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宗
設在美國的“反誹謗聯盟”1月17日發表報告稱,2017年被國內極端主義者殺害的有34人,少于2015年的69人和2016年的71人,但白人至上主義者去年犯下的謀殺案件數量是2016年的兩倍以上。這引起了美國國內及國際輿論關注。
實際上,過去近十年來,白人至上主義者是美國極端主義暴力犯罪的罪魁禍首。從2008年到2017年,死于美國國內極端主義暴力的共387人,其中71%是右翼極端組織和個人所為。
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制造的暴力事件和其他任何暴力事件一樣,駭人聽聞。去年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騷亂中,白人新納粹分子駕車沖撞自由派游行隊伍,導致1人死亡,數十人受傷。類似暴力事件的死亡人數占美國每年暴力兇殺受害者的比例極小,但它是美國種族關系的“風向標”和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溫度計”,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意涵。也正因為如此,它一直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反誹謗聯盟等機構和團體的高度重視。
由3K黨、新納粹分子、白人至上主義者等形形色色的仇恨團體制造的暴力事件,是“白人憤怒”的極端例子。在這些事件背后,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他們在政治和社會上的活躍度。例如,被稱為“聯合右翼”的白人至上主義者約五六百人,分布在美國35個州,在得克薩斯、弗吉尼亞等州人數相對較多。這些人長期處在社會邊緣,被人唾棄,但近年在美國政治和社會變化的大背景下日漸活躍。夏洛茨維爾騷亂中,這些人高舉火把、高呼口號,公開制造暴力事件,舉世嘩然。除公開活動的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白人至上主義者通過網絡,尤其是暗網進行聯絡,從事交流信息、募集資金、聯絡感情、協調立場等活動。
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活躍,一方面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出格言行有一定關系,不管其動機如何,客觀上起到了刺激或“激勵”白人至上主義者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國政治中迅速崛起的“另類右翼”也難辭其咎。在美國政治光譜中,傳統的、溫和的保守派是中間偏右,白人至上主義者屬于極右,而“另類右翼”則介于傳統保守派和極右之間。特朗普的前首席戰略師班農是“另類右翼”的代表。
“班農們”既反對自由派,又反對傳統保守派。“另類右翼”強調維護白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地位,不認可少數種族和族群有權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和地位,對美國白人人口比例持續縮小的趨勢深感不安。“另類右翼”大多是白人民族主義者。如果說白人至上主義者是要在一個多種族共存的社會里“捍衛”白人的主導地位,白人民族主義者則主張實行種族隔離,分而治之,最終建立一個由純種白人組成的單一種族社會。
在當今美國,社會和文化早已高度多元化,不管是白人民族主義者還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他們的目標都是無法實現的。但白人的認同政治反過來將刺激少數族群的認同政治,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暴力行為,也會挑起和加劇極端穆斯林和黑人極端主義者的暴力。任何極端思想和極端勢力,不僅影響美國的種族關系,對美國的民族團結和國家凝聚力都是威脅。▲
(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政治研究室主任)
環球時報2018-01-19