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日登其其格 都格爾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種臨床常見男性疾病,有復雜的發病機制和病因,主要排尿余瀝不盡,尿頻,尿痛,會陰、少腹、肛門周圍及睪丸墜脹不適,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排出;以發病緩慢、癥狀復雜、病程遷延、頑固難愈、容易復發為特征。國內外學者對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學及治療方法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仍不明確,一般認為與病原體的感染、尿液返流、盆底肌肉痙攣、物理、化學因素及前列腺抗菌因子活性抑制而致的前列腺免疫功能低下有關[1]。筆者采用蒙藥結合艾灸治療及蒙醫護理治療該病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本次臨床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患者均來自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0月的門診患者,共98例,年齡最小者21歲,最大者56歲,平均45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8年,平均病程3年。
1.2診斷標準依據《蒙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①有排尿刺激癥狀(如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小腹、會陰、睪丸部有脹痛不適感;②直腸指檢:前列腺質地偏硬,有壓痛;③尿常規檢查陰性;④前列腺液(EPS)白細胞大于10個/HP,余正常,細菌培養陰性,卵磷脂小體減少或消失。
2.1口服蒙藥療法早晨飯后那仁滿都拉,15粒;中午飯后蘇格木樂-10,15粒;晚上飯后薩日嘎如迪,11粒,協日嘎-4湯,3g,水煎送服。10天為1個療程。
2.2艾灸療法①艾灸取穴:關元、中極、陰陵泉、命門、三陰交、秩邊等穴區為主。②操作步驟:主要分別進行回旋、雀啄方法。每個穴位先行回旋灸3min溫熱局部氣血,繼以雀啄灸12 min。再選擇1~3個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療至感傳消失、皮膚灼熱為止。完成1次治療的施灸時間因人而異,可持續數分鐘至1小時不等(使皮膚出現微發紅為度)。每日治療1次,10天為1療程。治療期間避免過度性生活。
2.3蒙醫護理
2.3.1艾灸前護理①環境方面:艾灸室保持整潔、舒適、安靜,室溫控制在18~25℃。②藥物及器械方面:消炎藥、燙傷膏、75%酒精、艾條、火柴、棉花、紗布、鑷子等。③患者方面:熱敏灸療法前要評估患者病情、意識狀態、營養狀況、心里狀態等,并對患者及家屬詳細解釋具體方法,治療原理和熱敏灸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3.2艾灸中護理艾灸過程中要注意溫度的控制,灸溫不宜過高防止燙傷。每5~10 min觀察患者情況,及時解決患者需要,對活動不便者由專人協助,確保安全。
2.3.3艾灸后護理艾灸后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屬于正常現象。如因時間過長過量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過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放液,并以無菌紗布包扎。發生感染化膿則應按一般創傷處理。灸后患者毛孔開放大量出汗,因此熱敏灸結束后需擦凈汗水,整理好衣物,在室溫下休息10~20min左右后可以離開。
3.1療效標準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局部無壓痛,前列腺液常規檢查正常,尿三杯試驗正常;②顯效:主要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局部有輕度壓痛,前列腺液常規檢查正常;③有效:癥狀明顯好轉,前列腺局部有輕度壓痛,尿三杯試驗白細胞、紅細胞減少,卵磷脂小體增加,前列腺液常規檢查接近正常;④無效:臨床癥狀存在或出現反復,前列腺局部壓痛同前,常規化驗檢查異常。
3.2療效結果痊愈36例,占36.74%;顯效33例,占33.67%;有效24例,占24.49%;無效5例,占5.10%;總有效率94.90%。療程最短的1個療程、最長者3個療程,平均兩個療程。遠期隨訪55例,愈后1至2年均未復發。
現代醫學認為,慢性前列腺炎涉及細菌感染、尿液反流、自身免疫反應、微量元素缺乏及精神心理等多種致病因素[3]。蒙醫學認為該病屬蒙醫“西經病”范疇,主要是由于巴達干赫依偏盛,寒邪增生,寒勝折火,致下清赫依功能紊亂或因血希拉熱與粘毒搏結,故令局部焮腫疼痛,下清赫依所致[4]。蒙醫以臨床上調節體素,清熱,利濕散結,消“粘”,對癥治療為原則;采用蒙藥祛腎寒,利尿之效的蘇格木樂-10;清腎熱,止滑精,消“粘”之效的薩日嘎如迪;消“粘”,清熱,利尿之效的協日嘎-4湯等;并結合艾灸療法治療。蒙醫護理具有操作方便、適用范用廣、療效快的特點,對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總之,蒙藥配合艾灸治療及蒙醫護理治療該病總有效率達到94.90%。說明蒙藥結合艾灸治療及蒙醫護理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滿意,且操作簡便,減少復發率,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