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霞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文法系,河南鄭州 450000)
一組數據表明,在老齡化的速度上,我國要比西方發達國家快很多。發達國家的老齡化一般要用幾十年到一百多年,如法國用了115年,美國用了60年,而我國只用了18年便邁進了老齡化社會行列。根據國際權威分析認為,到本世紀中葉,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5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國養老院的建設和完善就顯得愈加重要和緊迫。從現實看,近些年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旺盛,我國養老院在數量上的確有了明顯增長,但是也毋庸諱言,很多養老院的質量卻堪憂,尤其是在人文環境建設上存有很多不足之處。在這一點上,不妨將蘊含了深厚人文底蘊和思想價值的中國茶道精神融入養老院人文環境建設當中,這對于解決當前我國養老院環境較差等問題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我國的茶道精神內涵十分豐富,其對環境營造的作用是重要的外在呈現。在這方面茶道精神的表現可以歸結到三個思想層面上,一是“中庸和諧”的儒家思想,二是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三是追求“禪茶一味”的佛教理念。這三個層面相互交融,相互補充,共同形成了我國茶道在環境營造上的獨特美學。對于養老院來講,這三個層面的思想和環境營造理念極具針對性,對于老年人群體來講,不僅能夠讓他們生活得更加舒適,身心得到極大的享受和放松,同時更能夠用人文環境中蘊含的茶道精神去影響和感染他們的思想和價值理念,讓他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平和淡然,更加友善通透,更好地安度晚年。下面就茶道精神對養老院人文環境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
“中庸和諧”的價值理念源自于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概括來講,中庸強調的是自己與外界的關系,其注重一個“度”字,既不過,亦不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讓自己與他人、與社會保持一個恰如其分的關系。和諧強調的是自己與外界的態度,注重以友善來待人、以平和之心來處世,讓整個社會時時都處于一種和諧的氛圍當中。對于養老院來講,茶道精神的這一內涵對其人文環境建設大有裨益。從現實來看,養老院屬于一種群居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職業、不同地區的老人們住在一起,他們之前沒有任何交集,忽然就得跟親人一樣居住到一個屋檐下,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和矛盾,如生活習慣、休息時間、業余愛好、說話方式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茶文化中庸和諧價值理念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將其融入到養老院人文環境建設當中,可以讓養老院的空間布局更加科學而合理,讓大家在休息時私密性更強。同時,還能夠讓養老院的休閑娛樂場所更加和諧,能夠讓大家相處得更加融洽。
顧名思義,“天人合一”主要指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來自于我國道家文化的價值理念,在兩千余年間深深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追求。由于茶文化的自然特性與“天人合一”思想極為吻合,因此千百年來中國茶文化不斷汲取著這一思想內涵,并結合自己的特點,發展成為茶道中對于環境營造的獨特美學藝術。具體來說,我國茶道在人文環境的營造上十分追求自然之美,一方面是喜歡把人的生活、休閑場所放置于青山綠水當中,讓人與大自然合二為一。另一方面,則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眾多元素,放置于人們的生活場所當中,如竹子、假山、走廊、花草、溪水等。如此,便能足不出戶,就能讓人在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韻。茶道精神的這一特征對于養老院人文環境營造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我國養老院盡管大多地處遠離自然的城市里,但是其一般都會有大院子以供老人們休息活動。因此,在今后人文環境的營造中,不妨充分發掘茶道“天人合一”的內涵,巧妙地將草堂、竹林、溪水、影壁、亭臺等元素融入到養老院的休閑活動場所當中,讓老人們在養老院就能感受到茶道的人文之美以及自然之韻味。
從名字上可以得知,“禪茶一味”的精神內涵來自于中國化的佛家思想。我國茶文化在發展中,與中國化的佛教交融碰撞,彼此都汲取了對方大量的優秀思想內涵和價值理念。與其它流派的精神思想不同,“禪茶一味”突出了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宇宙規律的深度思考和對話。試圖通過修禪定心,來參透人生真諦和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大到浩瀚宇宙、小到一草一木、一蟲一蟻,都可用來思考和修行。而茶道的這一價值理念,適合具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只有品嘗過人生百態、經歷過世間炎涼,才能更好地體會到“禪茶一味”的奧妙和精髓。而養老院的老人們,無論其曾經有過什么樣的生活,他們基本都經歷過人生的種種奮斗、喜悅、無奈甚至是悲傷,嘗過人生百味。在養老院的生活,對他們來講,是安度晚年,同時也是一種將歲月沉淀、讓內心安靜的過程。由是言之,把茶道精神“禪茶一味”思想融入到養老院人文環境的建設當中,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總結自己的過往,用更加平和而超然的心態去看待生命中的得與失,種種喜悅與悲傷。
養老院的老人相對來說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首先他們跟其他老年人群體一樣,有著相同的物質、精神、心理等需求。但是與此同時,由于他們在家庭、健康、心理、物質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又有著與其他老年人群體不一樣的需求。譬如說,對于那些主動入住養老院的老人來講,他們會很關注養老院在身心健康、社交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等方面的水平。而對于那些被動入住養老院的老人而言,盡管他們的需求要較低,但是仍然對養老院的生活條件、休閑娛樂等功能有著一定的要求。
