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雷
(沙洲職業工學院,江蘇張家港 215600)
禪宗源于佛教,是一種哲學理念與美學體驗。隨著佛教的發展,禪宗融合了儒家思想、墨家理念等。囊括了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是佛學和中國傳統思想之間交融與碰撞后形成的產物,而且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進一步發展,對中國文化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禪宗美學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思想、古典藝術等精華,并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美學思想,其價值極其珍貴,如今對室內設計帶來巨大影響。禪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其禪宗美學與思想并不代表著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所以研究禪宗的美學價值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禪宗所體現出的人性分支,慢慢衍生了審美情趣與高深境界,對當代室內設計有著深遠影響。隨著茶道文化的發展與推廣,茶、禪文化的相互浸潤與融合,形成了“茶禪一味”境界。“茶禪一味”下室內設計,設計師不僅要從茶禪文化中尋找靈感,還要不斷提高自我審美,升華對文化內涵的追求,以設計出極具審美意境的風格,為居民打造心靈休憩港灣。因此研究茶禪文化,對促進室內設計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茶道講究的是“和靜怡真”,以“靜”凈心。茶道的根本在于能夠從微不足道的生活感悟自然、人生的奧秘,悟出人生哲理,而禪道也需要“靜”,通過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參悟出人生道理與感悟。同時,茶也講究“放”,任何的苦惱,都是因為放不下,同時佛教修行,也注重“放下”修行,在品茶的過程中,也要“放”,從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放下精神壓力,放下一切的煩惱,解放心靈、心性[1]。以“放得下”角度分析,無牽無掛的品茶人與四大皆空的佛家修行者,達到的心境是一樣的。茶、禪相互浸潤、融合,意味相投,在精神和物質方面毫無區別,正所謂茶禪一味。茶意亦禪意,禪意亦茶意,失茶意,禪意蕩然無存,而失禪意,茶之無味。茶、禪一味本就天作之合。品茶作為行禪的一種模式,而品茶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簡單而言,品茶就如同坐禪,味道自知,禪道自己領悟。與飲酒相比而言,飲酒過度,必然會酩酊大醉,而品茶也可以達到似醉非醉的境界,感悟茶道文化。由此可見,中國茶道蘊含著參禪悟道的相關要素與功能,所以必然會發展成“茶禪一味”。
當前室內空間結構設計方面,設計師比較側重于點、線、面結構,把室內寫意打造的更生動、更有趣。點、線、面元素的綜合應用,可使室內空間結構設計創造美感,為空間造型與家具擺設注入生機,同時借助色彩搭配,能使空間氛圍變得更加濃郁。點、線、面的多樣化組合,能為人帶來不同的視覺與心理享受[2]。室內空間設計中,設計師要合理應用點、線、面元素。如推拉門的設計,其核心元素是線條,而通過線條多方向的組合,就形成網狀結構,最終衍生成面狀,達到線、面的融合應用。
原生態是最接近生命之本的一種形態。“茶禪一味”的室內設計,采用的材質應側重于天然材質。例如木材、棉麻以及石材等,將這些材料作為室內裝修的最基本素材,盡可能不采購人工合成材料。同時,材料加工過程中也要盡量的減小加工痕跡,有效保留材質的天然肌理,從而更好的展現出材料原生態自然美。室內設計時,設計師應關注木材的自然紋理,精心挑選石材的顏色,以及泥土質地等,從原生態材質方面追尋自求與個性,盡管缺少了富麗堂皇,但也突顯出樸素、大方,借助自然與簡單的材質元素,創造出“茶禪一味”的室內空間,不僅發揚了茶禪文化,還可營造優美的生活環境。
