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鈺思 杭蓋巴特爾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蒙醫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臨床實踐,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她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蒙醫認為,人體是由三根、七體素、三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三根的調節下人體的七體素,三穢達到平衡完成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堅持健康狀態。而人體的疾病是由外邪的影響下使三根紊亂,失去了平衡七體素,三穢的能力而使人體出現了器官,組織系統的疾病。
目前我們在臨床上治療各類疾病,有器官疾病,如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脾臟病,肺病,皮膚病等疾病;組織疾病,如肌肉疾病,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全身性大動脈炎;血液病,如除了細菌,病毒侵入人體出現的外源性疾病;還有外傷引起的疾病,如骨折,創傷。自身的調節失衡引起的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都離不開自身調節這一主要環節和內容。這就是人體的自愈能力,蒙醫在臨床上統稱平衡三根。在臨床上這一自愈能力貫穿始終。
在臨床上蒙醫治療疾病是平衡三根及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和自愈能力治療疾病。同時也利用祛邪對抗方法治療疾病。蒙醫治療疾病的宗旨是平衡三根來調節人體七體素,三穢的平衡。各器官的相互平衡,組織和器官之間的平衡,失衡就會形成疾病。這就是證明人體的三根就擁有平衡七體素,三穢的任務和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人體的自愈能力。
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即外邪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現代醫學和蒙醫學治療方法就明顯區別。有些方面可能是相反的,對細菌,病毒引起的疾病現代醫學是用抗生素直接抗對。細菌,病毒和陽性病灶,抗菌抗病毒相關治療。例如:在治療大葉性肺炎或病毒性肝炎時直接用抗肺炎球菌和肝炎病毒的抗生素治療,在殺滅細菌病毒的同時消炎達到治愈的目的。蒙醫治療肺炎時,看其是否引起機體熾熱階段還是處于未成熟熱階段若處于未成熟熱階段的病用溫涼的藥促其成熟,出現熾熱狀態,然后用寒涼和消粘力度大的藥消熱,消粘,同時還要注意消熱后的山灘界,防止出現虛熱(赫依熱)或過多治療引起的沉伏熱,濁熱等,治療過程非常嚴密,一環扣一環,熱退以后調動人體的自愈能力進行修復性治療,防止出現后遺癥。
在治療病毒性肝炎時可用寒涼消粘力度強的藥進行治療,在控制病毒同時可選擇相對比較平和的調動人體自愈能力的藥物一同進行治療。如:在治療乙型肝炎時,用色日道格沖二十七味丸消粘殺病毒,同時用敖有八味丸,阿拉坦阿如五味丸等,在殺滅病毒的同時用調動人體自愈能力的藥物進行聯合用藥清肝熱,起到調動白細胞系統,體液免疫系統,補體系統等去殺滅病毒,這樣以雙管齊下殺滅病毒方法達到消炎治愈肝炎的目的。
例1:患者珊某某,男,18歲,2010年4月被診斷為乙型肝炎,肝功:谷丙轉氨酶1200單位,HBsAg 陽性顯示大三陽,B超報告:肝大。體征:臉灰黃,乏力,食欲不振,偶發惡心。尿赤黃,便溏灰色。針對病情,早:用阿拉坦五味丸;午:敖有八味丸;晚:色日道格沖二十七味丸,額力根湯做引子治療。15天后谷丙轉氨酶降到300單位,肝區不適感消失,二便正常,飲食正常。繼續服藥20天各項指標,體征均為正常。服藥60天后大三陽轉陰,肝功正常,臨床治愈。1年后復查,肝功兩對半等相關指標均正常。隨訪3年各項指標正常。
我們在治療紫癜性腎炎時,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摸索,得到了這樣的體會,單純西藥治療,如消炎藥和糖皮激素聯合用藥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糖皮質激素和蒙藥聯合治療,不如單純蒙藥治療效果好,這是我們在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蒙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的療效評價研究》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得到的結論。即激素的應用抑制并阻礙了人體的自愈能力和保護功能,其副作用大,愈后不佳,易反復。這些研究也為我們傳統醫學治療疾病的特色及科學性找出了科學依據,也證明幾千年以來人們依賴的傳統醫學是科學的,并有他的特色優勢。
