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劍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以民俗、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逐漸發展起來,廣受人們的好評與偏愛。一些地區積極探索鄉村旅游開發建設模式,取得了成績有目共睹。對于產茶區來說,鄉村旅游是脫貧致富與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可以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特別是在產茶區建設觀光生態園,可以打造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對鄉村旅游發展有著積極推動作用。
生態觀光茶園是生態茶園和觀光茶園的結合,為了更深入的解讀生態觀光茶園,應先了解生態茶園和觀光茶園。
茶葉有著眾多的消費者和愛好者,無農藥殘留的茶葉向來是人們所追求的,建設生態茶園是大勢所趨。生態茶園是指以茶樹為主要物種,以其他植物為輔,人為地構造多物種并存的生態環境,茶樹與其他生物系統和諧共處、健康生長,形成新型的茶樹種植、培育與發展模式。生態茶園利用茶樹及其他生物之間的聯系性,構建多樣物種的生態系統,使茶樹在生命系統多樣性條件下生長,實現最優生長,增產增收,產出健康、綠色的茶葉產品。
在我國,觀光茶園歷史悠久,有著天然的自然優勢和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對于產茶區來說,觀光茶園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也是城市人鄉村旅游的首選。觀光茶園依托于茶園的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茶產業資源等發展起來,將茶產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起來,突破了茶產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利于通過茶產業發展帶動旅游業,反過來再通過旅游業促進茶產業發展,建立起茶產業+旅游業互融互動的發展機制。從這一角度看,觀光茶園是一種新型的茶產業發展模式,也是一種新式的觀光旅游形式,是承載了茶文化內涵精神與科學的觀光旅游產品。
綜合生態茶園和觀光茶園的內容,可知生態觀光茶園是以茶事活動、茶葉種植、茶樹資源為基礎,以茶文化、產茶區地域文化為主題,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將茶葉種植生產、茶文化和旅游業融于一體的新型茶園模式。這種茶園的首要特性是生產性,其次是旅游性、經濟性和生態性等。
生態觀光茶園的主要活動包括:第一,茶葉科學知識科普。通過茶葉種植園、實物、圖片等方面宣傳、講解茶葉知識,如茶樹品種、茶樹種植、茶葉采摘、茶葉加工、茶葉藥理和養生價值等,增進游客對茶葉的了解;第二,茶園觀光與體驗。茶園郁郁蔥蔥,田園風光無限美好,對游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客觀光茶園田園風光的同時,也可以親自采茶、制茶,體會其中的樂趣;第三,茶文化展示。主要活動有茶藝表演、茶歌舞、茶史展示等。通過這些活動向游客展示優秀的傳統茶文化,讓游客通過觀賞與親自參與這些活動,體會茶文化的精神內涵、藝術魅力。
鄉村旅游的起源較早,它不是21世紀的產物。20世紀80年代,部分從鄉村到城市工作生活的人,每逢假日回到鄉村探親、度假,這是最傳統的鄉村旅游形式。隨著社會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城市居民愈加向往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這催生了現代鄉村旅游。與最早的鄉村旅游形式相比,現代鄉村旅游不再僅僅是假日期間的休閑、娛樂活動,它與鄉村經濟、文化發展、人口就業等密切相關,是地區發展的驅動力之一,為區域性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鄉村旅游的概念,學術界還未形成統一意見,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鄉村旅游是農戶自主為旅游者提供衣、食、住、行、娛等旅游服務,讓游客在鄉村活動中放松心情,體驗鄉村旅游趣味;第二,鄉村旅游以田園風光為基礎,田園風光是鄉村旅游的核心賣點;第三,鄉村旅游是以鄉村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旅游活動,旅游產品多樣,既有生態旅游也有觀賞旅游,提供民俗、步行、釣魚、打獵、運動、探險等活動。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產茶區分布廣泛,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已經很高,已經進入現代產業發展階段。每年茶葉生產量數量龐大,但是銷售量卻不太理想,這與茶葉品質和品牌經營有一定的關聯。所以,我國茶產業發展追求的不僅僅產量和規模的擴大,要著重追求茶葉品質。為了提升茶葉品質,應當從當前的市場需求入手,發展生態綠色茶葉產品,走生態綠色高品質相結合的道路,不斷提升茶葉產品的質量與品位。
