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散丹 劉烏云 李紅艷 趙百歲
(1. 內蒙古民族大學臨床醫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2.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3.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4.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慢性結腸炎是指腹痛、腹脹、臍周絞痛、消化不良、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成形為臨床表現一種慢性,易復發,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好發部位的慢性消化性疾病。本病蒙醫認為是敖勒蓋(結腸)陳舊熱,是指協拉(熱)或齊蘇熱(血)和胃的消化協拉(熱)流注于敖勒蓋(結腸)后未及時治療,被隱匿和赫依(氣)混合后形成陳舊熱導致慢性結腸疾病。根據病因蒙醫將敖勒蓋(結腸)陳舊熱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即巴達干協拉(寒熱)偏盛型,組赫依協拉(氣血)偏盛型,組巴達干赫依合并粘(寒氣合并粘)型和齊蘇協拉合并粘(血熱合并黏)型。[1]本病屬于中醫學“泄瀉”“腸澼”“腸風”“痢疾”“內腸”等范疇。[2]脾腎陽虛型慢性結腸炎屬中醫腎瀉,又稱為五更瀉、雞鳴瀉。[3]如果在慢性結腸炎時期不及時對癥治療,則進一步加重,出現便中帶膿血,里急后重等等癥狀演變成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結腸、直腸癌。本文以巴達干協拉(寒熱)偏盛型結腸炎患者為例進行了臨床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1月20日~2017年07月20日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蒙醫消化科門診患者93例,男性46例、女性47例,年齡19~70歲,病程3個月~30多年。分為兩組,蒙藥合虎地腸溶膠囊組(觀察組)43例,蒙藥組(對照組)50例。患者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發布的慢性結腸炎診斷標準》,[4]《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制定的標準;②18歲≤年齡≤70歲;③大便次數在3~5次/d;④受試者本人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急性胃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和結腸癌、合并有結腸息肉和其他腸道疾病;③并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食道炎及食道癌等病;④并有膽結石、膽息肉病及膽囊癌;⑤并有肝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⑥不能準確回答問題,無法配合調研人員進行臨床預調查。
2.1 治療原則 祛巴達干協拉(寒氣合并粘),清陳舊熱,保護胃腸黏膜,順氣,改善結腸功能。
2.2 治療 對照組遵循蒙醫用藥方法的前提下,根據患者年齡及脈象、舌象、尿液,病情辨證選用藥。 早:哈日-嘎布日-10,15粒,飯后服;中:哈敦-嘎日迪-13,15粒,飯后服;晚:興格各其-滿都拉,15粒,嘎古拉-4湯,3g,飯后藥引子服;連服4周。
觀察組給予以上蒙藥聯合用虎地腸溶膠囊,4粒/次,2次/d,連服4周。
2.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2周內大便次數變為1~2次/d,腹痛、腹脹明顯好轉,4周內無復發;有效:2周內大便次數變為2~3次/d,腹痛、腹脹略好轉,4周內無復發;無效:大便次數,腹痛、腹脹無明顯變化。
觀察組顯效+有效=41例,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顯效+有效=43例,總有效率為84%,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虎地腸溶膠囊是以黃藥子、虎杖、白花蛇舌草、敗醬、二色補血草、地榆(炭)、白及、甘草等藥材組成,味微苦、酸,清熱、利濕、涼血。用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濕熱藴結證,癥見腹痛、下痢膿血、里急后重。
蒙醫認為慢性結腸炎發病與飲食,起居有密切關系。由于結腸的位置與它的性能,疾病的運行規律將炎癥隱匿變成慢性病變。西醫認為可能自身免疫反應、感染、遺傳、精神神經因素等因素有關。[6]而蒙醫給藥是按照赫依(氣),協拉(熱),巴達干(寒)的潛伏、發作、痊愈的規律辨證用藥。中藥虎地腸溶膠囊成分中含抑制、收斂止血、止瀉作用的中藥,能抑制小腸推進運動,減少排便次數;體外試驗能抑制組織胺致家兔、豚鼠離體腸肌的興奮性收縮。
本研究結果顯示,蒙藥組治療慢性結腸炎有效,蒙藥合虎地腸溶膠囊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優于蒙藥組。
[1]玉榮.敖勒蓋陳舊熱的蒙醫證型診斷預量表的研制[D].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2016.
[2]劉超,劉敬霞,等.中醫藥治療慢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2016,4(31):1364-1367.
[3]鄧文均.自擬健脾固腎方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5,38(6):48.
[4]中華醫學會第9次全國消化系統疾病學術會議征文 [J].科技導報 2009(16): 212.
[5]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編審委員會.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民族出版社,2007:175-176.
[6]陳華.四神丸加味脾腎陽虛型慢性結腸炎30例[J].福建中醫藥,2011,42(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