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沖,溫 兵,王宏偉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武術與茶道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在其二者的發展歷程中,不斷進行相互滲透,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二者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就其共同點來講,首先武術與茶道都擁有豐富的歷史,其次茶道與武術都是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客觀規律和自身的修為。同時茶道與武術都倡導“和”的理念,通過對兩種文化之間關聯進行研究,能夠讓我們對二者有更深的認識。
武術與茶道,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關聯,通過對二者的研究能夠方便我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中國武術是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止戈技術,可以說,其早就出現了,并且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不斷地積累而形成的。
武,從字形分開來講,就是止戈,也即停止戰爭,術也表示的是隨通而為,從而武術二字合在一起就是停止戰爭的技術,這是保證物質文明的重要先導。在原始社會中,強弱之間的爭斗大多是通過武力解決,因此,武術的停止戰爭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傳在我國古代的楚莊王是歷史上首位尚武之人,由此開始,武術作為華夏文明的代表之一逐漸的流傳至今,隨后歷朝歷代都有人不斷對武術進行改造,從而創辦出許多不同流派。當然,在龐大的中華文化體系中,其形成了諸多元素內容,選擇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資源內容,進行整合,從而為這些傳統武術元素的傳播與發展,實現最大價值提供重要支撐。
武術不僅能夠切實保證我們的安全,增強我們的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讓我們的頭腦得到一定的鍛煉,提高我們的應變能力。中國的武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次的武術謂之上武得道,旨在平天下;較為次之的中武,也提倡入喆,旨在安身心;而下武則注重技巧,主要用來防身免受侵害。總的來說,中國武術講求內外合一,神形兼備,既講究形體,同時也要求利用精神來傳達內心的情感,多元化的武術形式更是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載體。
在我國整個茶文化體系中,其包含了諸多元素,相對于客觀上的物質元素外,茶道就是其中的精神部分和價值理念,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對整個茶道精神的發展起源進行認知,并且探究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內涵,從而為當前我們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有效支撐。
茶道,實際上就是通過欣賞茶葉沖泡的一系列流程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同時,我們認為茶道藝術,其實際上也是一種烹煮茶葉的生活藝術,可以說,借助茶道的有效傳遞,有效提高人們對傳統茶文化的了解。茶道起源于中國,據相關史料記載,中國至少在唐朝以前就開始有了茶道,《封氏見聞錄》中的記載,以及其對社會發展所形成的認知,足可以看到在當時茶道的流行。隨后,茶道藝術,在宋朝和清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對飲茶的環境、禮儀、氛圍等都有了更好的追求,同時對茶的修身養性的作用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在成熟的茶文化體系中,其除了客觀的物質元素外,還有系統化的精神理念和價值思維,這實際上就是當前我們對整個茶道精神應用的具體表現,當然,對于茶道精神的發展與推進而言,其中所包含的是茶文化體系的精髓,以及我國整個傳統文化體系中,極為成熟且穩定的部分,所以,結合當前茶道精神的傳播認知看,如果我們能夠對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夠更好去應用整個茶道精神。
從精神和具體意念的角度來理解、認知武術與茶道的發展狀況,以及其文化融入的實際狀況,這不僅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訴求,同時更是我們全面利用兩者傳統文化的本質要求。
武術與茶道兩者最重要的共同點在于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兩種文化互相配合,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在世界文化之林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兩者都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倡導“天人合一”的理念,正是由于這一思想理念,才能讓中國人的心里充滿了對自然的向往與熱愛,從而得以體會對自然現象的這一炙熱的情感,同時武術和茶道都重視身體與精神內外兼修,不僅讓身體強壯,更讓精神加以約束,從而才能輕松應對復雜社會的諸多變化。
武術與茶道文化互嵌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實際,上就在于兩者都對人有著修身養性的作用,習武之人講求的是一種精神狀態的融入。意思就是習武過程首先要學習的是“止”功,要能夠停止自己內心的恐懼怯懦之感,這種感覺包括了一個人的思想、行動和語言,所謂知恥近乎勇,知道自己所懼怕的東西,同時拿出勇氣來面對它克制它,也就是勇。然后在此基礎上休止外部的暴力行為。茶道亦然,需要我們不斷審視自己的缺點,進而得到進一步的修改,不斷完善自己,最終達到和合之境。客觀來看,我們始終倡導精神與文化的具體交流,這就為社會大眾的價值認知提供了新的途徑。
茶道與武術文化互嵌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就在于兩者都非常重視禮儀教化。武術在比武之前雙方需要敬禮,并且在比賽過程中點到為止,這也為武術增添了許多人文色彩。同樣,茶道文化也對禮儀有非常崇高的追求。在整個茶道中,不僅需要對品茶人表示尊重外,還對茶葉以及茶器具都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尊重。這也從側面表現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兩者的禮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借鑒,進一步表明兩種文化互嵌的相互影響。
實際上,就當前整個武術運動的發展狀況看,其中存在諸多欠缺和不足,尤其是其整體社會影響力大大下降,加上現代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沖擊,從而使得人們很難對傳統的武術運動發展狀況,形成完善認知和有效傳承,因此,如何更好發揮和利用當前整個時代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資源要素,就至關重要。客觀來看,武術運動,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體育運動,其中所展現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思維,使其成為一種具體的文化機制,而這恰恰就是當前我們傳承武術文化的價值所在。
結合茶道精神的形成背景,以及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內涵,我們能夠看到其中所具體包含和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維,同時,也是能夠對社會大眾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的重要因素。客觀來看,在當前整個武術文化的具體推廣時,如果我們能夠將茶道精神這一優秀的理念思維融入其中,其所能實現的,將不僅僅是精神理念的本質化提升,同時更關鍵的是通過構建復合化交流機制,從而實現武術文化價值內涵的全面提升。實際上,就當前社會大眾的生活態度和消費理念看,其對健康休閑,養生健身等諸多內涵都有著系統化的市場認知,這實際上就是武術運動,以及茶道精神的融合發展和全面推廣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樣,中國的茶道也是我國人民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當然如果我們從武術精神與茶道精神,二者的起源與發展狀況,乃至具體內涵認知出發,通過融入二者的共同點,從而來成熟看待武術與茶道的文化互嵌,從而才能促進武術與茶道之間,實現進一步發展與傳播。
武術與茶文化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兩種文化互嵌過程,實際上也是相互補充,以及通過融入實現促進的過程,通過對武術與茶道的共同點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種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互聯、互通,特別是在文化融合與創新提升的今天,通過相互融入,其能夠讓這兩種文化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需求,并且滿足社會大眾的具體關注與認知了解。當然,通過對這兩種文化的本質進行詮釋與表達,其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精神修養的不斷提高。
[1]李文鴻.體育武術教學的特征與傳統茶文化的關聯[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191-192.
[2]魏燕利.新課改背景下視覺傳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6):101-102.
[3]李會杰.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1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