生態觀光茶園不僅具有茶園的生產功能,也具有旅游、度假等生活功能,同時還具備改善生態自然環境質量和生產條件的生態功能,在產茶區鄉村旅游發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于產茶區來說,生態觀光茶園是產茶區茶園經營發展的一種模式,也是旅游開發的重要項目,是生產生態綠色茶葉產品的最佳選擇。基于此,要充分利用的茶樹及其他生物的多樣性建立生態觀光茶園,借助生態觀光茶園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等生產生態綠色產業產品,同時發展茶文化旅游產業。
產茶區的茶樹是一種經濟農作物,不僅能生產茶葉,還利于保持水土、凈化空氣及處理有機廢棄物。眾所周知,生態觀光茶園是現代茶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融合的結果,有生態系統理論指導,現代生產技術支持,充分的利用了現有茶葉資源、生態環境,創造了生命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在改善生態區域生活生產環境上有著突出作用。此外,在生態觀光茶園生產過程中基本不會產生環境污染,既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提高當地茶農的生活水平,利于推動茶產業結構調整,對產茶區生態文明建設有促進作用。
由于生態觀光茶園具有經濟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態功能,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營造了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可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茶區鄉村旅游核心產品,這對產茶區鄉村旅游發展有推動作用。
建設生態觀光茶園,勢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于建設產茶區基礎設施,如道路、水系、景點等,這利于完善產茶區環境條件。另外,生態觀光茶園建設、茶葉采摘與制作等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這為產茶區茶農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就地轉移一部分產茶區剩余勞動力,增強茶農經濟收入。從以上兩個方面看,生態觀光茶園為產茶區鄉村旅游開發奠定了硬件基礎,將基礎設施建設與產茶區鄉村旅游規劃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產茶區環境條件改善,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一個適合的環境。
生態觀光茶園的建設與發展推動了產茶區鄉村旅游發展,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來此,這些人將外來的文化、信息帶來偏遠的產茶區,讓茶農了解與學習,利于從整體上提升茶農的綜合素質。生態觀光茶園為產茶區鄉村旅游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為當地茶農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與理念,讓他們接觸新的生產方式、生活理念,受現代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精神與情感上的體驗是當代游客的最高追求之一,而生態觀光茶園提供了茶葉科學知識科普、茶園觀光與體驗、茶文化展示等活動,游客觀賞茶園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夠參與現代茶葉生產、制茶等茶事活動,了解現代茶葉的生產知識與茶文化的精神內涵,游客在參與中親自體驗茶文化的樂趣,所以說生態觀光茶園滿足了現代游客的精神與情感需求。在生態觀光茶園中,游客自己采摘茶葉、親自制作茶葉,極大增強游客的體驗感,這利于吸引游客,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綜上所述,生態觀光茶園是產茶區鄉村旅游的一種形式,為游客提供農業旅游和生態旅游,在鄉村旅游市場上極具市場競爭力。為此,茶產區要加快建設生態觀光茶園,依托于它的資源優勢、競爭優勢等來吸引游客,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帶動當地產業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張金明,黃輝,韓春梅.隴南市茶葉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茶葉,2017,39(01):13-15.
[2]黃華芝.貴州茶文化旅游的可能性、重要性與路徑選擇[J].福建茶葉,2017,39(01):135-136.
[3]寧國輝.茶園生態旅游與休閑體育交融發展[J].福建茶葉,2017,39(11):116.
[4]孫邦國.安徽霍山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西部,2017,25(3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