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薇薇
(唐山市委黨校,河北唐山 063000)
茶自古以來流傳于我國,隨著歷史的變遷,茶文化也有了悠久的歷史記載,茶文化的發展也一直不斷前進,茶葉企業的發展也展現朝氣蓬勃之勢。如今,如何使茶企的合理發展,展現茶葉文化的同時也能夠映射相應的茶文化、社會歷史風情是目前茶企發展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茶葉企業的經營現狀也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茶葉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為此,通過研究中小茶葉企業的經營現狀以及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為茶企經營者法律意識的培養提出建議和意見,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帶給消費者一種茶的盛宴。
我國現階段中小茶葉企業數量較多,是茶葉生產和銷售的主力軍。由于茶葉銷售的特殊性以及與傳統性,企業經營者在企業資金運用中更多的偏向于茶葉生產和銷售環節,而當前極為重要的法律意識培養側重性少之又少,致使企業內部相關人才不足,企業員工法律意識相對其他行業較為淡薄。
當前經濟形勢充滿了競爭與合作,無論是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還是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均離不開合理、正當的關系。但在企業競爭中難免遇到糾紛,根據調查顯示,中小茶企在遇到糾紛時采取法律方式解決的比例僅為31%。茶企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不是通過法律方式解決,反映企業內部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極大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許多微小茶企在經營中認為法律是懲奸除惡、匡扶正義的“尚方寶劍”,企業經營中與法律定義相去甚遠。經營者對法律理解的偏差造成在企業經營中難以正確、熟練的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經營者解決問題的方式首先不是法律形式,當遭到更為嚴重的侵害和糾紛時企業經營者才會想到法律渠道,造成企業損失慘重。因此,法律意識存在的誤區造成企業發展緩慢、員工法律意識淡薄。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中小茶葉企業由于自身經營規模、資金狀況的限制,針對員工的培訓本身較少,而法律方面的培訓更少,企業文化的建設本身就缺乏正確的引導和建議。法律相關培訓較少反映出企業經營者和企業員工法律意識、維權意識淡薄,企業只注重效益,員工僅看重工資,久而久之企業法律文化建設落后,無論是經營者還是企業員工法律意識淡薄也就“不足為怪”。
我國自21世紀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龐大的貿易總量促進各行業“春天”的到來。茶葉作為我國大眾消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極大影響著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通過分析茶企的生存現狀可發現中小茶葉企業經營者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法律意識淡薄,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期。縱觀運行得當的企業無不是具備先進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面對市場競爭中會遇到的各類問題及經營風險,總是在第一時間尋求法律保護,通過法律方式進行維權。因此,中小茶企建立法律意識有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升茶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茶企員工具備法律意識,在工作中就會有強大的法律后盾作為保護,為茶企員工提供可靠的法律服務,保障茶企員工得響應權益,實現茶企得進一步發展。
根據當前經濟形式以及茶葉企業發展的趨勢,中小茶葉企業應逐步從規模小、經營數量少逐步發展壯大,成為茶葉生產銷售中的領頭羊。依據現階段中小茶葉的經營理念和法律意識難以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經營者重視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避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掉隊。
第一、通過建設法律意識打造企業品牌。當前無論是何種商品均需要建立相應的品牌,發揮品牌效應使利益最大化。例如茶企天福茗茶就實現了品牌化,茶葉銷售的利潤得到相應的提升。中小企業打造品牌離不開法律意識的培養,通過法律意識維護品牌利益、支撐品牌效益,使品牌經營健康、有序發展。
第二,通過建設法律意識抵抗經濟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始終處于劣勢,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均難以觸及大企業。因此,建立健全企業的經濟風險機制就極為必要,當前維護企業經濟利益的手段主要通過法律,中小企業發展法律維權意識對于抵抗經濟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培養通過建設法律意識促進中小企業的優化、轉型。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自身文化素質、市場觀念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為進步一發展,經營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提升自身法律知識水平,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這也是實現中小企業轉型,謀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必由之路。
我國有56個民族,人口十幾個億,各民族各地域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風俗,而各個民族之間不斷地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形成了融合繁榮而又區別的文化韻味。同時不同地區的茶葉企業將面臨更為多元化的茶葉銷售市場。我國法治社會的提出以及規范市場行為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和實行,市場運營將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督。為此,茶企在茶葉經營時生產、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均要遵守法律,避免出現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經營行為。在企業內部建立法律服務機制可以有效實現茶葉企業經營管理的良性運行。法律服務機制只有服務于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才能使員工實現法律,法律無處不在。
無論是享有法律保護的公民還是企業,在受到違法行為侵害時首先想到的是運用恰當的法律行為保護自己的權益免遭侵犯。茶葉企業的經營活動包含內容廣泛,傳統茶企在遭到侵犯時往往被動的求助于法律部門,而法律部門被動地接受,不能很快地用法律手段及時解決法律問題。因此,中小茶葉企業應建立新的法律部門,保障企業的法律權益、維護企業運行的正常運轉。茶企內部建立的法律部門不僅可以監管企業的運營情況,通過完備的法律體系可以有效促進茶企的經營活動,幫助企業健康發展,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應對法律風險的能力。
法律意識的培養體現在企業的每一個方面,茶葉的生產和茶葉的依法銷售時就應把法律意識滲透到企業管理中。中國自古以來是人治而非法治,一些部門仍然存在嚴重的人情問題,例如上級經常直接授權執行部門進行某項活動,避開企業的管理部門,這直接導致企業文化建設難以開展或難以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為此,以法律為依據,從法律角度出發謹遵法律規定,無論是茶企領導還是中小企業經營者均需要尊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目前的經濟運行中,現代企業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是的中小企業人力資本,是企業發展的骨干,必須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茶自古以來流傳與我國,隨著歷史的變遷,茶文化也有了悠久的歷史記載,茶文化的發展也一直不斷前進。隨著茶葉企業朝氣蓬勃的面貌不斷發展,茶葉發展代表了我國大眾精神發展的未來導向,同時,茶葉企業的發展反映大眾精神文化的提升。從目前市場的發展來看,世界經濟的發展趨于多元化發展,中國茶葉企業應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前進,追隨世界企業發展趨勢不斷向法制化努力。總之,中小茶葉企業對內只有強化法律意識,依法管理和調控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才能夠實現企業的長足發展。同時,企業只有肩負社會責任感,正確處理法律風險,才能夠實現企業的順利轉型。這兩點,也是培養中小茶葉企業經營者法律意識的意義所在。
[1]朱華,張歆.當代企業發展中法律意識的價值探究[J].包裝工程,2016(4):13-14.
[2]趙衛紅“遠看顏色近看花”——淺析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6(23):20-23.
[3]李鵬斌.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J].包裝工程,2014(8):18-22.
[4]肖衡娟.傳統文化元素在企業文化建設及員工培養的運用研究[J].中國包裝工業,2017(20):59-61.
[5]曾景祥.中國書畫與現代平面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蘇毅.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發展前景探析[J].美術大觀,2010(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