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周一兵
10月27日,燕山石化獲得全國首批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成為北京市首家取證的石化企業。

燕山石化牛口峪濕地公園。 劉建軍 攝影
“燕山石化在環保方面的投入之多、取得的成就之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10月27日,參加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第100期活動的參觀者,在燕山石化生態文明體驗中心不時豎起大拇指。
2014年,燕山石化開始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公眾走進燕山石化。開放的姿態、直觀的感受、良好的體驗,使燕山石化“公眾開放日”品牌逐漸打響,不僅被多家高校確定為定點社會實踐單位,還成為中國石化和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的窗口。4年來,燕山石化迎接來自社會各界及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等世界各國的訪客超過萬人次。
“公眾開放日品牌的成功打造,其背后是燕山石化踐行綠色低碳、培育生態文明的成功實踐。”燕山石化能源環境保護部負責人表示。
燕山石化積極貫徹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環保治理上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爭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先行者。
他們順應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結合企業實際,確立了“本質安全、環境友好、持續贏利”百年老廠的目標,明確了“生態文明、服務首都、共建共享”的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放到企業立足北京生存發展的首位。
燕山石化積極落實北京市“空氣清潔行動”和中國石化“碧水藍天”計劃。學習巴斯夫公司先進環保理念和環保管理經驗,完善企業環保制度。持續開展“碧水藍天”專項治理,從2014年開始,每年開展兩輪LDAR(泄漏檢測和修復),降低裝置泄漏率。不斷上馬節能減排達標改造項目,僅2016年就完成22項“能效倍增”計劃和8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他們還專門成立環保監察大隊,對裝置現場環境開展全天候巡察,出具《環保監察日報》,對發現的問題力求從源頭給予解決。2016年環境監察大隊累計進行夜查356次、早查223次,公司區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2017年初,結合上級環保督察問題的整改,燕山石化又確立了打造世界先進環保企業的目標。他們系統梳理各生產裝置的環保情況,特別是“三廢”排放和治理的現狀,投資近8億元,實施近百項環保隱患治理項目。
燕山石化工作人員介紹,被稱為企業“環保身份證”的新版排污許可證由環境保護部頒發,是國家對企業生產運營期排污行為的唯一行政許可,也是企業在生產運營期接受環保部門監管的重要法律文書。從原輔材料、工藝設備、污染治理設施,到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執行報告等,排污許可證內容涉及企業環保管理全過程管控。
燕山石化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對所有裝置生產、排污、后期治理、環保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統診斷,同時開展全方位對標,細化明確每一項環保管理的具體要求。近兩個月,工作人員加班加點連續作戰,完成220種原輔材料、75套裝置、392個儲罐和近90萬個設備與管線組件密封點數據的錄入和審核工作,形成了近1700頁申請報告,為順利取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國家、北京市、房山區環保部門的三級審核,6月23日,燕山石化獲得首批熱電專業排污許可證;10月27日,獲得全國首批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并且成為北京市首家取證的石化企業。
燕山石化堅持大氣污染從源頭治理。在相繼完成了罐區尾氣、鍋爐改造等VOCs治理項目同時,特別針對無組織排放VOCs如何有效監控的老大難問題,投資2000余萬元,在已有的3個空氣質量監測站和43個人工監測點的基礎上,新建46個VOCs自動監測點,使工區內VOCs的監測基本實現全覆蓋。
據該公司能源環境部工作人員介紹,VOCs監測站點的分布綜合考慮了生產廠區、廠界、物料性質、環境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新建的自動監測點采取網格化分布,便于及時、準確地找到VOCs排放源的位置,掌握排放數據信息。
新建的監測點使用高精度微型氣站,測量精度達PPb(十億分之一)級;各站點還采用整體溫控設計的集成現場柜,配置了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的測量分析儀器。這些自動監測點除了實時監測VOCs數據,還具備監測工區內臭氧濃度和氣象條件的功能。公司還同步建設了VOCs在線監測系統數據分析平臺,各站點監測數據全部自動采集并上傳至數據平臺,實現了VOCs監測數據可視化展示和統一管理。
燕山石化不僅僅滿足于實現達標排放,更致力于生態環保的提升,將恢復地區自然生態作為打造京西南生態文明示范區的重要環節,努力涵養區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做環保創新的典范。
2017年6月,燕山石化開始對牛口峪生態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大力建設濕地公園。他們采用國際流行的“天然處理濕地”設計理念,在首都率先實施了“達標排放的工業污水處理+濕地自然生態修復系統”的生態型工業污水綜合凈化方案,將達標排放的污水引入人工濕地進行深度處理和景觀利用。11月1日,包括濕地區、休閑娛樂區、文化展示區等多個功能區域的燕山石化牛口峪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如期竣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工作人員介紹,牛口峪人工濕地項目極具燕山石化環保特色。濕地水源主要來自于燕山石化排放的已經達到全國最嚴、北京市最新外排標準的生產、生活廢水。濕地區建設的長334米、寬2米的木塑橋棧道,其基礎材料也大多是采用燕山石化生產的合成材料。
燕山石化通過地形整理、清淤疏浚、岸坡修復,實現濕地復原。通過修復24個壩口,重新配置水利系統,成功將牛口峪庫區內的水和外排水引入濕地區域作為生態補水,重新灌溉濕地氧化塘,增加過水面積,進行深度處理,減少外排水量。濕地梯塘里大量栽種蘆葦、水蔥、狐尾藻等19種具有高耐受力和高凈化能力的多根系綠色植物。利用這些植物,可有效去除COD、氨氮等污染物,進一步提高牛口峪河道外排水質。同時濕地還設計有不同密度的濕草甸,濕草甸與有漂浮植物的自由水面交替錯落,形成了理想的鳥類棲息地。
“未來濕地的野生魚類和候鳥種群還會逐步增多,低洼地帶水生植物也會逐步地修復,濕地生態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而且隨著后續工程的建成,牛口峪濕地將成為集核心濕地探索和地貌展示、濕地科普、風光游覽、戶外度假、文化感受于一體的綜合性濕地公園體驗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