首先是色彩靜素。色彩搭配促進心靈和環境之間的互動。禪宗美學強調的是淡雅,對于過度渲染是排斥的,而簡素、靜雅色彩屬于高境界。當前,禪宗美學推崇的顏色主要是“黑白青赤”,其中白色是最為尊貴的,而灰色、米色、棕色等一些素顏色系,是禪意下室內設計的重要基調[3]。黑白搭配,不僅素雅,而且時尚,體現出時尚感與對精神的渴望,極具設計感。其次是物體簡素。“茶禪一味”推崇簡樸節約理念,室內設計時家具的數量與尺寸強調少、小,主要是減小室內空間負擔,加強室內空間輕盈感。盡管選擇少數量、小家具,但是用途卻更加全面。最后是光、影,室內設計中光、影是設計師必須重視的要素,利用光、影的變化,能夠體現出室內空間主體性,豐富意向性空間。茶禪文化中,光代表人性,所以光、影是室內設計考慮的重要因素,通過光、影可以加深人對室內空間簡潔性的認同。目前,光、影是“茶禪一味”下,室內設計采用的最普遍方法,借助光、影變化,能夠實現虛實空間的完美轉化,營造靈動之美[4]。光、影元素的設計,能夠為室內空間創造出節奏感,讓空間變得更細膩,為人帶來一種寧靜與平和的感受。一般情況下,室內設計時采用的光、影手法是,靈活、巧妙的應用自然光與人工光源,比如吊燈、落地燈等,采用不同的光要素設計方法,營造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光、影的巧妙應用,能打造出多樣化的審美意境。
茶禪推崇的是回歸自然,擁抱自然,體現自然原生態美。所以茶禪追求的不是奢華,而是回歸到內心的精神[5]。茶禪主張“情物質,重精神審美的核心”。室內設計過程中,材料是否珍貴并不重要,只要靜雅,滿足精神需求就可,甚至一些簡素、丑陋的材料,也能詮釋生命的自覺與對生命的理解,觸摸與感受大自然美。茶禪文化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發揚與傳承,而室內設計中能再現自然之美。以室內設計角度而言,茶禪并不傾向于過渡裝飾與繁瑣的人工雕刻,而是倡導事物的直接性,用最簡單的材料創造最整體空間。此種設計手法詮釋極簡主義,追求自然性與純凈性,彰顯其獨特魅力。如無垠、空靈突出室內設計的閑適、致遠茶禪內涵。此種境界既是室內設計的追求,也是設計師藝術的集中體現。
禪宗所追求的是簡單、幽玄之美,室內設計在禪宗精神感染下,會產生物體縮小意識,一般用小和少來詮釋“無相”以及“空相”。在進行現代室內設計時,日式風格通常較為樸素、典雅,沿襲了日本的傳統建筑,包涵榻榻米、推拉格柵、茶桌等。基于多樣化藝術表現形式,例如:茶道、插花等將空間美學完美的展現出來,禪意無窮。倘若空間較為狹小,在白墻上掛一幅意境深遠的畫作,墻下茶桌上擺滿茶具茶盤,飽含幽靜、自然之意。處身于此種環境下,總能讓人靜靜地思考,空寂、幽玄之感充盈著整個空間,沉醉在禪宗的氛圍中,給人一種貼近自然的寧靜感受[6]。日式風格的獨特在于自然之態,以色調典雅、氛圍悠遠為主,雅致之感能夠讓人在紛繁的都市中得到精神的放松,尋求思想的解放。室內設計要充分考慮居住者的心理需求,以簡潔、明亮、和諧為主,進而更好的展現禪的意境,品味這獨有的靜謐之感,雖屋窄但卻心寬。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許多設計并非合理、空間也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多數是在原有的風格上進行改造,一些房屋的舉架較低,吊頂后難免使人壓抑,這時就會用到彩繪玻璃,彩繪玻璃類型豐富,可以依據房間的風格和整體色調進行選取,力求與總體環境協調一致。室內設計通常離不開綠色,花草會使整個空間散發生機,給人以美好的視覺享受,好的搭配和擺設會讓空間之美更加別具一格,依據房屋的布局和風格,將其擺放在適宜的位置,足以為室內環境錦上添花,寧靜淡雅之感自然而來,這才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所在。