例2:病人,袁某某,女,52歲,患有小細胞肺癌于2008年9月在門診就診。當時病人癥狀消瘦,乏力,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下肢浮腫,周身疼痛,夜間難以入睡。由于在幾個大醫院腫瘤科就診療效不佳,好心人勸其放棄治療,避免人財兩空。在我門診就診時病人家屬講明了治療經過,要求服蒙藥治療,鑒于病人的實際經濟情況及病情危重的癥狀,采取扶正祛邪治則,調動病人的抗病的自愈能力,同時用抗腫瘤,扶正祛邪的藥進行了治療。早:如意解毒丸15丸空腹服;午:狀西二十一散和吉斯烏尼蘇二十五味丸,用250ml酸馬奶送服;晚:讓阿嘎日八味散加協日嘎十四味丸9丸,用溫開水送服。服藥2周后,病人的癥狀好轉了許多,食欲和睡眠有所改善。繼續服藥半個月后,肺CT檢查:腫瘤病灶開始縮小,縱膈腫大,淋巴結縮小,此時,病人情緒穩定,胸疼緩解,病情好轉,再按原方子治療1個月后,腫瘤明顯縮小,病人體重增加,此時,病人消化功能較差,食欲不佳,針對這些癥狀,晚睡前讓阿嘎日八味散停,換服狀西六味散和化瘤丸,之后病人的食欲有了明顯的改善。將這組藥繼續服1個月,做CT檢查:腫瘤灶明顯變小,腫大的淋巴結基本消失。后因病人的經濟條件差,改用了間斷性治療。即治療半個月,停藥半個月,這樣半年后復查腫瘤病灶基本消失,腫瘤標志物也正常。停止服藥后隨訪觀察2014年底病情有復發跡象,然后及時服藥治療,病情緩解后,間斷治療至今,病人仍然帶病生存,情緒也比較穩定,這也充分證明蒙醫扶正祛邪,調動人體自愈能力治療疾病的觀念是科學實用的,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例3:病人那某某,男,51歲,于2003年患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M5),于2003年4月化療2次后到門診就診。病人化療后,經骨穿析查進入緩解期,癥狀為乏力,食欲不振,偶有胃痛,惡心,嘔吐,難以入睡,心悸等。針對病人的癥狀以扶正祛邪的治則,對化療后出現的副作用進行扶正治療以便于鞏固化療后的療效,早:嘎古拉十九味丸;午:新紅花八味丸,引子為烏蘭三味湯;晚:泰特日其七味丸,引子為贊丹三味湯,經過半個月治療,病人惡心,嘔吐,乏力癥狀基本消失,胃脹有所改善,食欲有了明顯的好轉,但病人還有周身不適,關節疼痛,心悸癥狀。針對此癥狀,早:活血養心六味丸;午:新紅花八味丸,引子為嘎古拉四味湯;晚:特格希Ⅱ號丸,引子為贊丹三味湯,服藥半個月后,服藥前癥狀消失。骨穿刺報告處于完全緩解期,為了鞏固長期療效,繼續服藥:早:嘎古拉十九味丸;午:新紅花八味丸,引子為烏蘭三味湯;晚:特格希Ⅱ號丸,引子為贊丹三味湯,服藥1個月后,停止服藥治療。病人注意飲食,調節適當,鍛煉身體半年后復查骨髓象均正常,病人無癥狀,病人完全停止治療,隨訪至今病人健康,M5未復發。
蒙醫治療疾病過程中充分尊重各器官之間的依賴關系。如五行中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原理以及注重各器官相生相克的關系。如: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依據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心腎是相克器官,肝腎是相生器官。所以我們在治療過程中遵循這些相生相克規律在治療肝病、心臟病、腎病。這與現代醫學的治療是不同的。在治療疾病過程中順其人體的自然規律去治病就很少出現毒副作用及其他對人體有危害的作用。
蒙醫尊重人體自愈能力的同時,在用藥過程中充分尊重時辰對人體的影響。如:蒙醫認為早為“赫依”時辰;午為“協日”時辰; 晚為“巴達干”時辰。所以在“赫依”早晨的時辰自然寒冷,中午“協日”的時辰熱,晚“巴達干”時辰偏涼。在這個時辰人體有變化,病情也有變化。所以蒙醫用藥時“赫依”的時辰用鎮“赫依”偏熱的藥。從器官上主要治療腎臟疾病為主。“協日”的時辰用寒性的藥治療肝臟疾病。“巴達干”時辰用偏溫的藥治療脾胃病。當然,蒙醫晚上用藥時還要用一些峻猛的藥物,例如含草烏類的制劑。因為一天勞頓,入睡后對峻猛的藥反應不會太激烈。可以平穩的吸收這些藥物。這些用藥方法也是充分尊重人與自然的關系,“天人合一”的規律。所以在蒙醫臨床治療的整個過程中很少出現毒副作用,即治療一個疾病傷及其他器官的現象。
現代醫學體系為對抗醫學,實驗醫學。傳統醫學,蒙醫學是以平衡為主的整體醫學,是靠人體平衡三根,調動人體的自愈能力治療疾病的醫學體系,在上文中提到的病例,均以平衡三根,調節七體素,三穢而使人體達到動態平衡治愈疾病的實例。目前在我國現行醫療體系中中西醫結合,中西并存,全國各大中醫院校和民族醫院校均引進西醫課程,在中醫醫院,民族醫醫院,中西醫結合,民族醫學與西醫結合,而造成的最終結局是中醫民族醫全面西化,尤其是國立大型醫院更是如此。如果這種局面再繼續幾十年后,中國中醫民族醫不復存在,這對我國傳統醫學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征兆。我們必須引起嚴重的關注和警覺。如像上文中提到的堅持民族的特色治療疾病,走自己的路可能我們還可以延續,如果我們的臨床思路西化,那我們的療效會大打折扣,走下破路最終將放棄自己的陣地。美國FDA:2007年有文件明確提出我們傳統醫學與主流醫學走的不是一條路,傳統醫學是調動人體自愈能力治療疾病的醫學系統,而我們還不走自己的路,將臨床治療思路西化那就是意味著滅亡,這不是簡單的治療效果差的問題而是生存還是滅亡的大問題。當然我們可以借鑒現代醫學的手段可以診斷疾病,或急癥時治表緩時治本之用,但整體思路不能變,必須堅持自己的特色,堅持走自己的路。
這個問題,必須各大院校,從新生入學就得把好關,還有各公立醫院堅持把好西化的關,在規培生的教育過程中必須強調走自己的路,防止西化, 把不好這一關,傳統醫學將面臨滅亡的危險。傳統學提出的自愈能力這個觀念與現代醫學是不互相排斥的,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這將是未來醫學發展的趨勢。而廣大的世人得益于這個福祉,不再為治療過度而苦惱。
2016年7月15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