀入桉樹主干取食進行為害,尤以對1~2年生的桉樹幼樹危害嚴重。該蟲幼蟲對樹干周徑及木質部進行取食,影響樹木營養輸送,導致樹勢減弱,材積生長量減少,嚴重時造成整株枯死。因為該蟲常隱藏于木質部內,防治較為困難。
進行防治時,可采用多種方法綜合防治。一是人工防治。當發現桉蝙蛾為害時,可人工用鐵絲或竹簽刺入蟲道內殺滅幼蟲。二是生物防治??梢栽阼耱昊计陂g,噴撒白僵菌粉劑進行防治。三是化學藥物防治??山Y合施肥混入5%丙硫克百威顆立劑等內吸性藥劑,使幼蟲在取食時吸入藥物。也可以發現危害后,用注射器向蟲道內注入50%敵敵畏乳油2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大蟋蟀是桉樹的地下害蟲之一,食性較雜,常咬斷桉樹幼苗的根莖部導致死苗??衫迷撓x喜棲于薄層草堆下面的習性,在林地中均勻擺放20厘米厚的小草堆,并在草堆下投放加入米糠、玉米粉、糖、醋和90%晶體敵百蟲的毒餌進行誘殺。
金龜子幼蟲會寄生于桉樹根部并取食,影響桉樹長勢。在防治時,可利用敵百蟲粉劑按每畝2.5公斤撒施,要盡量找準蟲穴,以確保對金龜子幼蟲的防效。也可利用金龜子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或用90%敵百蟲晶體或40%樂果乳油600~800倍液噴灑葉面進行毒殺。
桉樹人工林產業是廣西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也是林農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做好桉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促進速豐桉產業健康發展,提高林農經濟收入,加快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