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義,趙麗娜
(1.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
高職院校吸引力的提升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其中校園文化成為當前各個院校搶先發展的重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下,吸收和發揚當前社會中的優秀文化元素,其中傳統茶文化就是很好的契合點。優秀傳統茶文化的內涵需要進一步挖掘整理,從中提煉出更有利于提升高職校園文化的支撐元素。
傳統茶文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積淀,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以日趨成熟的姿態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茶文化影響力在個人、社會、國家等很多層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尤其是茶葉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在前期的對外貿易中發揮了媒介作用,走進了歐洲地區的市場,促進了國外飲食文化的改變。尤其是對英國傳統飲茶文化的影響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傳統茶文化傳播離不開茶葉的發展。因此,茶文化可以看做是附屬在茶上面的一個文化符號,茶文化伴隨著茶葉的出現而產生。研究表明,大多數人認為茶葉從神農嘗百草中就開始出現,這作為他的歷史起源坐標。而在初唐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始變得興盛起來,出現了文人墨客對茶進行的專項研究,第一部關于茶的研究著作也在這個時候產生。后來到了宋朝,飲茶開始變成廣大百姓的一種平常的生活狀態。此后,跨越到明、清時期,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經濟水平的提升,使更多百姓有寬裕的財富來購買茶葉,相對來說,茶葉價格還屬于相對昂貴的“奢侈品”。比如,我們生活中一天的場景都離不開茶,上班一杯早茶、提升清腦,令人心曠神怡,很多上班族每天早上到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中午一杯濃茶,消除疲勞、提升精力;飯后一杯清茶,清新潤腸,還有助于消化。晚飯后一杯茶,還可以幫助消化,健脾養胃。
傳統茶文化包羅萬象,從類型來說有很多種。包括了種茶文化、制茶文化、品茶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茶道、茶藝,甚至飲茶工具也有相關的衍生。因此,這也賦予了茶文化更多特點。比如說飲茶工具,有的人喜歡用茶杯,有的人喜歡直接用茶壺,僅茶杯就有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木刻杯等等多種,不同的用品也折射不同的文化內涵。另外,有人喜歡用玻璃杯,因為這樣可以清楚的看到泡茶過程中茶葉的舒緩,色素的慢慢滲出,別有一番享受。這樣的人往往喜歡觀察事物的變化,體現的是一種細致的茶文化。除此之外,有的人喜歡用陶瓷杯,認為這樣可以更好保持茶的本身味道,這樣的用法折射出的是一種順應自然,回歸本來的精神文化。
傳統茶文化的影響力很難用一個量化數字或者文字表述出來,雖然不能給他下一個絕對值一樣的定義,但是卻存在于我們生活的不同情景之中,茶文化用它獨特地魅力影響著我們的認知觀、體驗觀和價值觀。比如,“茶”和“禪”在讀音上極為相似。茶道即禪道,茶道中包含博大內涵在禪道中也有很多的體現,茶道中倡導的“清新淡雅”和禪道中的“清心寡欲”如初一體,都告訴大家要有無欲則剛的價值追求。又如,茶文化在江南水鄉的影響力更為廣泛,很多地方茶樓林立,在洽談工作時選擇茶樓成為了很多商人的熱門選擇,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這樣能夠靜下心來的地方談工作,因為這樣可以反映出他們的價值品味,發映出他們的文化追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品位,勢必會對個人和企業的整體形象帶來優勢。所以傳統茶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很多層面。
高職院校同本科院校甚至“985”“211”這樣的院校,在學科水平、設施水平上還有很大差距。如何來提升高職校園文化內涵,讓文化內涵成為學校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招牌,成為各大高職院校越來越需要考慮和重視的問題。
高職校園文化是一個多元的整體,組成成分層次不齊,這是一個共性問題。高校學生的廣泛性,必然帶來文化的多樣性。比如,飲食文化體現的就是這一個校園里飲食方面的一種價值取向。由于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個的飲食習慣,南方的喜歡吃辣吃甜。來自山東學生喜歡吃魯菜,來自長江上游的學生喜歡川菜和湘菜中的辣,小吃上也各不相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大多數學生會在飲食方面有所改變,不在單純堅持家鄉的飲食種類,反而受當地飲食文化的影響,歸集到期中一種或幾種,同時很多商店為了迎合學生的需求,做出各種不同地方的小吃,飲食文化也反映出了校園文化的價值取向,所以說高職校園文化是一個多元化、交錯式的共同體。
高職院校文化受辦學檔次、辦學規模、辦學定位、辦學文化的影響。相對來說,缺少了一些高端的、具有親和力和融合力的文化元素,這些也成為了高校文化的短板。從辦學角度來講,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需要濃厚的學習文化氛圍,但是高職院校的短板也決定了在這方面缺少可操作性。從培養學生角度來說,提升學生對學校認同、國家認同、社會認同,顯得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價值觀的升華需要有一股強大的文化力量來引領更多學生。高度認同才能夠按照文化導向,追求自身的提升。從老師角度來講,一種能夠引起師生高度認同的校園文化,要以校園文化為引導,大力提高教師教學進度和授課難度。