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為營造氛圍,通常在選材時用實木、干花、竹子、藤蔓、石頭等天然材料,簡單、天然的材料給人以貼近自然的感覺,可使居住者身心放松,還可保持室內干濕平衡,調節室內氣溫,營造出樸實、典雅的意境,完美的詮釋了禪宗謙遜、低調的精神[7]。在室內設計中,一般木材所占的比例較大,其次就是石材,運用這兩種材料時,要充分表露出它們天然粗糙的紋理,天然的質感可以使整體風格更具特色。通過典雅、樸實的風格以及純自然的色調來展現禪宗的意境。另外,家具的雅致樸素,沒有多余的裝飾使整個空間散發自然的氣息。就選材來說,家具的原材主要有:原木、竹子、草席等等,在制作中不會刻意修飾材料的肌理,為空間營造出素雅、純凈之感,將禪意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壺茶,一只茶杯,幾縷茶香,生活竟是如此禪意。因此,既要強調茶禪家具的設計,還應注重室內空間茶禪韻味的體現。茶禪精神推崇的為空間清凈,深處清凈環境之中可以放下塵世煩惱,放松身心,使精神得到解放,獲取快樂,釋然一切。而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人們與自然漸行漸遠,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陌生,當內心無法負擔生活壓力,情緒難以釋放時,歸居田園,得以一片寧靜的凈土,是當今人們急需的。“茶禪一味”的設計風格,是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最直接方式。采用視覺白描方式,營造樸實無華的室內環境,不僅是回歸自然美,也達到了美的最高境界,是物質財富無法實現的。因此,室內設計時要側重于清凈,創造一種高遠寧靜的境界,營造出嶄新的空間,雖然不一定要寬廣,但是居室的氛圍能讓人產生無窮的禪意,耐人尋味。
隨著事物的發展,所累積的文化是蘊含符號色彩的,例如竹制茶桌、傳統陶瓷等,這些都是禪意表達的介體。而室內空間設計也十分看重“天人合一”,以家具配飾角度分析,強調文化傳統,對稱擺設是最基本的原則,同時借用陶瓷、盆景、畫等加以裝飾,此種風格讓居室彌漫著古韻,滲透著禪意[8]。而茶之飄香,也令人凈心、養神。禪語道:無即是有,一即是多。人和自然是緊密相連的,而為當代世人創造心靈休憩港灣,不看重物質的奢華,而在于精神是否豐富。“茶禪一味”的室內設計,讓人進入到不同的生活世界,感覺時間流失慢了下來,漸漸的滌除塵世間煩惱,不再憂慮,身心得以釋放,沉浸在寧靜的世界中。強調室內設計中物體的簡素美后,要采用石頭、亞麻、天鵝絨草等有關亞光材料,這樣打造的空間更利于人放松與平靜。幾個棉墊,一只藤茶幾,屢屢茶香,濃濃茶意,洋溢著祥和的氣氛。而材質的素雅,正是材質自然形態的體現,營造淡泊與瀟灑的氛圍。室內設計方面,禪宗美學體現的淋漓盡致,如室內沒有任何東西,擺放一個陶器,或者是擺放一個古玩,再或是懸掛一幅古畫,這也滲透著濃濃的禪意。最精彩的設計,其實是給人的一種自然感覺,如同沒有進行設計,但事實上卻設計了,只是設計的思路與痕跡難以發現。
當代設計理念下,室內設計中自然生態、空間精神的相互浸潤與融合,不僅是“茶禪一味”的體現,也是人們對新生活模式與精神世界的一直追求。“茶禪一味”的室內空間,能使人忘卻生活中的煩惱,緩解生活與精神壓力,凈化心靈,讓焦躁不安的心態慢慢回歸于平靜。同時,也使人們陷入沉思,感悟人生哲理,靜雅的環境中,一切安好,讓人心生喜悅。茶、禪作為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呈現不能浮于表面,要追求更深層次的精神,既要滿足于空間結構功能需求,也要蘊含真正意義上的茶禪文化精神。
[1]宋一菁.淺談“參禪悟理”在茶館庭院景觀設計中的體現[J].福建茶葉,2016(1):92-93.
[2]方海,方岳.日本的“龍泉青瓷熱”與其體現的禪意美學特點淺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11):137-138.
[3]謝驍.見形,見心,見性——茶室設計中的“禪境”表達[J].江西建材,2017(13):5-6.
[4]吳貞奇,武金勇,時曉蒙.禪意空間色彩在現代生態景觀建設中的應用表達[J].藝術科技,2017(2):326.
[5]陳文華.人心需靜,以茶通禪,由禪悟道──略論“茶禪”如何“一味”?[J].農業考古,2014(2):235-238.
[6]馬小川.“茶禪一味”——探尋中國寺院里的茶文化[J].茶葉,2016(2):117-120.
[7]曹莉蕊.宋代人文繪畫中的美學意境在當代茶道器具設計中的體現[J].國畫家,2015(4):71-72.
[8]李榮華.現代茶館設計中禪境氛圍的營造及禪文化的應用研究[J].福建茶葉,2016(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