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升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天津 300350)
茶文化觀光旅游主題涵蓋了茶葉種植、茶文化學習、茶藝表演等等。在茶文化的觀光旅游模式中,游客會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茶元素旅游資源。如,結合旅游地區的自然風水景觀,融合該旅游區的特色人文情懷。另外,還有融入茶元素的茶藝、茶俗以及同茶文化相關的藝術載體。如,唱歌、跳舞、采茶等活動形式。綜上所示,將茶元素相關的活動貫穿在文化旅游路線中,可以讓旅客在旅途中體驗到別具一格的快樂,并獲得身心上的愉悅享受。
我國第三產業創新發展的持續升溫,帶動了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業發展。在茶文化旅游觀光模式中,旅游形式以原生態、超自然、閑適優雅為主,以此滿足旅游觀光者返璞歸真、陶冶于自然的內心需求。除此之外,茶文化旅游觀光模式中最為重要的是對觀光資源的設計整合。
茶葉和茶文化相關的資源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樸實無華的旅游價值。因此,對于茶文化的認知和學習得到很多的重視。實際上,茶文化是綠色的、具有厚重歷史沉淀的文化資源,也是茶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比如,茶葉旅游區的茶陵,在有效保護該旅游區的生態環境的同時,當地的居民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積極開展茶經濟產業的延伸,提高人均收入。此外,在旅游資源方面當地的旅游管理者或者居民,可以修建生態沼氣池,建立綠色的生態牧場、生態農場、生態果園。在這些經濟莊園中,即組織進行觀賞,又可進行實地采摘等活動,不僅能增加當地的人均收入,而且還構建了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模塊。另外,生態茶林還可以發展觀光旅游,設計合理的旅游觀光路線。現代化生態茶林是集茶葉的采摘、生產、加工、精化、銷售、文化展示、知識宣傳以及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項目,這是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理念融入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茶林觀光中,可以實現工廠直銷一體化的經營方式。生態茶林建設者可以依托當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加入地域特色茶藝文化,在融合當地濃厚的風土氣息的基礎上,大力宣傳吸引旅客前來觀賞、消費。另外,茶林中還有參觀游覽區,包括具有風韻的茶馬青石古道,旅客可以悠閑地在小道上觀賞、游走,或進行拍照、野炊,這為旅游者增添了體驗的樂趣,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情懷。
體驗旅游模式是一種半主動性的旅游模式。主要是根據同等級理論系統,依據一定原則,建立起內部聯系,最終組合成一種略微復雜的程序或者系統。在體驗式模式中,有旅游資源模塊的集中化的特征。為了提高旅行的效率,并在旅途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感,體驗性旅行線路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體驗型的旅行線路的設計過程中,要考慮旅游產地的實際情況。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接待能力、交通通達度、旅游資源等,有效進行線路整合規劃,竭盡全力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提供形式多樣的活動體驗項目。除此之外,在進行旅游線路設計中還可以分為三個模塊,第一是區域旅游系統線路規劃,直接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第二是旅行主題線路規劃設計;第三是地域濃縮的自身線路規劃設計。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旅游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成為當地旅行社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此外,大眾對傳統的旅游設計已經出現審美疲勞,人們對旅游需求也趨向于多樣化、個性化、多元化。因此,旅行整體的設計側重于人性化,需要多層次、全方位的為旅行者考慮。
“直接利用”是指當地旅游生態茶文化資源直接被利用,或者是在文化資源的原貌上,研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成果。因此,需要盡可能向游客呈現出當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真實的歷史面貌。竭盡全力向旅客展示旅游區域的環境原貌和原始文化狀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就像是商品包裝的過程,要經歷一段很長的開發階段。旅游資源利用方式主要是點線式,即景點和線路的結合,旅行線路模式為直接觀光型。這樣的旅游模式投放到市場中,會導致長期沒有更新和發展。另外,旅行線路設計的改變也只是在原有的線路上進行微調整。長此以往,直接利用型旅游資源同質化比較嚴重,會造成直接利用的旅行設計競爭力的削減,弱化旅行線路設計對旅行者的吸引力。
