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雨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陜西西安 710061)
飲茶文化之風深深地扎根在中國的沃土。自古以來,茶一直被視為飲料界的珍品,最早的茶是皇家御用的貢品,到后來逐漸普及到官僚家庭。從茶文化的縱向發展來看,飲茶文化從皇宮走向了民間,從中國走向了西域、東南亞、南亞等地方,隨之傳播也愈來愈廣。茶文化有著獨特的思維模式,在其思維框架下有著別出心裁的修辭格文化。這些基礎性的茶底蘊是茶文化內外遠揚、久經不衰的重要根基。目前,茶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社會人士更加注重對茶思想內涵的研究,茶文化深刻地思想為英語專業寫作提供了許多獨到之處,為教學模式改革打開了新思路,并提出了新的方案。
傳統茶文化歷久而彌新,在時間中醞釀、發展。當前茶文化不僅盛名于國內,而且還遠揚海外。
盛世唐朝是傳統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中西方的茶貿易頻繁,茶文化的傳播甚遠,文學藝術越來越繁榮,中西方文化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唐朝時期,我國對外政策開明,各地港口允許商船通過,數不勝數的文人茶客對品茶、茶道、茶藝文化進行了傳頌,也與來自外國的文化進行了思想上的深度交流。唐朝對我國茶文化發展備受重視,它是茶文化走向興盛的重要轉折時期。文人茶客居茶室品茗成為當時社會的閑情風尚。當時陸羽《茶經》問世,這標志著茶不僅僅是百姓生活中,柴米油鹽中的一種調味品,也升華為人類精神世界上的一抹清香。可以這么說,隨著茶文學的興起、發展,與茶有關的文化內涵也會得到豐富、提升。在唐朝涌現出不少有關茶葉的詩歌以及散文。這些文學藝術作品推進了茶學修辭的發展。在陸羽的《茶經》一書中,包含了豐富的茶韻、辭藻。比如“其樹如瓜蘆,如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蒂如丁香,根如胡桃。”文字中文質兼備,用詞毫不遜色于其他的文學作品。書中有豐富的比喻修辭格,言有盡而意無窮。
茶有健身,養性之效,可以為生活增添情趣,予人們陶冶情操。茶文化是以物質文明為載體,也是精神文明的財富,茶文化中包含著許多文化精髓,如茶文化中包含了謙虛禮貌、無私奉獻、簡樸廉儉、堅韌不拔等傳統文化美德。茶文化帶給人們在繁華的世界里,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感悟生活,體味精神境界。此外,茶文化中還融入“以和為貴”的思想,這也深深影響了我國的文化結構體系,促進了中國傳統精神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文化創新形式的發展,同“和諧、統一、淡然、清晰”等思想影響著英語專業寫作的教學。
茶文化精髓不僅僅是順天道,尚簡樸,更加值得我們研究的是以人為本、敬業樂業的人文精神以及鐫刻優美的美學價值。茶葉種植、茶道、茶藝等都有著很強的技術內涵,對各個工藝環節上都要求簡、素、雅。從茶藝文化價值的角度來看,茶藝文化是屬于一種社會大眾文化。自古以來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書面表達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隨著人們對茶藝文化的養生、人文、美學意識的加強,很多人也逐漸意識到了茶藝文化的人文價值與美學價值,發現茶藝文化中卓越品質的深刻內涵,汲取優秀茶因子貫通于文學寫作中。
當前的國際競爭趨向于人才的競爭,而教育作為一種無形競爭利器,在促進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同時,也塑造了一個人的人格。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騰達的社會里,傳統的茶文化與英語寫作課堂相結合,可以發揮茶思想高深的哲學魅力,擴展英語寫作的內容范圍。此外,借助英語專業寫作這一契機,有利于中國的茶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便于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傳揚海外,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
我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發展騰飛,政治體制的不斷完善,文化的日益繁榮,教育也在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而英語教育作為一種經典的語言學習模式和語感基礎教育,對學生英語專業文化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課堂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學文化活動要同英語寫作技能相契合,借助五常文化中文化因子、符號元素等,可以突破傳統英語課堂教育中枯燥乏味的專業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英語教學的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外,若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與英語教學活動相契合,則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的活動形式,使得英語專業寫作的框架更加具有層次感,讓英語寫作的表達蘊含著中國韻味的典雅美。
在最近的這些年,我國教育部門也針對英語寫作課堂教育模式改革采取了相關措施。眾矢之的,開啟明智,讓學生的未來更加的美好;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執著追求,并且樂此不疲。所以,引導學生喜歡英語寫作課堂教育,鍛煉他們學習書面表達的能力和興趣,培養學生學英語寫作興趣比學習純碎的英語語法知識更加重要。在一堂優秀的英語課堂里,英語老師會積極講授英語語法知識和詞匯,從而更好的教授學生需要備記的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作為英語老師,得要不忘祖本,堅守傳統經典,將茶文化優秀的辭格融入到外語寫作中,將中文優秀寫作方法發揚光大。