高職校園文化缺少了很多本科院校的學術氛圍,從而讓人感覺高職校園文化缺少一些文化氣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教育的長足發展。從整個面上來看,目前高職校園文化還處在相對弱化、虛化、邊緣化的狀態,急需要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元素,來改良提升高職校園文化,促進高職校園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比如說,很多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高校時,對于同一梯隊的高職院校會對院校的口碑進行了解,從而做出判斷。這種口碑式思維很多時候會被校園文化所左右,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會受到更多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勢必對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以及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帶來更多實惠。
傳統茶文化與高職校園文化的融合是一個漸進過程。傳統茶文化的多元性同高職校園文化的多元性,為兩者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我們需要進一步理清兩者目前的融合狀態,從中挖掘兩者融合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傳統茶文化的影響力在社會領域、商業領域、文化領域等多個方面存在。除此之外,也在一些高職院校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這些傳統茶文化在高職院校文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很多高職學校逐步重視傳統茶文化在校園文化中扮演角色。比如,有的高職院校通過開設品茶課,引導學生加強對茶文化的學習和研究;有一些需要的宣傳版面也開始用到茶的詩詞;一些高職院校通過成立茶文化研究社吸引學生的加入;還有一些學校在文藝匯演中穿插上茶道表演節目,來增加學生對傳統茶文化的了解。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受歡迎的表演方式讓茶文化在校園文化中傳播和接受更加有說服力。
傳統茶文化對高職校園文化的影響是一個漸進地過程。從原來的無人問津到逐漸重視,最終有可能帶來繁榮發展,這些都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大部分高職學生開始參與到校園茶文化這個主題當中去,其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茶葉生產地區的高職學校開始開設茶葉種植、茶葉加工等相關的課程,有一部分學生愿意接受這樣的專業,選擇茶相關專業進行學習,畢業后選擇職業時,也會有跨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選擇與茶葉有關的專業;另一方面,非茶學專業的學生雖然本身沒有學習茶葉及相關專業,但卻表現出對茶文化濃厚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積極參加與茶文化有關的社團,還有的學生愿意在文藝表演中展示茶道、茶藝。實踐表明,這樣的節目受到了師生的廣泛歡迎。
從傳統茶文化和高職校園文化的發展角度來講,兩者有文化契合點和歷史契合點。在文化契合點上,兩者都是文化的一種體現形式,有著天然的相互融合的土壤,這種土壤為兩者的相互提升提供了有利條件。比如兩者都有文化屬性,在校園里談到茶文化,就會給其他人一種高雅的感覺,因為茶文化本身具有很多元素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融會貫通,能夠對傳統茶文化了如指掌,也代表著淵博的學識。在歷史契合點上,兩者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傳統茶文化和高職校園文化都是變化的,他們的變化受到了外部壞境的共同影響,也為兩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促進融合性提供了必要條件。
通過對茶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理清了茶文化歷史發展脈絡,找到茶文化發揮的作用點。另外,還進一步分析了茶文化的社會影響力,研究了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需求,得出了校園文化對提升高職院校整體水平的重要意義。在當前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傳統茶文化日益成為高職校園文化的重要價值體現。在當前高職院校發展中,更加激發了院校提升校園文化的主動性、積極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高職校園文化吸納傳統茶文化元素。
[1]樊超.中國茶道文化對高職生文化傳承的教育研究[J].福建茶葉,2017(11):206-207.
[2]鄭雪源.現代高職院校特色文化品牌培育路徑探究——以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7(5):41-44.
[3]劉卉,王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9):193-194.
[4]胡芬芬.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分析[J].福建茶葉,2016(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