傳統的旅游主題類型類似于一種文化產品,它的主題式設計的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旅客享受體驗的好感度,還直接影響著旅行社旅游服務水平和旅客對該地區的好感度。所以旅行茶文化資源的規劃影響著我國旅游業整體的發展方向。近些年來,根據我國旅游局的調查統計分析,我國很多旅游區在旅游資源主題設計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旅游資源設計構成很復雜,并且缺乏個性和創意,讓旅客絲毫沒感到新鮮感和新穎度。在我國國家旅游局調查統計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旅游地區對主題的設計創意的重視度不夠,沒有意識到主題的新穎性對旅游發展的重要作用。
從社會經驗來看,旅游者一般會表露出旅游觀光的行為、觀念或特征。可以大致把游客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觀光、游覽型,第二類是停留型。傳統的旅游線路中,會濃縮著地域特色風情和厚重歷史文化。相對而言,比較注重旅游模式的,一般都是導游帶著旅客觀賞旅游景觀。在周游茶林的過程中,旅客體驗大都是自然、人文的景觀,旅游線路大部分是當地最有代表性的特色環節。帶旅客行走于茶林之間,進行走馬觀花似的觀賞,但缺少帶領旅客參加茶林體驗活動的設計。旅游設計與茶文化主題契合度不會很高。在這種旅游類型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以旅客自身利益為中心,未站在旅客的角度去思考大眾需要什么樣的觀光角度,需要什么樣的茶文化體驗。因此,在對旅游路線設計時,還需要理清思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考慮線路設計的問題、革故鼎新,為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還要善于利用地域特色知識來銜接,茶文化以及茶產業之間的元素。高效率地整合茶文化資源。
在優化茶文化資源旅游的模式中,需要基于體驗的視角進行研究,將不同形式的茶文化活動,有機地與旅客直接的體驗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旅游文化形式。比如,在桂林陽朔的方案中,依托茶文化體驗并利用旅游資源相結合,將茶自然景區與茶文化基地的旅游時間進行細致規劃,把原生態旅游地點開放的時間與旅客的訂票時間進行合理對接。在設計茶文化旅游體驗時,設置了桂林一日游,三日游等活動形式。在活動中旅客可以與大自然親密無間的貼近,感受桂林山水的同時,直接體驗茶文化的魅力。此外,將各區域與各區域的茶文化基地進行有序的銜接,提高游覽的效率,加強茶文化活動的參與度,以此使游客大飽眼福,滿足游客的內心需求。
傳統的茶文化資源設計模式基本是旅行團的活動形式,包團游中一般都包括了衣、食、住、行等等消費。這樣的旅行模式實際上是以旅行社利益為核心,而忽略了旅游者主觀的需求。隨著我國旅游業的日漸發展成熟,旅客的需求呼聲也越來越高,傳統的茶資源包團營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旅行者的需要。為了與時俱進,為了使旅行者的旅途更加的開心,在進行茶文化旅游觀光的途中,需要考慮到的不僅僅是茶產品消費活動,更多的是關注旅客自身的心情、愉悅度、參與感、體驗感。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還需要在傳統的旅行模式設計的基礎之上,融入現代化的營銷戰略模式,并加強創意主題的附會,優化和升級主題旅行設計,提高茶文化旅游觀光模式的可觀度,滿足大眾日益多樣化的茶文化體驗需求,創新潮文化的體驗,深挖與茶文化主題相契合的項目。3.3“茶區建設+地域濃縮”開發模式
茶文化地域性主題活動是以茶產區為核心的旅游觀光模式。與此同時,也是完整的旅游線路。一條茶文化觀光類型線路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茶區建設與地域濃縮的結合度上,這也是區別于其他茶文化主題模塊開發的關鍵原因。依據體驗視角,在地域性的茶文化的主題線路中,可以將茶區的建設進行靈活整合,將茶文化資源與主題文化活動進行有機的搭配,不斷地更新旅游的活動形式,優化線路模式,讓旅客在體驗旅途的愜意之感的同時,陶冶于精神世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主動的融入觀光中。如此一來,提高了旅客的參與度,傳播了茶文明。
基于體驗視角下茶文化資源旅游的深入開發,對茶文化資源旅游結構理論進行分析。為了滿足旅客以及市場的需求,在對一個茶文化旅游資源地區的線路規劃設計中,將融合餐飲、交通、娛樂、購物等不同形式的活動。以旅客的切身體驗為核心,為旅游區當地的生態茶文化觀光旅游,增添了一道光彩活力。這也是對茶文化資源旅游的深入發展進行的積極的嘗試和探索。
[1]宗敏麗.祁黃雄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開發策略——以浙江顧渚村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2(3):315-320.
[2]張曉峰.新媒體背景下的茶旅游經濟發展策略[J].福建茶葉,2015(5):42-44.
[3]陳燕軍.茶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與旅游經濟嫁接點分析[J].福建茶葉,2017(11):114.
[4]路軍慧.浙江地區茶文化旅游資源面臨的挑戰及開發思路[J].福建茶葉,2016(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