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1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財稅改革的重頭戲,減稅效應持續釋放。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已累計減稅10639億元,其中,2016年5至12月減稅4889億元,今年1至9月減稅5750億元。
作為營改增改革的收官之戰,2016年5月1日,我國在建筑、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涉及試點納稅人1100多萬,營業稅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的比例約80%,特別是作為很多企業重要成本的不動產支出納入抵扣范圍,減稅作用十分明顯。據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四大行業營改增納稅人月均增加20.7萬戶,明顯高于2016年的月均增加8.4萬戶。 (人民日報)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注冊局局長熊茂平7日表示,截至10月30日,全國31個省份已開通了網上企業登記系統,注冊用戶數503.1萬,累計受理量474.1萬件。同時,全國31個省份已完成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升級和部署任務,已經發放電子營業執照1075.5萬份。北京、河北、山西等21個省份還開通了無紙全程電子化系統。
企業注冊便利化改革進一步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實有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金)分別達2944.64萬戶和278.8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5%、30.9%。新設市場主體持續較快增長,成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成為創業創新活力的風向標。 (經濟日報)
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的提升,增強我國服務業的綜合競爭力,財政部日前發出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技術先進型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通知明確,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人民日報)
近悉,國家持續加大支持民生改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支持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減稅規模繼續擴大,減稅約790億元。
在今年國務院出臺的六項減稅政策中,簡化增值稅率政策格外引人注目。從7月1日起,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4檔減至3檔,取消了13%的稅率,將農產品、化肥、天然氣、自來水和居民用煤等直接關乎民生福祉的生活必需品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簡并稅率政策將通過傳導機制引導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下降,從而用稅收“減法”去換民生的“加法”。 (證券日報)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提高立法公眾參與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公眾可在2017年12月20日前,通過規定的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資源稅法征求意見稿共19條,明確了資源稅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開采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征稅對象為礦產品和鹽,其中礦產品是指原礦和選礦產品。關于計征方式和應納稅額,征求意見稿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統一列明了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鹽4大類、146個稅目。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征求意見稿除對個別稅目的稅率幅度適當調整外,基本維持了現行稅率確定方式和稅率水平。(人民日報)
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近日對外宣布,內地個人借滬港通買賣港股差價再免兩年個稅。
根據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繼續執行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7年11月17日起至2019年12月4日止,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新華社)
明年1月1日起,1.6升及以下汽車購置稅現有優惠將取消,恢復到10%的稅率,業內估計,小排量車年底可能迎來購車小高峰。

我國車輛購置稅的法定稅率為10%。2015年,財政部發布優惠政策,規定從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底,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2016年末,財政部又發布通知規定,小排量車購車稅今年繼續打7.5折,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業內預計,年底前小排量車銷售熱度有望持續。購置稅優惠取消后,預計明年1.6升及以下排量的車輛銷售量將可能有明顯回落。 (央廣網)
“雙11成為光棍節多愁善感的反文化解藥”,美國彭博新聞社有報道稱,中國最大購物節銷售額再創紀錄,藐視了該國正在放緩的經濟增長節奏,并將美國“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更遠地拋在身后。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這種發展態勢短期仍不會放緩或停滯。因為,網購在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只有15%,這說明電商平臺的發展還極具潛力。中國電商的“全球買、全球賣”還處于試水的階段,海外消費者的大量涌入會進一步推升中國網絡銷售的數字。 (環球時報)
近日,在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規范增值稅發票的開具和使用,上海作為國家稅務總局指定的首批試點城市,將于2017年12月起,開展全新的有獎發票試點工作。同時,對即開即兌獎首次嘗試采用“電子兌獎”的方式,普通消費者通過微信、支付寶就可以完成兌獎、領取獎金。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安排,今年12月1日開展有獎發票試點工作除了上海之外,還有北京、湖北、湖南、陜西、深圳等6省市。 (第一財經)
美國400多名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組成的一個特殊團體,計劃本周向國會遞交一份請愿書,要求國會不要減他們的稅,而是向富人增稅。
據報道,除索羅斯之外,其他簽名的富豪包括美國第二大冰淇淋制造商創始人本·科恩與杰瑞·格林菲爾德,以及慈善家史蒂文·洛克菲勒等。這封信并沒有呼吁對富人減稅,而是敦促立法者不要通過任何“進一步加劇不平等”的稅收法案,并增加國家債務。(新華網)
據奧地利《維也納日報》報道,繼去年轟動全球的《巴拿馬文件》曝光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上周日重磅發布《天堂文件》,再次曝光了政商權貴、知名企業隱藏財富、逃稅避稅的行為。法國經濟學家祖克曼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避稅天堂使歐盟每年損失600億歐元稅收,其中德國稅收損失最高(占32%),達170億歐元,法國稅收損失25%,英國損失20%,奧地利損失13%。2/3流失至荷蘭、愛爾蘭、盧森堡等歐洲避稅天堂。祖克曼表示,目前全球10%的GDP被富豪們轉移到避稅天堂,政府損失的稅收將會轉嫁到就業者身上,從而損害普通人的利益。 (商務部網站)
據瑞財政部近日報道,瑞政府正計劃出臺一新的法律草案,以加強對偷稅漏稅者的懲罰。目前,政府為試圖逃稅的人保留了向稅務局更正已提交的錯誤信息的機會,期限為兩個月。屆時如信息仍未更改,逃稅者將要面臨高昂的罰款。該草案計劃在明年春天呈交議會討論,2018年8月1日起執行。(商務部網站)
《宣言報》11月16日報道,阿聯酋聯邦稅務局明確表示,登記在冊的應稅公司必須保證報稅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對于違規報稅的罰款分兩種,一種為固定罰款,首次違規罰款3000迪拉姆,再次違規罰款5000迪拉姆。

另一種為按比例罰款,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為沒有主動進行報稅,需上繳50%罰款,第二種情況為在收到審計通知后進行報稅,需上繳30%罰款,第三種情況為在需要提供報稅信息時才進行報稅,需上繳5%罰款。(商務部網站)
據日本NHK網站消息,日本自民黨為了完善國內旅游資源財政,新設立了“觀光促進稅”(離境稅)。
新政策實施之后,不論外國人還是日本人,也不論從日本出境時,乘坐飛機還是輪船,都將向每人征收1000日元(約合58元人民幣)的離境稅。之后,日本稅制調查會將圍繞何時開始實施此政策進行討論。

關于“觀光促進稅”的具體實施時間,自民黨稅制調查會表示,是否在2019年1月起實施“觀光促進稅”這一政策,將在2018年度的稅制修正案議論中,展開正式討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