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 桑 才讓南加 尼瑪扎巴
(1.西藏自治區藏醫學院2015級碩士,西藏 拉薩 850000; 2.西藏自治區藏醫學院研究生處,西藏 拉薩 850000; 3.西藏自治區藏醫學院附屬醫院 ,西藏 拉薩 850000)
在現存藏醫藥學古籍文獻中,《度母本草》最早記載于公元12世紀左右的《比曲黃色經函》中,現存的《度母本草》手寫版,內容殘缺、古藏文及古語法的特點顯明,藏醫藥學專家進行初步分析,決定此書形成于公元12世紀,是藏醫藥學中藏藥本草學之精髓[1-6]。
《度母本草》在藏藥本草史上歷史悠久、內容最全面、影響力最大的最早本草學典籍,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由于《度母本草》形成年代久遠,現存手寫版本殘缺嚴重,全面深入剖析研究此書者寥寥無幾。為了填補此書的研究空缺,增補此書的學術思想及研究,本人先后搜集此書的3個手寫版進行整理和校對。運用文獻對比、實物與標本對比、咨詢相關專家等方式,研究了此書形成的年代及歷史背景進行考證,并對該書的學術價值和獨特思想進行分析。
現存的《度母本草》手寫版,具有公元12世紀左右通用的古藏文書寫形式與語法特點。公元12世紀左右已形成的《比曲黃色經函》參考書目中明確提出此書。認為此書是西藏醫學前期(公元11世紀之前)時所著,是藏藥本草學中最早的本草典籍,但此書內容沒引到《比曲黃色經函》中,另外此觀點存在很多疑惑。但公元13世紀出生的藏醫藥大學者昌迪·班旦措杰研究此書,把此書內容詳細記載于《四部醫典總論·知識明燈》,并對此書的來源做了簡要介紹。因此,可以初步確定此書最遲也在公元12世紀左右已經存在,并對此時的藏醫藥學經典產生了其余著作無法替代的影響。
此書的形成原因,主要與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當時,吐蕃王朝分裂而青藏高原正處于戰亂。各部落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經常發生小規模戰爭,使外傷學成為當時主流的醫學體系。《度母本草》記載的214種藥物功效中,都有治療外傷的功效。另一方面,此時是藏文化發展巔峰時期,藏文化的精髓-“十明”都形成于此時。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集團,資助大批年輕學者赴印度、克什米爾等地學習先進文化,與青藏高原特有文化結合,建立統治階級生產力發展需要的新文化。同樣,為了發展藏醫藥學,無數藏醫藥學者,刻苦艱難,歷經跋涉,赴周圍領國印度、克什米爾等地。精心吸收優秀醫學,同時學習了內地醫學的陰陽五行觀點等,結合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藥的經驗醫術,著作了當之無愧的經典本草學-《度母本草》。
《度母本草》分3章。第一章是論述部,是藏王赤松德贊(742~797)的大譯者比如雜納的醫學學術觀點及比曲藏醫學家的理論,進行整理,形成此書。第二章是重述部,闡述了214種植物藥的植物特征、藥物功效、方劑規律等,闡述過程中烏奴龍膽、毛果赤芍、秦皮、豌豆花、卷葉貝母等藥材的內容存在重復。第三章是結束部,主要闡述“此書是伏藏書,是度母傳授于木乃贊普(824~853)、木乃贊普傳授赤松德贊、赤松德贊傳授譯者們。后來大譯者比如雜納挖掘伏藏。”此說法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矛盾,但從整個藏醫藥學歷史角度及時間順序進行分析,就存在很多漏洞之處。因此,可以確定結束部分屬后人添加。經認真研究此書,可發現此書與其余藏藥本草學著作相同,具有獨特學術思想。主要有:
2.1古代藏醫藥本草書中內容最齊全、藥物種數最多的本草。藏醫藥本草學發展到公元12世紀,出現3部經典本草。分別是《度母本草》,《賢殊本草》,《如意圣樹》。其中《賢殊本草》記載60種藥物,主要闡述藥物的藥效及功能;《如意圣樹》記載藥物169種,用七言詩形式闡述藥效;與上述不同的是,《度母本草》中記載藥物214種,對藥物的生長特性,植物特征描述,藥味功效,方劑規律等進行了詳細記載。是公元16世紀之前,藏醫藥學者必學的本草學課程。
2.2首次記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的本草書。《度母本草》中記載藥物都屬于青藏高原生長的植物,其中烏奴龍膽、尼泊爾紫荊、短穗兔耳草、棉毛紫苑、斑花黃荊、全緣綠絨蒿、高山辣根菜、青藏棱子芹等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但此書中首次詳細記載了他們的藥效功能,入藥部位,以及方劑規律等。
2.3藏醫藥本草學中影響最廣泛的本草。公元12世紀出現的3部本草中,此書對后本草影響最廣泛。此書中的214種藥物作為基礎,輯成《醫療瑰寶本草》。《醫療瑰寶本草》是此書的經集注。此書存在的所有內容都收集在《醫療瑰寶本草》中。是《醫療瑰寶本草》藥物內容的直接來源。
綜上所述,《度母本草》是藏藥學本草史上理論體系最齊全的一部經典著作,是藏藥學本草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學術價值,是公元12世紀以前所有藏藥本草學的匯總,更是12世紀以后影響最大的藏藥本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