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牮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在逐漸擴大,尤其是實用型人才。而機電一體化技術無論是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社會服務還是科研、農、林、牧、漁、航空、國防等方面都被集中應用。由此可以猜測,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在社會上的需求量是較大的,因此,機電一體化專業被列入全國最急需的專業人才排名前10的行列。然而,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國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卻并不樂觀。相關招聘企業對高職院校向社會輸送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并不滿意。據部分企業的高層反映,很多求職者在求職簡歷上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寫得非常優秀,但是招進來后卻發現這些人連機電一體化技術最基礎的入門知識都弄不清楚。這從側面上反映了我國普遍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不足集中體現在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模式陳腐單一、教學內容與崗位技能要求不符等方面。另一方面,面臨社會向學校施加的教學壓力以及教學時間的緊迫,很多高職院校開始嘗試壓縮教學內容,很多重要的理論性的內容在課堂上都被一筆帶過,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讓教學成果事倍功半。關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亟需要正確的思想做指導。在這個背景下,我國的茶學文化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南。茶學文化的優秀思想將為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從古至今,茶葉一直備受世代人們的喜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茶的功效都是在幫助人們解決當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人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在炎熱的夏天,茶水可以幫助人驅散身體的熱氣,補充流失的水分,預防中暑;當人因為長時間地學習而產生倦意時,綠茶可以驅走身體的疲憊,幫助醒腦提神;如果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電腦的輻射對人的皮膚會產生破壞性的作用,而最方便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在工作之前喝一杯綠茶,因為綠茶有抗輻射的功效。另外,綠茶還可以明目,經常飲茶對人的視力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茶學文化的優秀思想中最首要的就是一切以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只有把握實際的需要,在決策中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跟風、不盲從。
茶苗的種植以及茶葉的采摘都是跟著自然的節奏走的,遵循著自然的規律。不同品種的茶葉也有各自不同的收獲時間。而我國大部分地區茶葉根據季節的變化在一年中一般有三次收獲的時節:在每年的3-5月份采制春茶;6-7月份采制夏茶;8-9月份采制秋茶。茶葉的泡制和飲用也有自己的節奏:泡制茶葉時需要用熱水把茶葉泡開,使每片茶葉在熱水中能延展開來;而并不是茶葉泡開了就馬上飲用,一般是等到溫度慢慢降低,茶葉的香氣沉淀于茶水之中的時候就是品茶最佳的時刻。茶葉的泡制以及飲用都在遵循著自己的節奏,不疾不徐。由此可見,在茶學文化視角中,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得遵循一定的規律,急于求進或者消極怠慢都是違背規律的表現,最終將阻礙事物的發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綜合性體現在它并不是一種專項的技術。機電一體化中的“機”代表機械技術,“電”代表著電子信息技術。其中電子信息技術包括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除此之外,控制技術也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內容。用數學公式表示就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機電一體化學科至少需要涉及四大學科內容:機械學,控制論,電子學和計算機。而機電一體化的系統性體現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涉及的五大技能是環環相扣,共同作用于一個完整的系統中。機電一體化的綜合性體現出了學科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部分都是復雜和有難度的。而機電一體化的系統性讓要求理論與實操高度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綜合性和系統性要求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理實一體化”的職業素養,即既有“真才”又有“實學”,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有熟練的實操技能,并且二者是渾然一體,運用自如的。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高可靠性體現在運用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產品具有自我診斷和保護的功能。任何事情都無法完全避免意外。當產品遇到外部事故時能夠智能化地進行自我保護,避免因為外部事故而造成了內部事故。而機電一化技術的“高精度”體現在通過技術減少機械傳動部件,從而降低因為機械磨損、受力、配合間隙等原因造成的誤差。從機電一體化技術以上兩個特點可以看出從業人員必須同時具備果斷的辦事辦事能力和周全、細心的性格特點才能熟練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能,這也正是對專業人才“膽大心細”的要求。
這也是在介紹茶學文化優秀思想中提到的“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不能因為專科的學業時長比本科少一年而大量地壓縮課程,也不能因為國外成功案例而完全照搬國外的教學課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確是一門應用性特別強的學科。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針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課程才更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圍繞著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來設計。很多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課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更新過,這體現了教學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本質上也是忽視社會需求的行為。教學課程設計要做到從社會需求出發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兩點:一是教材內容必須實用;二是課程安排必須管用。教材內容的實用性要求高職院校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實時關注社會動態,關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從而能夠在把握社會需求的前提下去選擇和編撰最實用的教材;而教學課程安排必須管用,意在強調課程安排的合理性。有些高職院校為了趕進度隨意刪除好幾個課時的理論課這顯然是不合理,對提高教學成果而言也是不管用的。
在茶學視角下,事物的發展要遵循社會的規律,但是同時也要巧妙地利用社會所提供的條件。高職院校與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相比,最突出的特色在于高職院校通常與企業之間有著密切的來往與聯系。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成立的背后都少不了企業的大力扶持。企業對高職院校扶持的初衷是想要從高職院校獲取高技術的人才。一般情況下,企業非常樂意參與到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高職院校利用企業資源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展:一是依托于企業的真實項目,向企業申請將其涉及到故障修理、設備維護或者技術改進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產品全部投放到學校,給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進行實操。這將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真實的培養模式。一來切實地鍛煉了學生的實操技能,二來也為企業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將在企業提供的真實項目中對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掌握更熟練的技能。二是讓企業高技術人才參與到專業教學中。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畢竟大多還是理論知識強于實踐能力的,無論是在教學計劃的制定還是課堂授課上都是缺乏實際經驗背景的。如果讓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高技術人才參與到專業教學中,將企業對專業的要求、企業的前沿技術與教師、學生一起分享,將會為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提供寶貴的教學價值,最終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1]關劍平.從文化理論看茶文化研究屬性——兼論茶學與茶文化的關系[J].茶葉科學,2008,28(5):386-390.
[2]楊曉萍.論茶文化的發展與茶學創新性人才培養[J].高等農業教育,2008(2):46-49.
[3]胡曉岳,馮寧.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6(32):20-22.
[4]俞云強.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2012(2):109-110.
[5]鐘波,陳云庭,吳忠懷.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