對于養老院來講,其所承擔著讓這些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責任,因此養老院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理念,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住宿條件即可的層次,而是要根據這些老年人群體的需求,結合自身實際,盡可能為滿足他們的健康、心理以及休閑、社交等方面的需要。從實際來看,盡管近些年我國眾多養老院在建設和管理上取得很大進步,但是由于理念上的欠缺,我國養老院在人文環境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具體而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與年輕人的居住習慣和身體條件不同,老年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比較特殊,尤其是表現在一些設計細節方面。而設計細節又能充分表現出環境中人文關懷的高低。從實際看,我國不少養老院在空間設計上并未針對老年人群體進行一些特殊的考慮,缺少足夠的人文關懷,這就讓老年人在生活時極易出現各種不便。舉例來講,有的養老院的衛生間采用的是普通的地板,一旦沾水就變得很滑,對于腿腳利索的年輕人來說這問題不大,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講這就十分危險。另外,很多養老院在細節處理上不到位,如衛生間缺少把手,導致老年人在長時間蹲廁后再起身,很容易因為腦部供血不足出現眩暈現象,身邊沒有把手極易會讓其倒地,產生嚴重后果。諸如此類的設計細節,都蘊含著深刻的人文關懷,是今后養老院在人文環境建設中所要注重的內容。
養老院與家不同,其本身缺乏“家”的基本屬性,因此在室內設計上,就應當融入一些精細化的設計細節,讓室內環境變得溫馨而具有特色,能夠讓老人感受到濃郁的人文關懷,這是養老院人文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從現實來看,不少養老院在室內設計上,基本上都停留在白墻、床、電視、衣柜等生活的基礎物質需求上,很少會上升到文化甚至是精神的高度。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如住旅館一樣住兩三天便走。因此,如此簡單而粗糙的室內設計,極易讓他們產生枯燥和厭煩心理,影響他們的心情。
老年人在養老院不僅是要住,他們更有與人交往的基本需求。然而很多養老院在空間分割和布局上,卻采用了傳統的宿舍式結構,屋子與屋子之間呈現出割裂和封閉的狀態,極大降低了老年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機會。這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讓老年人缺乏必要的外界溝通,讓他們的交際面變得狹窄,進而影響他們的知識和信息獲取,讓其內心涌現出更多的孤獨感和寂寞感。
當前我國很多養老院都為私人承辦或是個人開設,因此管理者會把成本和收益擺在重要位置,通俗來講就是利益至上。因此其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關注不足。但是要看到,老年人在心理需求方面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是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這個基本都能得到滿足。第二個層次是渴求歸宿感以及被尊重,這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而第三個層次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是人心理需求的最高層次,我國大部分的養老院在這方面都存在欠缺。
在養老院的設計理念上,要基于茶道精神所蘊含的思想及價值理念,尤其是“天人合一”、“中庸和諧”等思想,將其全方位融入到養老院的設計當中。在這一過程中,還要結合當前的一些新的設計理念,改變養老院那種不合時宜的居住環境,同時要豐富養老院的休閑活動場所的功能,為老年人群體創造出可以滿足其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人文環境。在養老院的整體風格上,要結合茶道精神的自然屬性,以及老年人的性格特點,多偏重于清新、淡雅、樸素等設計風格。一方面可以通過設計來更好地弘揚茶道精神,另一方面也是試圖利用茶道精神來讓老年人更好地修身養性。
在養老院的休閑活動場所空間布局上,可以基于不同的功能以及所住老年人的不同愛好,來創造出不同的分區。對于那些空間充足、資金充裕的養老院來說,可以盡可能地豐富休閑活動的分區功能,如設立茶廊、茶室、茶亭、棋牌室等。之所以要建議增設與茶有關的功能,就是因為老年人群體大多喜歡飲茶,并喜歡通過茶事活動來聊天、靜心、冥想。之所以設立茶亭,是因為其是露天的,可以讓老年人在自然的環境中品茗交流,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而棋牌室跟茶室在布局上,要做到相鄰但又互不打擾。之所以要相鄰,是因為可以方便老年人在飲茶與棋牌活動之間切換。之所以要互不打擾,是因為飲茶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講是一件需要安靜氛圍的事情,具有很高的靜音需求。因此這就需要養老院在設計上要采用合理的空間布局,并運用相關的隔音材質進行建設,以達到這一要求。
在養老院人文環境建設中,還要注重運用合適的音樂來烘托出一種良好的氛圍。合適的音樂可以讓人內心平靜并感到愉悅,好的人文環境離不開音樂的參與。在這方面,養老院可以選用與茶道有關的音樂,如一些茶歌茶曲、古典音樂等,在合適的時間里進行播放。譬如說,在清晨時候,可以播放一些江西采茶曲,因為其曲風歡快并充滿朝氣,可以讓老年人很快就精神抖擻,更好地開始一天的生活。而在傍晚的時候,可以在養老院內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如江南采茶曲等,這樣可以讓老年人舒緩一天的勞累,更好地進入休息以及睡眠狀態。
在養老院人文環境建設中,還要注重采用茶道精神來選擇合適的室內室外裝飾物。茶道精神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在養老院的人文環境營造中,可以選用茶道中的一些自然元素,如竹林、溪水、松樹、曲徑等,融入到人文環境當中。具體來講,在養老院的休閑場所,不妨用鵝卵石鋪出一條曲折小路,兩旁種上竹子、花草等植物。諸如此類的設計,可以最大程度將茶道精神融合到養老院的人文環境中,創造出一個清新自然又幽雅的養老環境,讓老年人仿佛身處一個遠離俗塵的世外桃源,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安度晚年。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2]陳雪萍,許虹,王先益,楊立江.養老機構老年護理管理現狀及建議[J].健康研究,2010(1):35-38.
[3]黃瑩,馬勇.禪意東方—居住空間[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4]李文君,張君旸,張建華.茶庭與茶室空間的“靜”設計[J].上海商業,2015(11):38-41.
[5]范林:論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機制的構建[J].青年文學家,2010(18):2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