將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融入英語專業教育與文化育人當中,可以培養高校學生的歷史責任感以及社會使命感,形成和諧的校園氛圍。在傳統的茶文化中,茶文化思想包括愛人、敬人、尊人等品質,茶文化思想對高校外語教育中的契合實踐作用,能夠很好地將高校英語專業教育和文化育人的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
茶文化是我國古典文化的代表,其表現形式獨具特色。茶文化對于維系民族文化的穩定性、持久性有重要意義。傳統茶思想與外國文化融合的核心價值,成為民族特色文化的紐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博采眾長,以濃厚的中國風采屹立于世界文化潮流發展的前端。茶文化融入英語專業寫作中,一方面不僅僅可以豐富英語寫作的內涵,為英語寫作提供可支持性的而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英語寫作,傳播茶文化思想,將中國傳統的文化透過語言的脈絡傳入世界很多區域。
傳統茶文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享的文化類別,我們可以借助茶文化的視角,觀世界之博。茶文化的傳播發展需要通過人們廣泛接觸滲透,不斷地拓展高校學生的文化視野,以非凡的眼光去看待獨到的文化視覺,體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所帶來的雀躍之感。茶藝文化集聚了許許多多禮教文化,這是茶藝文化的人文精髓,也是茶藝文化不斷濃縮精華的成果,茶藝文化的傳播和沉淀,凸顯其民族價值和文化的包容性價值。茶藝文化聯系多樣,將茶文化與藝術、英語專業寫作等新型文化形式結合起來,使茶文化更具可研究性,更有歷史價值、文學價值。
大學通過學習語法知識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英語的知識世界,合理的學習英語的知識,我們才能夠走進英語,學習如何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因此,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英語老師會很著重分析英語的句子成分,以及個別重點單詞的語法意義。不僅如此,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時,尤為會注重課文上下銜接的自然段落以及上下文布局的邏輯性。銜接書面表達連貫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讓英語寫作更具連貫性有兩種方式,可以用語法的結構進行連接。例如,第一是語法中的替代、省略等;第二類銜接方式就是采用詞匯的連接方式,用詞匯中的固定搭配來使文章更具結構性。這兩種方式的共同特點就是以語法內容來充實結構。銜接方式就是信息結構方式,通常是采用語氣詞來銜接上下文。正如茶客所知,品茶也講究茶藝次序,茶道的流程順序是品茶必須要過的步驟,同樣寫作也講究邏輯順序,行文的流暢性。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縫合,既展現的是英語寫作者嚴密的邏輯能力,又展示了獨具特色的茶韻美。
一篇出色的英語作文,它的上下文銜接是流暢自然的,銜接自然的英語寫作離不開英語語法的貫穿,用詞匯、語法以及語氣詞銜接,體現出書面表達的和諧性,也體現出英語書面表達統一性的特性。嫻熟地掌握各種語法應用,在挑選和使用英語句型的時候,需要學會使用非謂語從句,使得句子與句子之間無離合感,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以及狀語從句能夠輕易地轉換復合句子的句型。平時英語的名言警句之類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英語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將茶文化的思想融合到英語書面表達中,這樣既可以豐富茶文化的內涵,傳播中國的優秀茶思想,也可以使英語的書面表達更具特色。
一般來說,傳統的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寫作思想。大部分的老師在英語寫作教學課程中,只注重對單詞和語法的講解,卻忽視了對專業寫作整體內容的把握與解讀,忽視了寫作時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系,內容的詳實度以及語法的貫穿作用。因此,從茶文化視角研究英語專業寫作教學,將中國優秀的茶文化思想植入英語專業的寫作中,對于當代高校使用現代化英語寫作教學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1]孫瑋鈞,劉芹.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評分表構建研究[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2(2):139-140
[2]高黎,曾潔.學習策略培訓對學習者元認知水平影響的歷時研究[J].外語界,2012(1):67-68
[3]朱海燕,蕭力爭.茶文化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的途徑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010(35):120-121
[4]王媛媛.試議茶葉英語詞匯特點及其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7(7):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